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地球上“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首页

为什么地球上“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为什么地球上“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7 15:02:39
        众所周知,臭氧具有强烈吸收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是保护地球
    上生物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
    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
    严重地危害了人类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 极度地区、南极度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 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 “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原来包围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五层;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当中。对流层 是高度最低的一层,它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 害气体首先进入到该层当中。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 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 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 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 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 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 对流层也较低。
      正是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也较低,相应的平流 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 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所 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实际的观测结果也最低,臭氧层 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度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南极地区 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北极度地区又轻一些。
      

    西***

    2006-09-17 15:02:39

其他答案

    2006-09-17 15:31:37
  •   众所周知,臭氧具有强烈吸收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是保护地球
    上生物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
    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
    严重地危害了人类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 极度地区、南极度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 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 “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原来包围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五层;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当中。对流层 是高度最低的一层,它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 害气体首先进入到该层当中。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 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 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 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 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 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 对流层也较低。
      正是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也较低,相应的平流 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 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所 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实际的观测结果也最低,臭氧层 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度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南极地区 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北极度地区又轻一些。
       为什么地球上“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众所周知,臭氧具有强烈吸收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严重地危害了人类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原来包围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 5 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当中。对流层是高度最低的一层,它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首先进入到该层当中。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对流层也较低。
      正是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所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实际的观测结果也正是如此:南极地区气温最低,平流层也最低,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南极地区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北极地区又轻一些。
       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到你,有什么问题多问,大家互相交流~~~ 。

    最***

    2006-09-17 15:31:37

  • 2006-09-17 15:03:10
  •   为什么地球上“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众所周知,臭氧具有强烈吸收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严重地危害了人类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原来包围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 5 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当中。对流层是高度最低的一层,它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首先进入到该层当中。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对流层也较低。
      正是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所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实际的观测结果也正是如此:南极地区气温最低,平流层也最低,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南极地区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北极地区又轻一些。
       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到你,有什么问题多问,大家互相交流~~~ 。

    大***

    2006-09-17 15:03: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地球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