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急性结膜炎怎么治

急性胃肠炎该怎么治

谢谢各位
恺*** | 2005-01-30 21:06:57

好评回答

2005-01-30 21:10:37
和*** |2005-01-30 21:10:37 55 4 评论
急性胃肠炎 
 

--------------------------------------------------------------------------------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

 [临床表现]...

查看全部>>

急性胃肠炎 
 

--------------------------------------------------------------------------------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诊断] 
    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mg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2.中医药治疗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 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大腹皮10克。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
(4)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濡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预防与调养] 
调摄的重点是注意饮食卫生,慎起居,适冷暖。
 

参考文献: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5-01-31 10:16:40
  • 急性胃肠炎的简易疗法
     
    在夏秋季节,如果饮食不当,加之受凉受热,一些老年人常常引起上吐、下泻,中医称为热霍乱,西医则叫急性胃肠炎。
    
    
    这种病发病很急,常常先有上腹不适和疼痛,不久便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为食物或酸水;继而腹泻水样大便,轻的三五次,重的一二十次,泻后就觉轻松。有的病人也可以有轻度的腹部坠胀感,并有发冷发热等全身症状。下面介绍几种简易疗法,治上吐、下泻有很好的疗效。
    
    ...

    查看全部>>

    急性胃肠炎的简易疗法
     
    在夏秋季节,如果饮食不当,加之受凉受热,一些老年人常常引起上吐、下泻,中医称为热霍乱,西医则叫急性胃肠炎。
    
    
    这种病发病很急,常常先有上腹不适和疼痛,不久便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为食物或酸水;继而腹泻水样大便,轻的三五次,重的一二十次,泻后就觉轻松。有的病人也可以有轻度的腹部坠胀感,并有发冷发热等全身症状。下面介绍几种简易疗法,治上吐、下泻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疗法:治疗主要清热化湿,毒重的配合解毒,有寒的配合散寒,常选用以下方药。①一般症状可用藿香正丸片(水)与萸连片(或者香连丸)同用,常有良好效果。②热毒较重、以腹泻为主者,用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甘草6克,焦楂炭15克煎水,分3次服。也可用成药葛根芩连片。③症状不重,以呕吐为主者,用紫苏叶、黄连各6克煎水,分3次服。
    
    
    拔罐法:将适量的清凉油涂在肚脐上,然后将一个陶瓷罐,用酒精棉球点燃,放进罐内,迅速拔在肚脐上,留罐10分钟,每日1次。一般2—3次能治愈。
    
    
    脚心敷药:把苦参、苍术各研末,热重者以3:1配合,湿重者以1:3比例配合,用陈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包扎,4—12小时换1次。缓泻者则换药时间适当延长。 □刘健英
    
    
    
     
    
    **** | 2005-01-31 10:16:40 61 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