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是什么关系?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是什么关系?
王*** | 2016-05-28 13:27:0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5-28 13:40:01
  • 常常听到患者抱怨:“我空腹血糖6. 8毫摩/升,餐后血糖10.5毫摩/ 升,糖化血红蛋白又是7. 8%,有的达标,有的不达标甚至还很不好,到 底哪个数字靠谱啊?减低哪个值对我有好处呢?”其实是您没搞懂这里面 的关系,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三个数值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服药时间、情绪和其他影响糖代谢的因素影响;糖化血红蛋白通...

    查看全部>>

    常常听到患者抱怨:“我空腹血糖6. 8毫摩/升,餐后血糖10.5毫摩/ 升,糖化血红蛋白又是7. 8%,有的达标,有的不达标甚至还很不好,到 底哪个数字靠谱啊?减低哪个值对我有好处呢?”其实是您没搞懂这里面 的关系,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三个数值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服药时间、情绪和其他影响糖代谢的因素影响;糖化血红蛋白通常可 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且受抽血时间、是 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事实上,糖化血 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值是相平行的,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 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那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许多临床研究提示,餐后髙血糖是心血管危险和死亡的独立预 测因素,并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强 于空腹血糖,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也优于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 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则会引发白内障;还可以引起肾小 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并引起血脂和血黏度增高。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4%,在女性患 者则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就增加50%以上。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没有阈值,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越接近正常值,糖尿病的并发症降 低越明显。如果经济条件所限,那么患者怎么能够既省钱又能够看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呢?到底哪个指标最重要呢? 一般来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虽然会受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共同影响,但是,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标志 着不同的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是餐后血糖升高在起主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在7.3% ~8. 4%时,则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起作用;当糖化血红蛋白>8. 4%时,则空 腹血糖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贡献要大。因此,根据不同的糖化血红蛋 白值,可以在一个时期内分别选择监测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
    张*** | 2016-05-28 13:40:01 134 6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