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男科

腮腺炎得过了,会不会得第二次啊????

我好倒霉啊,我是老师,三月份住院,四月刚上班,一星期后班里就有1个腮腺炎,三天后,又有3个,我是班主任,自己7岁时得过了,因为刚出院身体没有痊愈,不能打麻风腮疫苗,本以为自己有了抵抗力.可今天,两腮酸得难受,我怀疑可能被学生传染了.明天去医院检查!!!
  有经验的朋友指点一下,腮腺炎是不是得过了也会再得啊!!!!
朦*** | 2007-05-08 20:55:37

好评回答

2007-05-08 22:18:57
初*** |2007-05-08 22:18:57 167 94 评论
不会再得了,终生免疫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5-08 22:02:53
  •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类  别:口腔科
    
    概  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口腔颌面外科),由于严重的全身疾病,代谢紊乱等造成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使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口腔内细菌经腮腺导管而致腮腺逆行性感染,称之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又名为外科性腮腺炎、继发性腮腺炎或手术后腮腺炎。现在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处理,体液平衡及口腔清洁,以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应用,手术后并发腮腺炎已很少见...

    查看全部>>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类  别:口腔科
    
    概  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口腔颌面外科),由于严重的全身疾病,代谢紊乱等造成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使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口腔内细菌经腮腺导管而致腮腺逆行性感染,称之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又名为外科性腮腺炎、继发性腮腺炎或手术后腮腺炎。现在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处理,体液平衡及口腔清洁,以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应用,手术后并发腮腺炎已很少见,所见的大多系慢性腮腺炎基础上的急性发作。 本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发病无性别、年龄、地区的差异,成年人,尤其体弱病员发病率高。本病主要是逆行性感染,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口腔卫生,提高机体抵抗力
    
    症状表现:
    1.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颤、脉搏增快; 
    2.多为单侧腮腺肿大,皮肤微红发亮,触压痛,导管口充血,肿胀,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 
    3.炎症可扩散到腮腺周围组织,伴发蜂窝织炎。
    
    诊断依据:
    1.可有腮腺区肿痛史或全身性严重疾病、胸腹部大手术等病史; 
    2.发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以耳垂为中心腮腺区红、肿、痛; 
    4.腮腺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
    
    治  疗:
    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 2.物理治疗(理疗); 3.脓肿切开引流;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肌注抗生素和口服匹罗卡品为主; 
    2.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 
    
    预防常识:
        该病主要是失水、口腔卫生不良和抵抗力下降,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发生逆行性感染,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口腔卫生,食后漱口、刷牙,大手术病员和全身性疾病病员加强护理,加强营养,防止病从口入。发病期,饮用酸性饮料或口含维生素C片,可以增加唾液分泌、硼酸、苏打溶液等温热消毒剂含漱,有助于控制炎症,获得意外惊喜!在急性炎症期禁忌作涎腺造影,值得医、患者切记。
    流行性腮腺炎
    
    类  别:传染科
    
    概  述: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科)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可发生流行,好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稚园、学校、集团宿舍和军营等。本病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1岁以下婴儿因有母体获得的抗体存在,发病者少。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中亦可发生。儿童患者性别无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本病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外,大多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症状表现:
    1.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2.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
    3.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 
    4.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 
    5.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诊断依据:
    1.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双侧或单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垂液腺肿痛。 
    2.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3.发病前3周内与流行性腮腺病人有接触史。 
    4.垂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或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治  疗:
    1.抗病毒治疗。 2.病变局部治疗。 3.对症支援治疗。 4.并发症的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预防常识:
    1.本病可预防,近年国内外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人血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预防均无效。 
    2.本病目前虽尚无特效疗法,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援和中医中药治疗,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者外,大多预后良好。 
    3.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对高热头痛明显的患者,不应迷信土医生的局部治疗,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慢性腮腺炎
    
    类  别:口腔科
    
    概  述:
    慢性腮腺炎(口腔颌面外科)为最常见的涎腺炎症,本病以前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现在分为复发性和阻塞性两类。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儿童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为周期性发作,年龄越小,间歇时间较短,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且症状减轻,青春期后一般逐渐自愈。半数以上患者首次发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不适,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称腮腺管炎,大多数为局部原因所致,中年人发病率高,多为单侧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症状和腮腺反复肿胀。本病预防的关键是消除病因,减少感染。
    
    症状表现: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1)腮腺反复肿胀、不适; 
    (2)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 
    (3)周期性发作、年龄小、发作次数多;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多为单侧腮腺反复肿胀,与进食有关; 
    (2)晨间感腮腺区胀,有“硷味”液体自导管口流出,随之有轻快感; 
    (3)导管口有混浊垂液流出。病程久者,可扪及粗硬,呈索条状导管; 
    (4)腮腺稍肿大、质中、轻压痛;
    
    诊断依据: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1)好发于5-10岁儿童; 
    (2)腮腺反复肿痛,呈周期性发作;年幼者,间歇期短; 
    (3)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或混浊粘状分泌物排出; 
    (4)腮腺造影示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异常;末稍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中年患者多见,多为单侧受累; 
    (2)轻度口干,口臭,晨起有“硷味”液体自腮腺导管口流出; 
    (3)腮腺轻度肿大,有混浊粘稠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4)腮腺造影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呈腊肠样改变;
    
    治  疗: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去涎石、导管扩张); 2.抗生素治疗; 3.中医辩证施治; 4.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对单纯性慢性腮腺炎病例以中药和导管内药物灌注为主; 
    2.有急性炎症表现者采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疗效较佳。
    
    预防常识: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有周期性发作,半数以上患者首次发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且10岁以下男性儿童发病机会最大,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多饮水,每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能大大减少发病率。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则以除去某些原因,如涎石或异物、导管口周围疤痕,可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多饮用酸性饮料,促进垂液分泌,有一定疗效。
    
    小*** | 2007-05-08 22:02:53 187 9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