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递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首页

西递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23 13:27:30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西递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又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民的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为躲避战乱,改为胡姓,在此地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胡家从15世纪中叶开始经商,成功后,便在故里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数百年来历经社会变革动荡,风雨侵蚀,半数以上的原有建筑已毁,至今仍完好保留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基本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这个村落呈船形,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300米,占地约16公顷。四面环山,两条溪流穿村而过,环绕全村的山溪清泉,流进各家庭院,被称为这个村落的牛肠,而与此相连的一个半月形池塘,被看做牛胃。一渠清水由牛胃注入胃南湖,好像进入宏大的牛肚,村民沿溪流而聚居。
      村中街巷都沿溪而设,用青石铺地,有横街、正街、后边溪街3条主街巷,90多条支巷纵横变错,60余口古井星罗棋布。 西递村古建筑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人民在古村落居住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砖、木、石雕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朴素淡雅,其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冯***

    2017-02-23 13:27: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