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潘塞缇方法细节有哪些?

潘塞缇方法细节有哪些?-  
潘塞缇方法细节有哪些……
爱*** | 2013-09-03 10:33:43

全部答案(共11个回答)

    2013-09-03 17:21:20
  • 潘塞缇方法治疗马蹄足是近代医学史上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之广也使之成了马蹄足治疗的经典之作。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最初需要打4-5次石膏(需要时可多几次)  马蹄足患儿一出生后尽早开始,打石膏时让婴儿和家长感到舒适,手法操作和石膏过程中允许婴儿喝奶。如可能的话,由骨科医生操作,每一步都左、右足。  2、纠正足弓  将马蹄足患儿的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

    查看全部>>

    潘塞缇方法治疗马蹄足是近代医学史上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之广也使之成了马蹄足治疗的经典之作。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最初需要打4-5次石膏(需要时可多几次)  马蹄足患儿一出生后尽早开始,打石膏时让婴儿和家长感到舒适,手法操作和石膏过程中允许婴儿喝奶。如可能的话,由骨科医生操作,每一步都左、右足。  2、纠正足弓  将马蹄足患儿的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换言之,将前足内翻后从脚掌面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正常足弓,对足的有效外偏以纠正足内偏、内翻是必需的。  3、手法复位  手法包括稳定距骨头将足外偏;将距骨头定位后,马蹄足的所有畸形都同时得到矫正,踝关节的跖屈除外。距骨头是所有矫形的支点。  4、准确定位距骨头  这是关键的一步。首先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马蹄足患儿的踝骨上,另一只手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因为舟骨向内侧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在皮下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跟骨的前部在距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  另一只手将前足在内翻位向外侧移,你会感觉到当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动时,舟骨自然在距骨头前方移动。  5、固定距骨  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将其固定,并作为足外偏的轴,该手的食指放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偏,同时避免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  6、手法复位  将内翻的脚外偏。拇指始终固定距骨头,如黄箭头所指,在婴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偏,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60秒,然后放松。随着异常位置的被纠正,舟骨和跟骨的前部侧向活动增加。4-5次石膏后应该达到完全矫正,特别僵硬的可能需要多打几次石膏。一定不要将脚外翻。  7、二、三、四次石膏  在此治疗阶段,内偏和内翻应该已被完全矫正。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随着舟骨位置的矫正,距离逐渐增大。马蹄畸形纠正后,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大约1.5--2厘米,舟骨应位于距骨头的前面。  8、每次石膏后都有改善  石膏后的变化。内偏和内翻 :第一次石膏纠正了足弓和内偏;脚仍有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次石膏至第四次石膏后,矫正了内偏和内翻。跖屈:随着内偏和内翻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偏时会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未得以矫正时,不要试图纠正跖屈。  9、第四次石膏后脚的外观  足弓、内偏、内翻被完全纠正,跖屈有改善,但尚未完全被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对于脚不是特别僵硬的病例,跖屈可能通过多打一次石膏解决,而不用做跟腱切断手术;若可疑时,最好还是做手术    在临床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潘塞缇方法效果明显,注意上述的9个细节,能够在治疗中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匿名用户 | 2013-09-03 17:21:20 560 314 评论
    0/300
  • 2013-09-03 17:00:57
  • 也叫先天性马蹄内翻足,http://www.ejiao.net.cn/viscera-show.asp?id=1667这个网址提供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s*** | 2013-09-03 17:00:57 544 317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43:58
  • 我们对26例(44足)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Ponseti法治疗,采用手法复位矫型,石膏固定,首先矫正高弓;再逐步矫正前足内收,跟骨内翻,跖屈,一般经5~6次,畸形大部分矫正,剩余的跖屈畸形在局麻下行经皮跟腱切断延长术,矫型石膏固定3周,拆除石膏后,按要求穿戴矫形支具。
    匿名用户 | 2013-09-03 16:43:58 560 314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41:49
  • 足内翻的治疗(潘塞缇方法) 本治疗方法对于9个月以内就开始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 对于9到28个月之间的孩子,本治疗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矫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 28个月以后,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数的孩子同时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1. 手法治疗—经过数周的手法治疗,将足的各块骨头整复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矫正。 2. 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疗之后,足和小腿被...

    查看全部>>

    足内翻的治疗(潘塞缇方法) 本治疗方法对于9个月以内就开始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 对于9到28个月之间的孩子,本治疗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矫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 28个月以后,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数的孩子同时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1. 手法治疗—经过数周的手法治疗,将足的各块骨头整复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矫正。 2. 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疗之后,足和小腿被打上石膏,保留5—7天,以保持足的位置。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足被矫正到正确的位置。 4. 为了完全将足部矫形,医生通常会切断跟腱。这个小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仅需10分钟。 5. 支具—当最后一次石膏被除去之后,将马上为你的孩子安上一个可以穿戴的支具: a. 坚持穿戴3个月,每天穿戴23个小时。 b. 之后的2到4年中,每次睡眠时穿戴。 支具是治疗中一个关键部分。即使你的孩子的脚看上去已经恢复正常,但如果他们不是每次睡眠时间都穿戴的话,他们的脚也会有可能再转回去,即使是在矫形超过两年半以后仍然如此。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哦
    谭*** | 2013-09-03 16:41:49 560 314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41:28
  • http://www.ejiao.net.cn/viscera-show.asp?id=1667 说的挺详细的
    吕*** | 2013-09-03 16:41:28 545 317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40:48
  • http://wenku.baidu.com/view/cc0f35d528ea81c758f5788e.html  你可以看下这个,(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麻烦点击下面的有用,谢谢*^_^*)
    匿名用户 | 2013-09-03 16:40:48 544 317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40:06
  • 足内翻的治疗(潘塞缇方法) 本治疗方法对于9个月以内就开始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 对于9到28个月之间的孩子,本治疗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矫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 28个月以后,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数的孩子同时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1. 手法治疗—经过数周的手法治疗,将足的各块骨头整复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矫正。 2. 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疗之后,足和小腿被...

    查看全部>>

    足内翻的治疗(潘塞缇方法) 本治疗方法对于9个月以内就开始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 对于9到28个月之间的孩子,本治疗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矫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 28个月以后,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数的孩子同时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1. 手法治疗—经过数周的手法治疗,将足的各块骨头整复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矫正。 2. 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疗之后,足和小腿被打上石膏,保留5—7天,以保持足的位置。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足被矫正到正确的位置。 4. 为了完全将足部矫形,医生通常会切断跟腱。这个小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仅需10分钟。 5. 支具—当最后一次石膏被除去之后,将马上为你的孩子安上一个可以穿戴的支具: a. 坚持穿戴3个月,每天穿戴23个小时。 b. 之后的2到4年中,每次睡眠时穿戴。 支具是治疗中一个关键部分。即使你的孩子的脚看上去已经恢复正常,但如果他们不是每次睡眠时间都穿戴的话,他们的脚也会有可能再转回去,即使是在矫形超过两年半以后仍然如此。
    追问:
    因是成人骨折,且骨折术后镶了钢板打了钢钉,也已经取出一年半近两年了。做了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现在步行仍然是有些足内翻,把鞋底都踩塌下去一边了。支架鞋因体重变化而更换过,就有两只,但是卧床时穿。
    上*** | 2013-09-03 16:40:06 560 314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38:35
  • 百度文库帮你找了一篇,希望能帮到你,祝宝宝健康,http://wenku.baidu.com/view/cc0f35d528ea81c758f5788e.html
    大*** | 2013-09-03 16:38:35 544 317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38:17
  • 必须熟悉的掌握手法矫正的细节。
    樂*** | 2013-09-03 16:38:17 529 320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38:15
  • 1、最初需要打4-5次石膏(需要时可多几次)  马蹄足患儿一出生后尽早开始,打石膏时让婴儿和家长感到舒适,手法操作和石膏过程中允许婴儿喝奶。如可能的话,由骨科医生操作,每一步都左、右足。  2、纠正足弓  将马蹄足患儿的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换言之,将前足...

    查看全部>>

    1、最初需要打4-5次石膏(需要时可多几次)  马蹄足患儿一出生后尽早开始,打石膏时让婴儿和家长感到舒适,手法操作和石膏过程中允许婴儿喝奶。如可能的话,由骨科医生操作,每一步都左、右足。  2、纠正足弓  将马蹄足患儿的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换言之,将前足内翻后从脚掌面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正常足弓,对足的有效外偏以纠正足内偏、内翻是必需的。  3、手法复位  手法包括稳定距骨头将足外偏;将距骨头定位后,马蹄足的所有畸形都同时得到矫正,踝关节的跖屈除外。距骨头是所有矫形的支点。  4、准确定位距骨头  这是关键的一步。首先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马蹄足患儿的踝骨上,另一只手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因为舟骨向内侧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在皮下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跟骨的前部在距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  另一只手将前足在内翻位向外侧移,你会感觉到当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动时,舟骨自然在距骨头前方移动。  5、固定距骨  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将其固定,并作为足外偏的轴,该手的食指放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偏,同时避免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  6、手法复位  将内翻的脚外偏。拇指始终固定距骨头,如黄箭头所指,在婴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偏,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60秒,然后放松。随着异常位置的被纠正,舟骨和跟骨的前部侧向活动增加。4-5次石膏后应该达到完全矫正,特别僵硬的可能需要多打几次石膏。一定不要将脚外翻。  7、二、三、四次石膏  在此治疗阶段,内偏和内翻应该已被完全矫正。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随着舟骨位置的矫正,距离逐渐增大。马蹄畸形纠正后,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大约1.5--2厘米,舟骨应位于距骨头的前面。  8、每次石膏后都有改善  石膏后的变化。内偏和内翻 :第一次石膏纠正了足弓和内偏;脚仍有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次石膏至第四次石膏后,矫正了内偏和内翻。跖屈:随着内偏和内翻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偏时会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未得以矫正时,不要试图纠正跖屈。  9、第四次石膏后脚的外观  足弓、内偏、内翻被完全纠正,跖屈有改善,但尚未完全被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
    f*** | 2013-09-03 16:38:15 559 314 评论
    0/300
  • 2013-09-03 16:38:14
  • 潘塞缇治疗方法概述
    1.马蹄足可以分类吗?
    可以,有了明确的分类,易于沟通和理解这方法。
    未曾治疗型:8岁以下的马蹄足
    治愈型:经潘塞缇方法治愈的
    复发型:治愈后又复发的前足旋后和马蹄后足
    僵硬型:伴随其它综合症出现的僵硬马蹄足,如多发性关节畸形
    非典型:足短、粗和僵硬,足底和踝关节后有深凹陷,第一跖骨短,MTP关节过伸。
    2.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
    请记住,马蹄足的畸形基本上都有距骨变...

    查看全部>>

    潘塞缇治疗方法概述
    1.马蹄足可以分类吗?
    可以,有了明确的分类,易于沟通和理解这方法。
    未曾治疗型:8岁以下的马蹄足
    治愈型:经潘塞缇方法治愈的
    复发型:治愈后又复发的前足旋后和马蹄后足
    僵硬型:伴随其它综合症出现的僵硬马蹄足,如多发性关节畸形
    非典型:足短、粗和僵硬,足底和踝关节后有深凹陷,第一跖骨短,MTP关节过伸。
    2.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
    请记住,马蹄足的畸形基本上都有距骨变形和舟骨向内侧移位。
    潘塞缇方法说明了矫正过程的机理,当脚沿距骨头旋转时,所有部分都得到矫正这些都是发生在打石膏的过程中。
    3.应在何时开始用潘塞缇方法治疗?
    若有可能,应在出生后7-10天即开始。在九个月之前用潘塞缇方法,大多数马蹄足都能得到矫正。
    4.若患者于初期使用潘塞缇方法,通常需要打几次石膏?
    每周一次手法矫正,接着打上石膏,一般六周就能矫正大多数的马蹄足畸形,若6-7次石膏后仍未得到矫正,这表示此方法可能已经失败。
    5.治疗时间拖延到什么时候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
    婴儿在九个月大之前开始治疗,效果最好,如果在9-28个月之间开始治疗,仍然可以矫正全部或多数畸形。
    6.潘塞缇方法对陈旧性马蹄足有帮助吗?
    到幼儿期才治疗的马蹄足,开始时可以使用潘塞缇方法治疗,但多数仍需要做手术矫正;使用了潘塞缇方法治疗的,可能比那些没有使用的,手术规模要简单些。
    7.经潘塞缇方法治疗的马蹄足儿童,成长后预计会怎样?
    患者若只是单侧马蹄足,患侧足会比健侧略短(平均1.3厘米)或略细(平均0.4厘米);下肢的长度无影响,患腿可能略细(平均2.3厘米)。患足应该强壮、灵活、无痛。
    8.父母患马蹄足,其子女患病的几率是多少?
    若父母其中一方有马蹄足,子女患病的几率为3%-4%;若父母双方均有马蹄足,子女患病的几率则增至30%。
    9潘塞缇方法与手术方法比较有何优劣?
    手术可以改善马蹄足的外观,但它不能防止复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于手术治疗方法没有长期随访的研究结果报道。有足外科医生表示,曾经接受手术矫正的马蹄足病人,他们成长后,脚往往会变得僵硬、疼痛并且软弱无力。
    10.如果潘塞缇方法失败并需要做手术,这可能性有多大?
    潘塞缇方法能否成功,要视乎脚的僵硬程度、医生的经验和家长的配合。多数情况下,潘塞缇方法成功率超过90%。若患脚僵硬并且脚掌和踝关节横纹很深、足严重高弓和腓肠鱼目肌伴有纤维化,则这方法极有可能失败。
    11.潘塞缇方法对治疗僵硬型马蹄足有效吗?
    先天性关节畸形症、脊柱裂、Larsen综合症都是可以应用潘塞缇方法。治疗效果虽然不如单纯马蹄足的效果好,但是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首先,马蹄足可以用潘塞缇方法得到矫正,跟腱切断术可视乎需要;另外,严重的马蹄足给潘塞缇方法治疗后,即使只是部分矫正,这也可以简化手术过程,改善皮肤切口的愈合能力。
    多关节挛缩性的马蹄足是最难矫正的,通常需要先经皮下切断跟腱,然后才可以用手法矫正。由于关节囊后部的严重挛缩,矫正跟骨畸形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手术可能是必须的。
    12.潘塞缇方法对脊髓发育不良的马蹄足是否有帮助?
    对脊髓发育不良伴随的马蹄足进行矫正时,由于患童足部失去感觉,首先考虑的是手法矫正和打石膏时的用力方向问题;医生需根据对有感觉孩子进行矫正单纯性马蹄足时的用力经验,手法矫正时要仔细,可能需要多打几次石膏,用力要轻柔,避免在骨突出部位压力太大,这一点对其他孩子也是如此。
    13.潘塞缇方法能否治疗复杂型马蹄足?
    经验证明,如果马蹄足患者曾经给没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法和石膏矫正,即使未能治愈,之后再使用潘塞缇方法,患者仍然可以给成功治疗的。
    14.马蹄足复发有哪些表现?
    患者的足会逐渐出现旋后和马蹄。
    15.马蹄足的矫正通常分几个步骤?
    多数马蹄足只须经简单的手法矫正,然后打石膏固定在最大的矫正位置,就能矫正。一般5次石膏后,内偏及足弓就得到矫正;几乎所有的病例都要经皮跟腱切断术以彻底纠正马蹄后足;然后打最后一次石膏并保持三周;再夜间穿戴脚外展支俱以保持矫正效果,夜间支俱通常需要用到孩子2-4岁。使用这处理方法矫正过的足灵活、有力并无痛,生活完全正常。
    潘塞缇方法细节
    1.开始时需要打4-5次石膏
    出生后尽早开始,打石膏时让婴儿和家长感到舒适,进行手法矫正和石膏过程中给婴儿喝奶。如可能的话,由骨科医生操作。
    2.纠正高弓足
    将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高弓足。高弓足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旋前造成的。新生儿的高弓足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旋后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将前足旋后,从脚掌面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正常足弓,对足的有效外展以纠正足内旋、内翻是必须的。
    3.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包括稳定距骨头将足外展;将距骨头定位后,马蹄足的所有畸形部分都同时得到矫正,踝关节的跖屈除外。距骨头是所有矫形的支点。
    4.距骨头的准确定位
    这一步是关键。首先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踝骨上,另一只手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因为舟骨向内侧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在皮下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跟骨的前部在距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
    另一只手将前足在旋后位向外侧移,你会感到当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动时,舟骨自然在距骨头前方移动。
    5.固定距骨
    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将其固定,并作为足外展的轴,该手的食指放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展,同时避免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
    6.手法复位
    将旋后的脚外展,拇指始终固定距骨头,在婴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展,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60秒,然后放松。随着异常位置被纠正,舟骨和跟骨的前部侧向活动增加。4-5次石膏后应该达到完全矫正,特别僵硬的可能需要多打几次石膏。一定不要将脚旋前。
    7.二、三、四次石膏
    在此治疗阶段,内收和内翻应该已经被完全矫正。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随着舟骨位置的矫正,距离逐渐增大。马蹄畸形纠正后,内踝与舟骨粗隆之间的距离大约1.5-2厘米之间,舟骨应位于距骨头的前面。同样在舟骨下面的跟骨前结节向外侧移位的距离是跟距角增加的指征,即后足内翻的矫正程度。
    8.每次石膏后都有改善
    内收和内翻:第一次石膏纠正了高弓足和内收;脚仍有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次石膏到第四次石膏后,矫正了内收和内翻。
    跖屈:随着内收和内翻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展时会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没有得到矫正时,不要试图矫正跖屈。
    9.第四次就、石膏矫正后脚的外观
    高弓足、内收、内翻被完全矫正,跖屈有改善,但尚未完全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对于脚不是特别僵硬的病例,跖屈可能通过多大一次石膏解决,而不用做跟腱切断手术;若可疑时,最好还是做手术。
    C*** | 2013-09-03 16:38:14 559 314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全部答案(6)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