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弦子腔的来历、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首页

弦子腔的来历、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05 15:21:36
    弦子腔又名弦子戏,属“柳子腔”系统,源于山东。清朝时传入应县,因受方言音调的影响,逐步在唱腔音乐上远离母体而自成一家。到清代后期,弦子腔在应县十分盛行,不过演员中始终没有应县人,只有拉四胡、吹笛子的是应县人。上演剧目有《三山岭》、《前八卦》、《审姚达》、《舍茶》、《王婆骂鸡》、《井台会》、《小姑研磨》、《乌玉带》等。晚清时,梆子戏进入应县,弦子腔和罗罗腔相继退出应县舞台。但现在弦子腔一些曲调,在鼓匠棚里有时还吹奏,如“大腔”、“二腔”、“夹腔”、“权腔”、“校南子”、“一江风”和“闹红元”等。
    

    1***

    2007-06-05 15:21: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