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夹色伤寒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夹色伤寒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不*** | 2015-07-04 17:44:35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8-11-23 15:20:41
  • 其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可有突然头痛、食欲丧失以及失眠、口渴、呕吐,然后出现持续性的发热、愈来愈虚弱无力、腹泻等,且经常有谵妄现象。
    紫*** | 2018-11-23 15:20:41 168 84 评论
    0/300
  • 2015-07-05 09:53:37
  • 您好,根据的描述夹色伤寒是因房事时外邪由外入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在行房事的时候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你说的在感冒快好的时候自慰或者过夫妻生活是先感受外邪后房事,顺序和前提都是不一样的
    指导意见:
    根据你的情况这种病症现代临床很少见,只是医书中才比较常见,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您健康
    不*** | 2015-07-05 09:53:37 1173 641 评论
    0/300
  • 2015-07-05 08:38:02
  • 你好,临床以头痛、胸闷、腰部刺痛重坠三大症为主,次见恶寒发热、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等,若延误治疗,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运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请点“好评”,谢谢^_^!》
    幸*** | 2015-07-05 08:38:02 1157 644 评论
    0/300
  • 2015-07-04 17:44:35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特别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洪水、战争、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本病大流行。
        
        此病的传染源为伤寒病人及带菌者,他们的大便、尿、呕吐物等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水源污染可能会造成爆发流行。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只有2%左右可再次发病。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便秘...

    查看全部>>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特别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洪水、战争、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本病大流行。
        
        此病的传染源为伤寒病人及带菌者,他们的大便、尿、呕吐物等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水源污染可能会造成爆发流行。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只有2%左右可再次发病。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出现皮疹及脉搏相对缓慢,少数病人发生肠出血、肠穿孔或伤寒性肝炎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开始多出现周身无力、不适、食欲差、腰酸背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少数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昏迷等急性症状。
        
        典型伤寒自然病程约4--5周,而不典型伤寒则病程长短不等,轻型1—2周可愈,重症患者症状重、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在1—2周内死亡。
        
        一、典型伤寒
        发病初期,会出现低热、周身不适、头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温呈梯形上升,一周左右升至39--40℃。
        
        由于持续2-3周的39-40℃的高热,病人极度虚弱,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还可出现昏睡、精神错乱,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而对于高热的病人并不是脉搏加快反而是脉搏缓慢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伤寒病人特征性的表现,据统计约有30-40%患者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人还会在前胸和上腹部出现2-5mm大小、红色的玫瑰疹,数目常不到20个,2-4天后消退,但可再发。
        
        一般在发病的第3周,出现体温下降,则病情开始改善。第4周后体温渐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但全身状况的恢复约需1个月左右。
        
        二、不典型伤寒
        对于轻型伤寒,不仅病程短,一般1—2周就可痊愈,发病时症状也较轻,多不出现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等特征性表现,此种情况多发生于曾预防接种者有部分免疫力的人及小孩;有些病人病情轻微,仍能坚持日常工作,往往因突发肠出血、肠穿孔时才发现患有伤寒;有些病人只出现长期发热,可持续数月,但却无明显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脉缓的症状,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免疫功能较低的人;重症患者则急骤高热、寒战、脉快、血压下降、精神错乱、昏迷、全身出血等。如不及时抢救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三、儿童伤寒的特点
        儿童年龄越小,发病越不典型,轻病者多,一般发热不规律、多呕吐及腹泻,但中毒症状轻、无相对缓脉、玫瑰疹也较少见、脾大不明显,病程较短,易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但较少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
        
        婴儿伤寒则重症多,多起病急骤、高热、惊厥、腹胀、呕吐等,病死率较高。
        
        四、老年伤寒特点
        老年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体温不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较严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及心功能不全,病情恢复较慢,病死率高。
        
        五、复发与再燃
        复发是指本病的临床症状消失1-2周后又重出现,已转阴的血培养又呈阳性。而再燃则是指发病2-3周时,体温逐渐下降而尚未正常时重又升高,持续5-7天后方正常。此间血培养常阳性。
        
        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胆囊、骨髓、肠系膜淋巴结坏死中心或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又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循环而再次出现症状。
        
        【并发症】
        1、 肠出血、肠穿孔:这两种并发症约占总发病人数的2%。多在病程的第2-3周发生,也可在病情恢复期发生。
        
        2、 伤寒病人极易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如: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肾功能损害,多于患病后1—3周发生。 
    卡*** | 2015-07-04 17:44:35 1171 64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传染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