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相见欢》的诗词及鉴赏

首页

求《相见欢》的诗词及鉴赏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28 01:20:50
  •   李煜《相见欢》
      【年代】:五代十国 南唐
      【作者】:后主 李煜
      相见欢·秋闺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
      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
      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
      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版本1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离别之愁。此时此刻,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版本2
      静静的西阁。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
      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相见欢 ①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留人醉(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下面是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翻译1:
      春日喧嚣,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
      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翻译2: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就要凋谢,
      春光未免太匆匆,
      无奈禁不住早晨的冷雨,夜晚的风!
      春花雨,美人泪,给人留下多少醉,
      如今何时再重逢
      人生本长恨,恰如春水日日流向东!
      赏析: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
      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
      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编辑本段]纳兰性德《相见欢》
      【年代】:清
      【作者】:纳兰行德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编辑本段]冯延巳 《相见欢》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相见欢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编辑本段]朱敦儒《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
      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
      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周***

    2018-09-28 01:20: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