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我是否得了糖尿病?

我是否得了糖尿病。我空腹血糖6.30,餐后一小时糖11.06,糖化血红蛋白5.4
于*** | 2016-05-24 14:33:05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6-05-24 14:33:05
  •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 7.0 mmol/L,如有症状则一次测定即可诊断,如无症状则再测一次仍高即可诊断。
    也可以测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
    
    如空腹血糖>6.0 <7.0 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餐后2小时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小时≥7 .8 < 11.0 ,为糖耐量损害。二者均为糖稳定损害。相当于过去的隐性糖尿病或糖尿病早期改变。
    
    结合你的情...

    查看全部>>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 7.0 mmol/L,如有症状则一次测定即可诊断,如无症状则再测一次仍高即可诊断。
    也可以测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
    
    如空腹血糖>6.0 <7.0 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餐后2小时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小时≥7 .8 < 11.0 ,为糖耐量损害。二者均为糖稳定损害。相当于过去的隐性糖尿病或糖尿病早期改变。
    
    结合你的情况,以前测空腹血糖7.5,已达到标准;餐后10.5还达不到标准,这次空腹血糖6.1,也达不到标准,说明你的血糖处在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血糖不太稳定,属于糖尿病早期改变。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6.0-8.0%;你的糖化血红蛋白7.3,属于正常但稍偏高,它只用于反映前一段时间血糖的总体水平,但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隐性糖尿病如果加强防治,有一部分可转为正常。一部分则可能成为糖尿病。 
    防治方法: 
    1、糖稳定损害不需药物治疗。 
    2、饮食控制是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 
    3、加强运动和锻练,即可增加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恢复。 
    4、消除肥胖、控制体重,戒烟、低脂等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
    问*** | 2016-05-24 14:33:05 53 12 评论
    0/300
  • 2016-05-24 14:33:05
  • 先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然后多运动,调解饮食,注意饮食。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通常来说,糖尿病并?]有太多明显易察的症状,民众往往是经由医师检查后才得知自己得病。而在血糖逐渐升高后,糖尿病病人才会有尿多、口渴、饥饿、疲劳、视力模糊、体重减轻或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的出现。 
    
    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

    查看全部>>

    先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然后多运动,调解饮食,注意饮食。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通常来说,糖尿病并?]有太多明显易察的症状,民众往往是经由医师检查后才得知自己得病。而在血糖逐渐升高后,糖尿病病人才会有尿多、口渴、饥饿、疲劳、视力模糊、体重减轻或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的出现。 
    
    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 
    临床意义: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黎明现象)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 
    (2)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 
    临床意义: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 
    (3)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FPG)mmol/L ≥3.3-<6.0 ≥4.4-<6.1 ≥6.1-<7.0 ≥7.0 
    餐后2小时血糖(PPG)mmol/L ≥3.3-<7.8 ≥4.4-<7.8 ≥7.8-<10.0 ≥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6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5 <130/80 ≥130/80-<140/90 ≥140/90 
    体重指数(BMI)公斤/米2 男 18.5--23 <25 ≥25-<27 ≥27 
    女 <24 ≥24-<26 ≥26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5.7 <4.5 ≥4.5-<6.0 ≥6.0 
    高密度胆固醇mmol/L >1.03 >1.1 ≤1.1-<0.9 ≤0.9 
    低密度胆固醇mmol/L <3.62 <3.0 ≥3.0-<4.0 ≥4.0 
    甘油三脂mmol/L <1.69 <1.5 ≥1.5-<2.2 ≥2.2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是国际上衡量体重的标准。 
    血糖和血脂的达标首先是把饮食搞好,科学化,如果还未达标说明代谢不正常,才需要用药物治疗达标。饮食不控制,不科学化,用药是没有用的。达标是很不容易的,只要努力了,有进步就会有很大收益。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糖: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6)糖尿现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7)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进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而就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饮食控制原则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如果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看*** | 2016-05-24 14:33:05 56 12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