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姓毛的来历?

首页

姓毛的来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18 15:56:49
      姓氏:毛 
    祖宗:毛公 
    分类:以封邑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 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 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 的遗物。
      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 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 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 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 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
      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 姓。 郡望: 1、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 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2、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3、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西南)。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 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
      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 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 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 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 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
      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 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 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 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 、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 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 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几乎遍布江南。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 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回答者:林逸烟 - 状元 十五级 9-7 16:18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 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 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
      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 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 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独生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
      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 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
      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 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 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
      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

    l***

    2007-06-18 15:56:49

其他答案

    2007-06-18 15:56:34
  •   姓氏:毛 
    祖宗:毛公 
    分类:以封邑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 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 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 的遗物。
      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 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 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 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 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
      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 姓。 郡望: 1、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 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2、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3、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西南)。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 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
      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 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 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 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 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
      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 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 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 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 、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 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 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几乎遍布江南。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 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

    1***

    2007-06-18 15:56:34

  • 2007-06-18 15:55:29
  •   姓氏:毛 
    祖宗:毛公 
    分类:以封邑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 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 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 的遗物。
      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 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 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 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 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
      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 姓。 郡望: 1、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 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2、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3、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西南)。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 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
      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 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 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 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 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
      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 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 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 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 、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 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 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几乎遍布江南。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 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回答者:林逸烟 - 状元 十五级 9-7 16:18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 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 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
      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 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 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独生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
      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 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
      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 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 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
      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

    キ***

    2007-06-18 15:55: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娱乐休闲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