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k*** | 2015-12-05 21:48:5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05 21:48:54
  • 病变部位组织滴虫的主要病变发生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故有人称本病为盲肠肝炎。一般仅一侧盲肠发生病变,有时为两侧。在感染后的第8天,盲肠先出现病变,盲肠壁增厚和充血。从粘膜渗出的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充满盲肠腔,使肠壁扩张;渗出物常发生干酪化,形成千酪样的盲肠肠心。随后盲肠壁溃疡,有时发生穿孔,从而引起全身的腹膜炎。肝脏病变常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肝脏肿大,呈紫褐色,表面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

    查看全部>>

    病变部位组织滴虫的主要病变发生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故有人称本病为盲肠肝炎。一般仅一侧盲肠发生病变,有时为两侧。在感染后的第8天,盲肠先出现病变,盲肠壁增厚和充血。从粘膜渗出的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充满盲肠腔,使肠壁扩张;渗出物常发生干酪化,形成千酪样的盲肠肠心。随后盲肠壁溃疡,有时发生穿孔,从而引起全身的腹膜炎。肝脏病变常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肝脏肿大,呈紫褐色,表面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局限性圆形的、下陷的病灶,直径达lcm,达豆粒大至指头大。下陷的病灶常围绕着一个成同心圆的边界,边缘稍隆起。在成年火鸡和鸡,肝的坏死区可能融成片,形成大面积的病变区,而没有同心圆的边界。鸡的肝脏病变常常是稀疏的或者没有,盲肠的病变也没有火鸡那样广泛。在受害初期,盲肠壁充血和异嗜细胞浸润,这种变化可能是对细菌、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幼虫的联合反应。感染后第5~6d,在固有层和粘膜肌层之间,可见到数量众多的组织滴虫,呈灰白色淡染的卵圆型小体。同时,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异噬细胞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盲肠内有一个由脱落上皮、纤维素、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盲肠内容物共同组成的肠芯。肠芯最初形状不定,略带红色,大约到12d时,成为由连续一层层渗出物浓缩而成的一种分层、坚硬、淡黄色的物体。第12~16d时,盲肠组织中出现巨细胞,凝固性坏死和组织滴虫的侵害可延伸到肌层,接近浆膜。大约第17~21d,肌层中的组织滴虫减少,主要集中到浆膜层附近。大量巨细胞形成,并可能出现显著的肉芽肿,凸出于浆膜面。康复以后,陈旧的病变以分散于组织中的淋巴样中心为特征。进而可发生肠芯被排出和上皮再生,但盲肠壁异常薄,隐窝变浅。肝脏早期的显微病变出现在感染后第6~7d,在靠近肝门静脉处有成小簇的异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很少见到组织滴虫。大约在10~14d,病变扩大,某些部位融合成片,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广泛浸润,异嗜细胞数量中等。病变中心的肝细胞坏死和崩解。在靠近病变外围区域的陷窝中可见到单独或成簇的组织滴虫。从感染后14~21d,坏死逐渐加重,结果形成只有网状物质和细胞碎片的大面积区域。在这个阶段,组织滴虫通常呈小体状出现在巨噬细胞内。如果康复,在纤维变性区和肝细胞再生处,仍保留有淋巴细胞性病灶。
    亲*** | 2015-12-05 21:48:54 47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