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女神》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首页

《女神》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女神》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14 17:30:03
      《凤凰涅槃》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 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除夕将近的时候,在梧桐已 枯、醴泉已竭的丹穴山上,“冰天”与“寒风凛;列”,一对凤凰飞来飞去地为自己安排火葬。
       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它们沮咒现实,诅 咒了冷酷、黑暗、腥移的旧宇宙,把它比作“屠场”,比作“囚牢”,比作“坟墓”,比作“地 狱”,怀疑并且质问它“为什么存在”。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了五百年来沉睡、 衰朽、死尸似的生活,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浇不 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新鲜”和“甘美”,看不到“光 华”和“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
      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在对现实的谴责 里,交融着深深郁积在诗人心头的民族的悲愤和人民的苦难。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 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当他们同声唱出“死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的时候,一场漫天大火 终于使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和不义同归于尽。
      《女神》中许多重要的诗篇,都饱含着郭沫若眷念祖国、颂扬新生的深情,这也正是对 “五四”的礼赞。五四运动是一次新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近百年民族革命运动在新形势 下的新高涨。五四运动首先激动起身居异国的郭沫若的,正是这种深切的爱国之情。从这 些爱国诗篇奔腾澎湃着的热情里,始终可以看到再生女神和火中凤凰的身影。
      《晨安》和《匪 徒颂》是两首格调相近的名诗,气势磅礴,笔力雄浑。《晨安》写诗人在“千载一时的晨光” 里,向着“年青的祖国”,“新生的同胞”,向着革命的先驱,艺苑的巨擘,向着壮丽的山河,向着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口气喊出了二十七个“晨 安”。
      《匪徒颂》则是为反对日本新闻界对中国青年的诬蔑而女神 作的。他们称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为“学匪”,诗人满怀愤怒地写下了抗议的名篇,对历史上曾经起过革新作用的一些“古 今中外的真正的匪徒们”做了由衷的赞扬。在这些诗篇中,最 能表达他对祖国眷恋深情的是《炉中煤》。
      郭沫若在《创造十年》 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聪 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念 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晨安》和《匪 徒颂》都是对于她的颂词。”恋歌没有颂歌的奔放,却别具一 郭沫若《女神》初版封面种深婉含蓄的美。
      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的力量,是《女神》的另一重要内容。收在《女神》里的诗作,无论是反抗、破坏或者创造,几乎处处透过抒情形象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而在一部分诗篇里,更对作为叛逆者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这个自我气吞日月、志盖寰宇,“养全宇宙的能底总量”,它“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这个自我无视一切偶像和封建权威,公开宣称“我又是个偶像破坏者哟”;这个自我俨然是“可与神祗比伍”的“雄伟的巨制”,“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这个自我还与“全宇宙的本体”融合起来,引起诗人高唱“我赞美这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
      这种对自我的极度夸张,透露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对于劳动、对于工农群众的敬仰和颂扬,这是《女神》中很多诗篇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三个泛神论者》里,题蒲松龄故居对联现代郭沫若他把三个泛神论者都作为靠劳动吃饭的人来赞美。在《地球,我的母亲!》里,他认为“田地里的农人”是“全人类的保姆”,“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在《西湖纪游》里,他更想跪在雷峰塔下一个锄地的老人面前,“把他脚上的黄泥甜个干净。”这种对劳动人民恳挚真诚的感情正是诗人阶级觉醒的征兆,就像他在《巨炮之教训》中所写的那样,时代的霹雳把他“从梦中惊醒了”。郭沫若对于大自然怀着深情。《女神》中有不少歌咏大自然的诗篇。
      诗人当时正受泛神 论思想影响,认为“全宇宙的本体”只是万物的“自我表现”,而人则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 部分。因此,他喜欢返歌自然,并把自己瘠解在广阔的大自然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 这在《光海》、《梅花树下醉歌》等诗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些歌咏大自然的诗篇,不 仅倾心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它们又和《女神》中的其他诗歌一样,向往光明和新生,向往 劳动和创造,渗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人歌唱的是“日出”和“春之胎动”,赞美的是“太阳” 和“雪朝”。他在“无限的大自然”里感受到“生命的光波”和“新鲜的情调”,他从在他“头 上飞航”的“雄壮的飞鹰”想到他“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
      在这一部分诗里,有气象宏伟、 壮阔飞动的描画,也有笔致婉约、清丽幽静的篇章;但无论是礼赞“波涛汹涌着”的大海、 “新生的太阳”和“天海中的云岛”,或是歌咏“池上几株新柳,柳下一座长亭”,以及“含 着梦中幽韵”的“醉红的新叶,青嫩的草藤,高标的林树”,总是流转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和 足以使人愉悦、奋发的乐观主义色彩,洋溢着“五四”时代蓬勃进取的精神和诗人自己的飞 扬凌厉的朝气。

    叶***

    2017-06-14 17:30:03

类似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