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阻止孩子往同性恋方面发?

首页

怎样阻止孩子往同性恋方面发?

怎样阻止孩子往同性恋方面发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2-15 16:50:08
  • 性趋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有天生的!不论怎样,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如果刻意去改变,会真的很痛苦,也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也不见得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情感有好多种,同性之爱一样纯洁,一样伟大,同样应该被重视,被理解,也应该被这个社会所接受!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好多种,难道同性之间就不能发展成纯真的情爱吗?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性趋向方面的困扰,那他自己首先应该注意保持一颗正常人的心态,同性恋也是正常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同性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这种社会大多数人目前还不肯承认而产生的压力!记住,这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性趋向不同而已,要想让别人尊重你,认同你,关键在于自己凡事要有信心,要以一个男子汉的心态对待你周围的人和事,要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清楚-我就是我,一个想当当的男子汉!

    阎***

    2017-12-15 16:50:08

  • 2017-12-15 16:50:08
  •   1。认清早期征兆和指针  某些特征是同性恋者共有的。孩子呈现一部份特征并不表示他们会进入同性恋关系。父母过度反应和责罚于事无补,只会节外生枝。接纳和爱仍是使他们回归正常的不二法门。这里提供两种模式的指针:   a。 他们不爱传统对两性认定的活动  这个模式里,男孩反喜欢女性活动,女孩喜欢男性活动。
      当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兴趣时,问题就衍生了。被父母所拒的孩子受挫后,反转向他处寻求肯定。 记住,如果孩子实在不爱传统认定的活动,仍请给予合宜的精神鼓励与接纳,而不是一味反对或冷嘲热讽,你可以在别的项目上重建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b。 他们与异性有较多的互动 不被同性朋友接纳是使他们走向异性团体寻求认同的主因。
      如果孩子选择与异性同行,可能是性别认同出问题的征兆。 这种情况下,不妨用鼓励代替责骂。加强儿子的男性气概或女儿的柔性特质,借着接纳、肯定和开放的态度导正他们,如拥抱或说赞赏的话。 2。认清不健全家庭的特征和行为问题 父母的第二步是认清家庭里不健全的关系和行为模式,努力改善成为一个开诚布公与良性沟通的园地。
      如果孩子感到疏离与孤立无援,往往是家庭成员与孩子间的互动出了问题。 疏离感是很多同性恋者早期家庭生活中共有的标记,通常是经由下列其中一种家庭模式渐渐形成的。 a。父母想要一个不同性别的孩子 一个家庭里,如果已有一个男/女孩,父母就希望第二个是女/男孩。
      如果不巧第二个仍是男/女孩,父母常不经意对孩子表白:“真遗憾!你应该生成一个漂亮的女儿。”“你如果是个儿子该有多好!”这样的杀伤力不是孩子可以承受的。 有些父母刻意让孩子穿著、打扮像异性。聪明又敏感的孩子对父母的心意了然于心,为了被父母接受与赢得认同,穿著、表现、行为、举止就尽可能投其所好。
      这样,就透露出孩子其实是不被父母接纳甚至被拒绝的讯息。 如果你曾经说过伤害子女的话,立刻放下身段跟他们道歉,重建他们在家中的角色定位。 b。父亲长期缺席,亲子关系冷淡 微弱的父子关系也是同性恋者成长过程中共有的现象,他们坦承感受不到父亲的肯定与认同。
      有些人甚至承认发生同性性行为是想弥补无法得到的父爱。反之,常遭父亲辱骂、动辄得咎的女孩,会因惧怕而对所有男性退避三舍,并转而寻求与女性的关系。 如果家里没有父亲,儿子会渴望有个男性角色为其榜样,女儿也需借着学习与男性有情感上的互动。单亲父母需为子女找一个可信任的亲友,成为大哥哥大姊姊的角色,或寻求协助。
       父亲需以开放、诚实的态度对子女表达关爱。有些父亲因原生家庭的背景,不易表达自己的感情。此时,就得找家庭辅导员的协助。能坦承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处,等于跨了一大步。对子女而言,看到父亲如何处理错误比完全没有错失还要重要,并且深具意义。 c。
      孩子遭受性侵害 性侵害对任何孩子都是不堪的经验。但更伤心的是,事后,因父母不自觉逃避或不敢面对,无力帮助孩子从伤痛中得到治愈,并重新站起来。 先前小葛的例子里(见上期杂志),我们看到三方面的缺失:其一,情感疏离的父亲没有与孩子建立沟通的桥梁,那是维系父子感情极其重要的一环。
      其二,母亲没有倾听孩子。一个只有十岁大的孩子述说大哥哥以特别方式拥抱他时,是在向母亲表达无助与求救。纵使孩子语无伦次,毕竟也已表达非比寻常的讯息。其三,他遭受一个权威大人的侵犯,而他心里相信,因为此人很重要,所作所为不可能有错。 父母需要持续不断以开放的态度与儿女沟通。
      孩子还小时就教导他们,身体要被尊重,不容被侵犯。任何人都不可碰触他人身体的重要部位,任何不寻常的触摸都要告知父母或当场的其它大人。 最后,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沟通者。除了训练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父母也要学习积极倾听与沟通,协助 孩子重建自信与自尊。
       同性恋者有希望改变吗? 放弃同性恋行为绝非易事。假如孩子已经有同性恋行为且开始认同同性恋的生活型态,他们反比以前更迫切需要父母的爱与接纳。不要让冲突疏远你们的关系。也许此时亲子关系面临考验,但只要你一心爱孩子,愿意永远守护他们,孩子就有希望重新回来。
       在辅导同性恋倾向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协谈他们的父母。我们建议他们祷告、忍耐,用永不放弃的爱对待孩子。我们也已看到果效,因为不少父母已经一扫阴霾,露出希望的笑脸,迎接他们决心放弃同性恋生活的儿女。很多家庭也得到适时的医治,带来生活上无比的盼望。
       对孩子不要轻言放弃!好好地爱他们吧!因为他们是你们的至亲宝贝。

    张***

    2017-12-15 16:50:08

类似问题

  • 两性问题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