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何谓"慎独"?最早出处?

首页

何谓"慎独"?最早出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5 10:37:10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综观其文,“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流***

    2006-09-05 10:37:10

其他答案

    2006-09-05 11:01:30
  • 慎独 :
     shèn dú  
     独处时也能保持谨慎不苟。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心***

    2006-09-05 11:01:30

  • 2006-09-05 10:56:57
  • 孔子曰:“慎独!”。讲的就是在没人监督你的时候,自己的所做所为才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这里面有一个人的自律情况,心理道德情况等等。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周围有人时不随地吐痰,而周围没人时就随口吐了出去,就说明你的自律性很差,你的行为是出自于外界给你的压力而非自己真正拥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内心体验。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近代,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永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星移斗转,日久天长,慎独成为一种美德,一种精神在传播、弘扬。
    

    要***

    2006-09-05 10:56: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