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学创作中的物态化是什么意思?

首页

文学创作中的物态化是什么意思?

文学创作中的物态化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2 13:29:13
  •   
    物态化是指作家用语言文字符号将自己的构思成果固定并传达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属于作家的意象转化为可以为他人所感知的文本。这是构思过程的延续,作家需要对构思的成果进行反复补充、推敲、斟酌乃至修饰。实际上也就是从“心中之象”到“手中之象”的过程,因为作家的构思是在大脑中进行并完成的,是以内部语言的形式存在的,构思形成的意象或意象序列只是观念地存在于作家的大脑中,是比较模糊和粗略的,所以作家构思的成果在物态化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顺从和转换两种情况进行转化。
      顺从是指作家在物化过程中顺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本身的逻辑,从而改变构思中业已设计好的人物性格、命运和结局,使这些都服从于人物性格本身的发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由于作家大脑中的人物在物态化过程中逐步变得清晰和确定,人物自身也逐渐变成拥有自身性格逻辑的有完整思想的真正的“人”。
      如果创作过程进入这一阶段,那么作家的创作过程也进入到了高峰体验。相对来说,转换是将构思结果作以更大范围的乃至更为根本的一种改变。顺从常常涉及的是一个人物,它改变的是人物性格或结局等的某一点,而转换则需要改变整个创作意图。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倘若作家发现构思中形成的创作意图和目的有一些问题,于是在物化阶段就会及时对其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跟***

    2016-07-02 13:29: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