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肛肠外科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有哪些?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有哪些?
李*** | 2016-05-11 07:56:0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5-11 11:56:04
  •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确切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明确,文献报道主要是习惯性便秘及缺血性病变,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非留体抗炎药可能会有影响。本病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乙状结肠最下动脉与直肠上动脉间的Drummond边缘动脉弓较细或缺乏,该处肠管血供相对较差,尤其是系膜对侧缘,导致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存在着生理性缺血因素。②乙状结肠袢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肠段是结肠最狭窄部位,肠腔内压力最高;且直乙交界...

    查看全部>>

    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确切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明确,文献报道主要是习惯性便秘及缺血性病变,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非留体抗炎药可能会有影响。本病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乙状结肠最下动脉与直肠上动脉间的Drummond边缘动脉弓较细或缺乏,该处肠管血供相对较差,尤其是系膜对侧缘,导致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存在着生理性缺血因素。②乙状结肠袢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肠段是结肠最狭窄部位,肠腔内压力最高;且直乙交界处近直角,造成肠管受力分布不均,肠壁薄厚不均。据报道,该病的好发部位为腹膜返折附近直肠前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和乙状结肠袢的系膜对侧缘。③老年患者特别是伴发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存在外周动脉硬化时,血管舒缩性变差,将加重肠管的缺血状态。④便秘是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老年人排便反射减弱,当肠腔内大便干燥时易滞留,坚硬的大便长期压迫肠壁,导致黏膜缺血、坏死、溃疡,使局部肠壁变薄。⑤近端回盲瓣及括约肌的单向关闭作用使结肠形成闭袢,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压力进行性升高,肠管高度膨胀,盲肠易扩张,管壁薄,易穿孔破裂。⑥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搬提重物用力不当、服用泻药导泻等使腹内压、肠腔内压骤然升高,是导致自发性结肠穿孔的主要诱因。⑦有报道,长期服用非留体抗炎药可引起该病;类固醇激素能降低肠道黏膜的更换速率,并减少黏液分泌、破坏黏膜屏障、诱发消化性溃疡穿孔。
    王*** | 2016-05-11 11:56:04 61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