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跪求糖尿病治疗方法!

母亲患上糖尿病,空腹血糖8.5,餐后达11.7
这是个大概数字,忽高忽低的
降糖药也不是很管用
现在身体开始软,走路长了吃力
求各位大夫们给看看,该怎么办?
所有分数都给你们了!
月*** | 2006-11-21 19:03:19

好评回答

2006-11-21 20:03:49
老*** |2006-11-21 20:03:49 47 4 评论
糖尿病的治疗在网上查一下会有很多.但是只能作为参考.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带药的病,现在不可能有什么药说可以痊愈的,要不断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否则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有很多并发症的产生,急不来的,如果长期服用西药则会对心肝肾等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西结合的药物则可以较好的避免这种副作用.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锻炼与饮食控制也是很重要的,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食疗应走出以下误区:
...

查看全部>>

糖尿病的治疗在网上查一下会有很多.但是只能作为参考.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带药的病,现在不可能有什么药说可以痊愈的,要不断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否则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有很多并发症的产生,急不来的,如果长期服用西药则会对心肝肾等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西结合的药物则可以较好的避免这种副作用.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锻炼与饮食控制也是很重要的,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食疗应走出以下误区:
——限制饮水。一些患者因为发病初期有多饮、多尿的症状,就限制饮水。其实口渴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所以感到口渴就应喝水,千万不可加以限制,否则可能会引起脱水或高黏血症。 

    ——过度节食。一些患者为了让降低自己的血糖、尿糖水平,盲目地控制自己的食物摄入,由原来的饮食无度一下转变为过度节食。这样的做法在开始时虽然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酸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多吃坚果。一些患者认为多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事物可以减轻自己的饥饿感。其实这类食物含有大量脂肪,过多摄入会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会通过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对身体不利。 

    ——不吃水果。一些患者以为水果还有糖分就不敢吃,其实水果里所含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的前提下,患者如果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水果作为加餐,有助于减轻胰腺的负担。 

0/300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2006-11-22 06:27:59
  • 你好,你要糖尿病远离药物,必须先解决人体免疫系统失调的问题,让免疫系统平衡并正常运作,让免疫细胞修复受损的胰腺组织,恢复内分泌系统正常运作功能,健康也就赢回了。患者要保持良好情绪和充足睡眠,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动物性食品每天80g以内,让人体胃肠道有良好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身体会慢慢恢复。再见,祝你平安快乐。
    免*** | 2006-11-22 06:27:59 46 6 评论
    0/300
  • 2006-11-21 23:58:11
  •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跃居三大顽疾之首,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丛生并发症,致残率很高。
    
    目前全球约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其中亚洲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世界的6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糖尿病患者预计将会随着人口老化而显著增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心脏病以及肾脏功能衰竭等病患也将大幅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被糖尿病长期困扰,病痛...

    查看全部>>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跃居三大顽疾之首,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丛生并发症,致残率很高。
    
    目前全球约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其中亚洲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世界的6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糖尿病患者预计将会随着人口老化而显著增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心脏病以及肾脏功能衰竭等病患也将大幅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被糖尿病长期困扰,病痛缠身,饮食受限,久治不愈,苦不堪言,从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医认识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隋唐时代已有记载。西医发现糖尿病与胰岛有关,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传变规律、治疗得失以及预防、调理措施,古今有很大差别。一些医生满足于固有的概念与经验,对糖尿病的基本规律缺乏深入的探索,对病程和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不够,以致造成认识和治疗上的不少误区,使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预防治疗。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失调的综合病症,长期高血糖和并发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最大的威胁是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如半身不遂、糖尿病肾病、足坏疽、血管病变、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心肌梗塞、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瘙痒等病变。由于糖尿病并发症错综复杂,是致病致残的元凶,所以并发症得到控制和有效治疗才能保持健康。单纯控制血糖、尿糖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
    
    西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而且由于西药中含很多对人体毒副作用强的化学成份,故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肝、肾损伤严重。
    
    与服用降糖西药相比,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能减轻损伤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组织,但是,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岛素,有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胰岛素,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并且,胰岛素如果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低血糖,因此必须根据胰岛功能的测定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还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抗体,这时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要注意对有胰岛素抗体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消除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这样使用胰岛素才能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用胰岛素和服用西药一样,只有降糖作用,没有治疗功效,对糖尿病并发症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在中药中加入降糖西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对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觉得服用某些中药产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认为此种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药(降糖)成份,由于其中的西药(降糖)成份剂量不详,患者服用时往往服用了成倍的剂量,这样不但对脏腑器官的危害更大,而且容易导致低血糖,长期服用损伤人体器官和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耽误了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延误了病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
    
    真正的中药产品没有直接和迅速降糖的作用,但是有调节脏腑、缓慢降糖作用,主要作用是辨症施治,也就是对症用药,随症加减,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能达到从人体内部调理各脏腑器官功能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人体的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同时身体的体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治疗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复健康。
    
    人体贵重千金,医生为患者看病是认真、严肃的事情,要认真对待。同时,患者也要选准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治疗方法、好的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
    
    治疗糖尿病,第一步是控制血糖(用西药)达到稳定,同时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病友对糖尿病了解不足,误认为控制了血糖就控制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观点。
    
    建议用中药调理为主,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为辅。用西药或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同时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使血糖正常,并治疗并发症,这才是真正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糖尿病患者,了解了很多他们在治疗糖尿病期间的感受。总结出一些相关经验,希望能与您共同分享: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如同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兼备,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外部因素是:患者选对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治疗方法、好的治疗产品,及时治疗;
    
    内部因素是: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患者家属也应当更加关心患者,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有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
     
    中*** | 2006-11-21 23:58:11 43 6 评论
    0/300
  • 2006-11-21 21:59:47
  •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以下就算比较好的了.
    而餐后血糖在 12 以下在就比较好了。
    如果血糖波动比较大,应该考虑饮食控制,运动,还有降糖药物的选择也很重要。
    建议你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和治疗,然后正规医院会联合一些制药大厂(有的是跨国公司)办一些知识讲座,你可以去了解了解。
    1*** | 2006-11-21 21:59:47 47 6 评论
    0/300
  • 2006-11-21 21:18:04
  • 现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控制血糖主要依靠服用正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中药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可以改善一些症状。欢迎在线咨询!
    1*** | 2006-11-21 21:18:04 32 9 评论
    0/300
  • 2006-11-21 20:18:58
  • 我觉得还是到正规医院治疗的好,糖尿病对全身各个器官都有损害,尤其是它的并发症,像什么酮症酸中毒等,防不胜防.你母亲的空腹血糖8.5,餐后达11.7mmol/l,而且还忽高忽低'说明血糖控制的很不好,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不是靠单纯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总的来说有五个方面:糖尿病教育;合理运动;糖尿病饮食;药物治疗;监测血糖,所以我还是建议去医院看一下
    s*** | 2006-11-21 20:18:58 45 6 评论
    0/300
  • 2006-11-21 19:24:32
  • 1.你要是真的来求医的,不需要加分,真正的医生在这里替人看病不是为分而来.你加分了反而会引来很多抄贴的.
    2.你要找西医看的话,西医除了让病人打胰岛素,就是吃降糖药,这个各地的医生开的药都是大同小异的.
    3.要找中医看的话,你最好还是把病人的舌苔拍个照片,这样辩证会比较容易,免得你介绍不清楚.
    4.这个病与病人的饮食有关,西医在饮食上控制比较严,中医相对放宽点,但也不能让病人没控制的乱吃.阿...

    查看全部>>

    1.你要是真的来求医的,不需要加分,真正的医生在这里替人看病不是为分而来.你加分了反而会引来很多抄贴的.
    2.你要找西医看的话,西医除了让病人打胰岛素,就是吃降糖药,这个各地的医生开的药都是大同小异的.
    3.要找中医看的话,你最好还是把病人的舌苔拍个照片,这样辩证会比较容易,免得你介绍不清楚.
    4.这个病与病人的饮食有关,西医在饮食上控制比较严,中医相对放宽点,但也不能让病人没控制的乱吃.阿弥陀佛!!!
    杏*** | 2006-11-21 19:24:32 45 6 评论
    0/300
  • 2006-11-21 19:14:12
  • 一、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

    查看全部>>

    一、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二、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我们强调通过饮食控制热量的方法,并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机械地去计算,而应在掌握这一计算方法后,每隔一段时间或体重有较大幅度改变时计算一下,制订出下一阶段饮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腻的食品,饮食选择既有原则但又要力求多样。 
    
    糖尿病治疗之三: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是依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将在下面列举的锻炼法中具体阐述。在 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疗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为重要。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运动对糖尿病康复的重要性,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外台秘要》都记载了消渴病的体育运动疗法。此后,历代医家皆有论述。 
    
    到十八世纪中叶,国外的一些著名医学家也开始主张糖尿病患者应做适当的体力活动,并把体力活动、饮食控制、注射胰岛素列为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只坚持体育锻炼并结合用饮食控制即能达到康复。 
    
    游泳锻炼法 
    
      1.游泳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游泳不仅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因而它对疾病的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性病人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发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慢跑锻炼法 
    
      跑步是一项方便灵活的锻炼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1.跑步与健身 
      (1)锻炼心脏,保护心脏。坚持跑步可以增加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肌舒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跑步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放松,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瘀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大运动量的跑步锻炼,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促进代谢,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故坚持跑步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个有效“药方”。 
      (4)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脂质过高者,经跑步锻炼后,血脂可下降,从而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5)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应该严格掌握运动量。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距离速度、间歇时间、每天练习次数、每周练习天数等。开始练习跑步的体弱者可以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为100米/30秒-l00米/40秒。 
      (1)慢速长跑:是一种典型的健身跑,距离从1000米开始。适应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钟跑1000米。 
      (2)跑行锻炼:跑30秒,步行60秒,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反复跑行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这种跑行锻炼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者。 
      跑的次数:短距离慢跑和跑行练习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龄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钟。 
      跑的脚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气,再跑二三步后呼气。跑步时,两臂以前后并稍向外摆动比较舒适,上半身稍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一般以脚尖着地为好。 
      3.注意事项 
      (1)掌握跑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健康的中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控制体重;轻度糖尿病患者,体力中等或较弱者,为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都可进行跑步锻炼。 
      肝硬化、病情不稳定的肺结核、影响功能的关节炎、严重糖尿病、甲亢、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心血管病如瓣膜疾病、心肌梗死、频发性心绞痛等均不宜跑步。 
      (2)跑步应避免在饭后马上进行,或在非常冷、热、潮湿及大风的天气下进行。 
      (3)跑步锻炼要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做到量力而跑,跑有余力,不要弄得过分疲劳或使心脏负担过重。 
      (4)跑步最好在早晨进行,可先做操然后跑步,临睡前一般不宜跑步。 
    
    散步锻炼法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60-70步/分钟)或中速(80-90步/分钟)散步,每次30-60分钟,可用于一般保健。 
    
      (2)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000-7000米,每次锻炼30-6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钟以下。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就能使心理恢复平衡。 
    
      (3)定量步行法(又称医疗步行):在3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后渐增至在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2000米,或沿30度-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钟,接着在平地上散步15分钟。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4)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部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 
    
      (5)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疾病。 
    
      (6)小雨中散步法: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仅净化被污染的空气,雨前阳光中及细雨初降时产生的大量的负离子还具有安神舒气,降低血压的功能。在细雨中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引起的人体郁闷情绪,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毛毛细雨犹如天然的冷水浴,对颜面、头皮、肌肤进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烦俱除。 
    
    糖尿病治疗之四: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光靠运动,饮食可能无法控制病情。这时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下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介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西药 
    
    磺脲类 
    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双胍类 
    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5~8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6~10小时,持续 时间约12~14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 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单位/毫升 
      U-100: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单位/毫升,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素,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中药验方 
    
    方剂1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方剂2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方剂3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方剂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方剂6 
    生白茅根60-90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7 
    山药、天花粉等量 
    制用法:水煎,每日30克。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8 
    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尿多、口渴 
    
    方剂9 
    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适应症:糖尿病多饮、多食 
    
    方剂10 
    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势伤胃津证 
    
    方剂11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12 
    红薯叶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3 
    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血淤证 
    
    方剂14 
    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方剂15 
    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证 
    
    方剂16 
    蚕茧50克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 
    
    方剂17 
    猪胰脏1具 
    制用法:低温干燥为末,炼蜜为丸。每次开水送服15克,经常服用。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8 
    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方剂19 
    山药25克,黄连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方剂20 
    老宋茶10克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1 
    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方剂22 
    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清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车钱2-3克 
    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3 
    新鲜猪胰1具,薏苡仁50克或黄芪100克 
    制用法:猪胰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数片后,再与薏苡仁一块放入碗内,加水淹没。用铁锅隔水炖熟,加入适量食盐和调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4 
    鲜芹菜、青萝卜各500克,冬瓜1000克,绿豆120克,梨2个 
    制用法:先将芹菜和冬瓜略加水煮,用白纱布包住取汁,同绿豆、梨、青萝卜共煮熟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5 
    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 
    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26 
    党参15克,丹参30克,元参、沙参各10克,玉竹12克,乌梅30个 
    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停山楂。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7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伤挟血淤证 
    
    方剂28 
    干马齿苋10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 2周尿糖即可转阴。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9 
    泥鳅10条,干荷叶3张 
    制用法:将泥鳅阴干研末,与荷叶末混匀。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30 
    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制用法:将活蚌用清水养2天,去净泥味后取出其肉,共煮汤,经油盐调味,熟后吃苦瓜与蚌肉。 
    适应症:糖尿病 
    
    
    
    
    ∑*** | 2006-11-21 19:14:12 44 6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2)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