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痔疮有什么症状?怎样治疗?


      		
山*** | 2006-03-16 15:23:03

好评回答

2006-03-16 15:49:19
知*** |2006-03-16 15:49:19 1084 594 评论
 痔疮分多少种,临床上各有何表现?   
  临床上对痔疮的分类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是以齿状线为界来分的(齿状线为直肠粘膜与肛门皮肤交接处相互连接而成的一条交错不齐如锯齿状的线)。内痔发生在齿线上,表面覆盖粘膜,平常不能看见,大便时可脱出肛门,也可不脱出肛门,脱出时可自行还纳,但常伴有便血。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在齿线下,表面覆盖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回肛门,不常出...

查看全部>>

 痔疮分多少种,临床上各有何表现?   
  临床上对痔疮的分类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是以齿状线为界来分的(齿状线为直肠粘膜与肛门皮肤交接处相互连接而成的一条交错不齐如锯齿状的线)。内痔发生在齿线上,表面覆盖粘膜,平常不能看见,大便时可脱出肛门,也可不脱出肛门,脱出时可自行还纳,但常伴有便血。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在齿线下,表面覆盖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回肛门,不常出血,外痔病人多伴有内痔。混合痔则在齿状线附近,具有内痔、外痔两种特性。 
   
  内痔分几期? 
  临床上一般按痔疮发展的轻重程度分为三期。 
  Ⅰ期内痔:病理表现为痔内静脉曲张,静脉增多,扩张变粗,在直肠粘膜下突起,质软,色红,内有曲张静脉的毛细血管团和结缔组织。症状可见,因粪便刺激,粘膜粗糙不平,有时糜烂,排粪时可便鲜血。该期出血较多,不疼痛,不脱出。 
  Ⅱ期内痔:病理表现为静脉曲张扩大,粘膜变厚,紫红色。症状可见,排便时常受粪便推动,痔块由肌层分离,向下移动,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可因括约肌收缩而自然还纳肛门内。该期出血较Ⅰ期内痔少,如有感染,则有肛门疼痛、里急后重感。 
  Ⅲ期内痔: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增生,粘膜变硬、变厚,红紫色。症状可见,脱出后不能自行回复,须用手还纳或休息后还纳肛门内。用力、咳嗽、行走、下蹲、负重时都可使痔核脱出肛门外,出血少,易发炎,疼痛。若脱出日久不能及时还纳,可致血流受阻,回流不畅,痔核肿胀疼痛,内有血栓形成,进而表面溃烂,形成嵌顿。 
   
  内痔便血是怎么回事? 
  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早期内痔常以便血为主。《千金翼方》即有“凡人大便有血即为痔”的认识。内痔出血的特征是发生在排便时,排便后即不再出血,常常为间断性便血。血量不多,但血色鲜红,而有的只是染在便纸上,大多数内痔患者在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极少数可有喷射状出血,大出血偶见。这主要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静脉和因排便努力,使得肠道内血管压力升高,而引起出血。内痔出血,尤其在大便干燥秘结时加重或发生 
   
  内痔出血与肠道出血如何区别? 
  内痔生长于肛门部位的齿线之上,因而便时即可出血,且血色鲜红;而肠道出血,是由于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所致,血中常伴有其他分泌物,且血色紫暗。内痔所致便血,血在粪便表面,时有滴沥,或喷射而出;而肠道炎症,则粪便、分泌物、紫暗血迹,相混杂于一起。内痔出血较多时,可继发贫血,而肠道炎症引起的便血,则不会引起贫血,但其常伴有肠道炎症的固有症状。在临床中不难区分此二者。 
   
  内痔是否会发生肿痛? 
  内痔无炎性感染时,不会发生肿痛,这是因为内痔是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曲张所形成的,它本身不会刺激皮肤肌肉组织而引起疼痛,而疼痛则是由于感染、肿胀、血栓阻塞引起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局部酸性产物增多所致。由此可知,内痔不会引起疼痛。但临床上也常见一些内痔患者,诉有疼痛,多数都是因内痔粘膜炎症或伴有肛乳头感染炎症所致。若疼痛剧烈,多数都是合并血栓外痔、炎性外痔或嵌顿痔,并伴有红肿坠胀。对此,中医古籍也有明确的记载,《丹溪心法》云:“酒痔则每遇饮酒,发动疮肿,痛而流血。”《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云:“痔疮之症,……初发肛门内作痒燥,痛坠肿便血。” 
   
  内痔能引起贫血吗? 
  一般内痔较少引起贫血。但在临床上,也常可见到一些内痔患者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睑结膜色淡,一派贫血症状,这些患者经仔细检查,都能予以确诊,明确为内痔引起的贫血。内痔大多伴有痔核粘膜糜烂,糜烂较重部位正好有小动脉时,大便时会形成喷射状出血,且量多,久之则可引起贫血。若粘膜糜烂较重,加之患者长期大便干燥,反复擦伤糜烂之粘膜,引起慢性出血,日久也能引起贫血。对此,《千金翼方》指出:“诸痔去血过多,气息 ,下不食,或腹痛引下部。”不仅总结了痔疮致贫血症状,而且肯定了痔疮出血的确能引起贫血。 
   
  外痔有几类,其症状表现如何? 
  外痔临床上分为:血栓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及结缔组织性外痔四种。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血栓性外痔:多数是由于用力排便,大便干结,咳嗽等剧烈活动,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肿,在肛门部皮下淤积形成一个隆起的小血肿,并突然发病,疼痛剧烈,坠胀不适,肛门缘皮下可能摸到硬而滑的瘀血块,可一个,也可几个。未感染者可在4~5周内自愈,感染即可形成肛门周围脓肿。 
  静脉曲张性外痔:肛门缘隆起的成椭圆形或长形,触之柔软,无疼痛,大便用力时,可见肛门缘有暗紫色肿块,排便或休息后肿块体积可缩小。 
  炎性外痔:是由于肛门皱襞发生炎性水肿,疼痛、肿胀、发红、发热。多数因肛门摩擦受损,感染细菌而发病。 
  结缔组织外痔:是由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皮赘,多见于炎性外痔后,或由于硬粪便致使肛门损伤,感染、水肿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复原,如此反复,或由于肛门分泌物增加等均可导致此类外痔。该类痔疮的特点是平常无任何症状,只有排便后不易擦净,使肛门有潮湿、瘙痒等刺激感。 
   
  痔疮不治疗可不可以? 
  患了痔疮应早治疗。痔疮尽管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由于处于人体排泄口,稍有不适,则会影响人的情绪,防碍学习、工作。特别是内痔,常常会出鲜血,有时血量较多,可造成贫血、营养不良。内痔日久,还易使粘膜糜烂、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对于许多人来说,一遇到便血,即想到是痔疮,不太引起注意,使得把一些真正的疾病如肠道肿瘤等掩盖,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笔者曾在1994年诊治一男性患者,26岁,便血2年,因近期加重就诊。自诉在多家医院看内科,使用治疗痔疮的药物,时有效,常反复,到我处经指诊和直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证实为一溃疡性直肠癌,且已广泛转移,肠道已融合成片,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此例实属可惜。 
   
  痔疮会不会发生癌变? 
  痔疮从其发病机理来看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痔疮是直肠肛门部位管壁内静脉丛扩张、弯曲、隆起成团的一种静脉瘤,或称静脉血管团,是一种良性瘤。而癌性肿物是由于细胞分化不成熟,而过度增生形成的。在病理及其临床表现上有本质的区别。但临床上也常见一些痔疮患者合并直肠癌或结肠癌,这多是由患处本身恶变所致,与痔疮无关。即使有些时候,痔疮发生癌变,也多数是由于痔疮粘膜糜烂,长期感染,特别是感染绿脓杆菌,反复发作,甚至肛门周围脓肿、肛瘘,久治不愈所致,应当属痔疮的并发症状,由此可见,痔疮本身并不能诱发癌变。患者不要谈到便血或扪到肛门口有小肉块,就大惊失色,谈癌色变,也不要满不在乎,自认为就是痔疮,无关紧要,因而危及性命。 
   
  痔疮的药物疗法有哪些? 
  ①枯痔散疗法:将枯痔散涂于痔核表面,使痔核坏死,干枯脱落,伤口自愈。该法适用于Ⅲ期内痔及嵌顿痔。但因枯痔散中含有砒霜等成分,因此,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及急性炎症的病人、妊娠妇女都不宜使用该疗法。 
  ②口服中药:运用益气固脱、收敛止血、涩肠化痔的内服中药,以减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缩小,减少脱出,减轻或消除症状。该法适用于任何患者。 
  ③痔根断治疗:痔根断是目前医院中最常用的口服治疗痔疮之内服药,它主要用于治疗痔内的静脉曲张,其主要成分可降低血管弥散和脆性,同时对局部静脉淤积和低氧饱和有效用。该药还含有番泻叶的提取物,具有缓泻作用,可避免粪便干燥,刺激擦伤痔核表面粘膜而出血,缓解痔疮的不适症状,服药无明确禁忌,偶见心悸、眩晕、排粪窘迫及肠道紊乱,停药后该副作用即可消失,对患有肝病及血液循环缓慢的病人疗效欠佳。 
  ④外用药物:一是采用清热解毒、固脱涩肠的中药,煎汤外洗,水温保持在37℃~40℃之间,可用于各种病人,均有较好的疗效。二是运用皮肤易吸收之中药或中西药合剂,作成药膏、药布,贴于脐部或骶尾部之长强穴进行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痔疮的手术疗法如何? 
  外科手术疗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较轻,创面愈合快,疗效肯定,但要求手术条件较高。 
  手术时可切除有炎症的肛窦,直肠下部多余的粘膜,肛门多余皮肤;切除肛门内外的全部曲张之静脉,并截断动脉;同时切除伴发的外痔、肛裂、肛瘘及肥大乳头,并保持肛管和肛门功能。这就要求术者清楚肛门直肠部位的生理、病理、解剖特点,以免曲张的静脉不能全部切除而复发,或因切除过度而使肛门功能受到影响。手术切除痔核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譬如,有脱出、出血、感染、肛门周围不洁和瘙痒等显著症状的内痔,应择期手术。有脓肿、急性炎症的患者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另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肛门静脉曲张以及有血液系统疾患的患者、妊娠妇女,均不宜行手术治疗。总之,适时适当地选择手术治疗,是治疗痔疮的可靠方法。 
   
  治疗痔疮除药物、手术疗法外,还有何治法?   
  痔疮除药物、手术治疗外,还有一些疗法在临床中使用。 
  ①药物注射疗法:即硬化萎缩疗法,可使痔核硬化萎缩或使痔栓坏死脱落。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硬化剂,使痔核硬化萎缩,而使痔核坏死脱落的药物注射疗法,因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已不使用。 
  ②枯痔疗法:即药捻疗法,可使痔组织发生异物和化学炎症反应,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治愈痔疮的目的,多使用二品锭和三品一条枪制成的药捻,插入痔核,使痔疮萎缩、坏死脱落。 
  ③激光疗法:采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其特点是出血少,恢复快。 
  ④红外线治疗:采用红外线照射或烧烙痔核,从而使痔核萎缩。 
  ⑤气功针灸:运用意念提肛而迸气,反复提肛,使肛周肌肉活动,血循环加快,从而治愈痔疮。而针灸经常刺相关穴位,或用三棱针刺血长强穴,对痔疮出血、疼痛、肿胀等急性发作也有一定的效果。 
   
  痔疮药物注射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药物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内痔最常用的硬化萎缩疗法。即把药物注射至痔核的粘膜下静脉丛间隙,引起轻重不同化学炎症反应,从而使淋巴凝固,纤维组织增生,将曲张静脉包绕于瘢痕组织内。瘢痕组织挛缩,使静脉、动脉狭窄,阻断局部血液供应,使痔核萎缩,不再出血、脱出肛门外,达到治疗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药物注射后,痔核曲张之静脉周围24小时内即产生明显水肿,有急性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下层内纤维组织增多,而注射部位因有纤维组织变性,常可摸到硬结,并可保留2~4月,痔核下部注射药物后,可使血管阻塞,引起血栓,使痔核缩小;而纤维组织则形成一纤维膜,包绕痔核,免受损伤,在痔核上部注射可阻塞痔核根部的静脉、动脉,使痔核萎缩,并使痔核与肌层粘连固定,不再脱出。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的适应症是什么?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并不是万能的,总的来说,凡无并发症的内痔均可采用注射,具体适应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Ⅰ期内痔:是药物注射疗法的最佳适应症,注射后可较长时间无任何不适症状,达到完全治愈。 
  ②Ⅱ期内痔:痔核较小的,注射后基本可治愈,而痔核较大者或接近于Ⅲ期内痔者,则效果较差,可减轻症状,使痔核缩小,不再脱出肛门外,出血可停止,但常有复发,此类痔疮,采用手术疗法为好。 
  ③Ⅲ期内痔:药物注射,属姑息疗法。痔疮症状较重,内痔长期脱出肛门外,且伴年老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者;或长期出血,严重贫血者;或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均可采用药物注射疗法。 
   
  药物注射痔疮疗法有无禁忌症? 
  药物注射疗法治疗痔疮也有其禁忌症。这主要是因为药物注射的作用,是使注射部位的曲张静脉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瘢痕挛缩而引起痔核萎缩、固定,因而,凡肛门部位的皮肤疾病,以及长期脱出肛门外已纤维化的痔核,不可用药物注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各类外痔不能注射,是由于外痔是由肛缘皮肤皱襞摩擦发炎等所致,外表覆以皮肤组织;②伴有肛瘘、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炎,以及内痔糜烂较重者,均需先行治疗伴发症后,方可行药物注射;③久脱肛门外之内痔,其粘膜已纤维变性,皮肤覆盖,因而,不可用药物注射,因药物注射后,可引起痔核肿胀,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形成血栓,嵌顿,疼痛,坏死;④内痔伴血栓急性发作者,应在血栓消散后注射;⑤近期作过药物注射治疗,效果欠佳者,应于注射药物3~4月后,再行注射或扪及直肠肛门部位粘膜无硬结,粘膜色泽正常时,可再次注射;⑥糖尿病人或血友病人等血液系统有疾患的患者,禁止作药物注射疗法,以免引起较严重的出血。 
   
  药物注射疗法常用哪些药物,有无副作用?   
  药物注射疗法国内外用的药物较多,使用的药物有5%酚扁桃仁油,奎宁合并尿素5%溶液,5%~10%酚植物油溶液,4%~6%明矾甘油溶液,消痔灵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溶液,2%石炭酸和8%氯化钠甘油溶液等。以上药物注射时,只要病例选择恰当,药物浓度不要过高,注射量不要过多,一般较少有副作用,但个别病例对奎宁有过敏反应,可见视力不好、眩晕、粘膜、坏死,甚则出现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以上药物国内目前在药物注射治疗内痔时,运用较为慎重,多采用国内史兆歧教授研制的消痔灵注射液作为硬化剂。其特点是: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未见过敏反应。只要注射操作得当,极少出现并发症状。 
   
  药物注射疗法如何操作?   
  大凡药物注射治疗痔疮,其方法几无什么明显不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让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浸润麻醉,以肛门镜伸入肛门直肠部位,用碘伏或用生理盐水擦净暴露部位及痔核后,再涂以红汞溶液消毒肛门直肠部,尔后,即可行药物注射。首先将洁牙用10cm长的细针接在抽毕药的注射器上,从痔核上部的粘膜进针,手下感觉针头略有阻力时,表明针头已进入粘膜下层的底部,即可开始注射药物,注射药量约2mL,或使注射部位膨胀成一水肿样皮丘,粘膜内可见明显血管后,继续注射至粘膜出现微白色止;或者选择截石位痔核上粘膜的3、7、11点处(即直肠上动脉区)进行注射也可。然后,从痔核的中央部,由小痔核到大痔核,依次注射药物至粘膜略白。再从痔核的下部,即靠近齿线处进针,注射药物。注射完毕后,在肛门镜下检查粘膜无明显出血及坏死,术者以手指进入肛门的被注射部位,轻轻按摩数分钟,再次检查粘膜状况,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及坏死之粘膜,放入药栓、油纱,加压包扎肛门部即可。 
   
  药物注射疗法中要注意哪几个环节?   
  药物注射治疗内痔,简便易行,但不当操作,能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或使内痔在较短时间内复发或加重,达不到减轻痛苦或治愈的目的。 
  ①无菌操作:肛门直肠部为人体的排泄器官,该部位存在有正常菌群,因此,临床上把该处的手术称为污染手术,鉴于此,就要求在术前应适当让患者清洁肠道,并灌肠,药物注射开始前要严格消毒,以免注射针头把细菌带入粘膜下,诱发粘膜下感染脓肿,形成肛门周围脓肿或肛瘘,导致新的痛苦。 
  ②注射药物的深度:当针头刺入粘膜后,即开始注射,会造成注射药物过浅,影响疗效或粘膜坏死;若进针过深,则会深入到肌层,会导致肌层坏死,诱发感染或大出血。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注射针头轻轻刺入粘膜后,缓缓进针,略感有阻力时即停止进针。尔后,开始注射药物,边注射边退针,徐徐而动,直至粘膜血管明显,粘膜出现微白色为止后,拔出针头,以棉球压迫针孔,防止药液漏出或出血。 
  ③药物注射的剂量:以消痔灵注射液为例,临床上多以消痔灵注射液与1%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进行注射。量多以粘膜略发白,血管微现为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增大或减少注射量,但多数情况下总量不能超过80mL。另外,痔核粘膜有糜烂,但必须作药物注射者,可注射至痔核略充盈,糜烂面不出血为止。 
  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灵活运用,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药物注射疗法常见有哪些并发症?   
  药物注射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术者的操作失误,也可出现一些并发症状。 
  ①粘膜坏死:由于药物注射量过大、过快,可使粘膜动脉、静脉完全阻断,粘膜苍白,坏死。小面积的粘膜坏死,经过换药治疗,几天后可愈合,大面积的坏死,可造成大出血,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②肌层坏死:多是由于消毒不严,致使针头把细菌带入粘膜下层,或注射药物过深至肌层,引起肌层坏死、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等症。 
  ③肛门直肠部位疼痛、坠胀:多是由于注射过快,使肛门部粘膜产生小硬结,或是由于注射药物渗入皮下,都可引起肛门长时间坠胀、疼痛、里急后重的症状。 
   
  药物注射完毕后,为什么要按摩注射部位?   
  药物注射到粘膜下层后,形成了一个小皮丘,粘膜局部膨起。当药物注射到粘膜略发白时,表明药物的注射量已达到极限,此时静脉回流、动脉供应都有一定的障碍,从而使注射部位的静脉曲张周围,迅速形成炎症而包围之,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瘢痕、挛缩,起到固定、收缩的作用。此时,在直肠肛门部位粘膜处的具体表现,是迅速形成一个个小硬结,该小硬结存在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并会造成病人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时时下坠。而术毕后,术者以手指按摩局部后,药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粘膜下层向四周充分扩散,不再造成小的硬结,既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又增强了固定痔核及其周围粘膜的作用。因此,药物注射完毕后,一定要作局部按摩,但切记在按摩时要轻柔、平稳,使药物充分扩散,且不损伤粘膜。 
   
  药物注射痔疮粘膜发生坏死、大出血怎么办?   
  药物注射治疗内痔,操作失误或个体素质的差异,有时也会发生粘膜坏死及大出血。因此,正确的处理是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 
  ①粘膜坏死:对于粘膜坏死者,注意保持每天大便通畅,使大便不干燥,以免擦伤坏死处粘膜。同时,每日应对坏死处粘膜换药治疗,用肛门镜扩张肛门及直肠部位,暴露坏死之粘膜,用生理盐水清洁坏死处,用云南白药、生肌玉红散或西瓜霜等中药少许,撒于坏死之粘膜上,也可用红汞涂之或用氯霉素粉少许撒于其上。此外,还可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之中药,煎汤80mL或用甲硝唑80mL,使之温度至37℃~40℃时,保留灌肠。用以上方法,多数粘膜坏死者在1~2周坏死组织脱落、再生。 
  ②大出血:多是因坏死粘膜面积较大,或是因坏死处直肠小动脉坏死、破裂造成,出血多且快,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其必要。当患者出现此类并发症时,应马上输液,保持静脉通道,并给予全身止血药,如安络血、凝血酶、立止血或止血芳酸等。同时,用副肾素盐水湿敷出血部,或用电灼法,先行止血治疗,减慢出血程度,然后,用羊肠线或丝线在坏死粘膜周围,做荷包缝合,以彻底止血。由于药物注射导致的组织坏死,往往坏死组织周围的粘膜脆性极大,不易缝合,因此,为了止血彻底,使缝线不致脱落,缝合应从坏死粘膜周围远开些进行,轻柔操作,防止缝线撕脱,重新出血。 
   
  痔疮常用的手术疗法有哪些? 
  痔疮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结扎切除术:即将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加以切除,创面不缝合,使其开放愈合。齿线上的内痔部分于基底部用线结扎,约一周自然脱落。也可将内痔部分切除后加以缝合的,叫做切除缝合术。 
  ②环性切除术:即将环状的混合痔,利用木栓或环切器加以固定,然后在齿线上将痔与部分直肠粘膜环状切除一周,且边切边把皮肤粘膜上、下缘加以缝合,切除完毕后使伤面呈环周样。 
  ③外剥内扎切除术:沿外痔的外侧远端,作棱形或扇形切口至外痔,充分剥离外痔至齿线,破坏痔的毛细血管团,在齿线处,结扎剥离之外痔,并同时结扎同点内痔,切除多余之组织,保留结扎之残端,以便使组织自然脱落。 
  ④冷冻疗法:即使用冷冻机,液态氮作冷冻剂,把冷冻探头降温至-196℃以下,在肛门镜下,把痔核吸引出来,把探头紧扣于痔核,在2~3分钟内,把痔核冻成块,让其坏死、脱落。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1-18 17:07:08
  •  痔疮分多少种,临床上各有何表现?    
      临床上对痔疮的分类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是以齿状线为界来分的(齿状线为直肠粘膜与肛门皮肤交接处相互连接而成的一条交错不齐如锯齿状的线)。内痔发生在齿线上,表面覆盖粘膜,平常不能看见,大便时可脱出肛门,也可不脱出肛门,脱出时可自行还纳,但常伴有便血。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在齿线下,表面覆盖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回肛门,不常出...

    查看全部>>

     痔疮分多少种,临床上各有何表现?    
      临床上对痔疮的分类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是以齿状线为界来分的(齿状线为直肠粘膜与肛门皮肤交接处相互连接而成的一条交错不齐如锯齿状的线)。内痔发生在齿线上,表面覆盖粘膜,平常不能看见,大便时可脱出肛门,也可不脱出肛门,脱出时可自行还纳,但常伴有便血。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在齿线下,表面覆盖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回肛门,不常出血,外痔病人多伴有内痔。混合痔则在齿状线附近,具有内痔、外痔两种特性。  
        
      内痔分几期?  
      临床上一般按痔疮发展的轻重程度分为三期。  
      Ⅰ期内痔:病理表现为痔内静脉曲张,静脉增多,扩张变粗,在直肠粘膜下突起,质软,色红,内有曲张静脉的毛细血管团和结缔组织。症状可见,因粪便刺激,粘膜粗糙不平,有时糜烂,排粪时可便鲜血。该期出血较多,不疼痛,不脱出。  
      Ⅱ期内痔:病理表现为静脉曲张扩大,粘膜变厚,紫红色。症状可见,排便时常受粪便推动,痔块由肌层分离,向下移动,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可因括约肌收缩而自然还纳肛门内。该期出血较Ⅰ期内痔少,如有感染,则有肛门疼痛、里急后重感。  
      Ⅲ期内痔: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增生,粘膜变硬、变厚,红紫色。症状可见,脱出后不能自行回复,须用手还纳或休息后还纳肛门内。用力、咳嗽、行走、下蹲、负重时都可使痔核脱出肛门外,出血少,易发炎,疼痛。若脱出日久不能及时还纳,可致血流受阻,回流不畅,痔核肿胀疼痛,内有血栓形成,进而表面溃烂,形成嵌顿。  
        
      内痔便血是怎么回事?  
      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早期内痔常以便血为主。《千金翼方》即有“凡人大便有血即为痔”的认识。内痔出血的特征是发生在排便时,排便后即不再出血,常常为间断性便血。血量不多,但血色鲜红,而有的只是染在便纸上,大多数内痔患者在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极少数可有喷射状出血,大出血偶见。这主要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静脉和因排便努力,使得肠道内血管压力升高,而引起出血。内痔出血,尤其在大便干燥秘结时加重或发生  
        
      内痔出血与肠道出血如何区别?  
      内痔生长于肛门部位的齿线之上,因而便时即可出血,且血色鲜红;而肠道出血,是由于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所致,血中常伴有其他分泌物,且血色紫暗。内痔所致便血,血在粪便表面,时有滴沥,或喷射而出;而肠道炎症,则粪便、分泌物、紫暗血迹,相混杂于一起。内痔出血较多时,可继发贫血,而肠道炎症引起的便血,则不会引起贫血,但其常伴有肠道炎症的固有症状。在临床中不难区分此二者。  
        
      内痔是否会发生肿痛?  
      内痔无炎性感染时,不会发生肿痛,这是因为内痔是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曲张所形成的,它本身不会刺激皮肤肌肉组织而引起疼痛,而疼痛则是由于感染、肿胀、血栓阻塞引起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局部酸性产物增多所致。由此可知,内痔不会引起疼痛。但临床上也常见一些内痔患者,诉有疼痛,多数都是因内痔粘膜炎症或伴有肛乳头感染炎症所致。若疼痛剧烈,多数都是合并血栓外痔、炎性外痔或嵌顿痔,并伴有红肿坠胀。对此,中医古籍也有明确的记载,《丹溪心法》云:“酒痔则每遇饮酒,发动疮肿,痛而流血。”《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云:“痔疮之症,……初发肛门内作痒燥,痛坠肿便血。”  
        
      内痔能引起贫血吗?  
      一般内痔较少引起贫血。但在临床上,也常可见到一些内痔患者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睑结膜色淡,一派贫血症状,这些患者经仔细检查,都能予以确诊,明确为内痔引起的贫血。内痔大多伴有痔核粘膜糜烂,糜烂较重部位正好有小动脉时,大便时会形成喷射状出血,且量多,久之则可引起贫血。若粘膜糜烂较重,加之患者长期大便干燥,反复擦伤糜烂之粘膜,引起慢性出血,日久也能引起贫血。对此,《千金翼方》指出:“诸痔去血过多,气息 ,下不食,或腹痛引下部。”不仅总结了痔疮致贫血症状,而且肯定了痔疮出血的确能引起贫血。  
        
      外痔有几类,其症状表现如何?  
      外痔临床上分为:血栓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及结缔组织性外痔四种。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血栓性外痔:多数是由于用力排便,大便干结,咳嗽等剧烈活动,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肿,在肛门部皮下淤积形成一个隆起的小血肿,并突然发病,疼痛剧烈,坠胀不适,肛门缘皮下可能摸到硬而滑的瘀血块,可一个,也可几个。未感染者可在4~5周内自愈,感染即可形成肛门周围脓肿。  
      静脉曲张性外痔:肛门缘隆起的成椭圆形或长形,触之柔软,无疼痛,大便用力时,可见肛门缘有暗紫色肿块,排便或休息后肿块体积可缩小。  
      炎性外痔:是由于肛门皱襞发生炎性水肿,疼痛、肿胀、发红、发热。多数因肛门摩擦受损,感染细菌而发病。  
      结缔组织外痔:是由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皮赘,多见于炎性外痔后,或由于硬粪便致使肛门损伤,感染、水肿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复原,如此反复,或由于肛门分泌物增加等均可导致此类外痔。该类痔疮的特点是平常无任何症状,只有排便后不易擦净,使肛门有潮湿、瘙痒等刺激感。  
        
      痔疮不治疗可不可以?  
      患了痔疮应早治疗。痔疮尽管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由于处于人体排泄口,稍有不适,则会影响人的情绪,防碍学习、工作。特别是内痔,常常会出鲜血,有时血量较多,可造成贫血、营养不良。内痔日久,还易使粘膜糜烂、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对于许多人来说,一遇到便血,即想到是痔疮,不太引起注意,使得把一些真正的疾病如肠道肿瘤等掩盖,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笔者曾在1994年诊治一男性患者,26岁,便血2年,因近期加重就诊。自诉在多家医院看内科,使用治疗痔疮的药物,时有效,常反复,到我处经指诊和直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证实为一溃疡性直肠癌,且已广泛转移,肠道已融合成片,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此例实属可惜。  
        
      痔疮会不会发生癌变?  
      痔疮从其发病机理来看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痔疮是直肠肛门部位管壁内静脉丛扩张、弯曲、隆起成团的一种静脉瘤,或称静脉血管团,是一种良性瘤。而癌性肿物是由于细胞分化不成熟,而过度增生形成的。在病理及其临床表现上有本质的区别。但临床上也常见一些痔疮患者合并直肠癌或结肠癌,这多是由患处本身恶变所致,与痔疮无关。即使有些时候,痔疮发生癌变,也多数是由于痔疮粘膜糜烂,长期感染,特别是感染绿脓杆菌,反复发作,甚至肛门周围脓肿、肛瘘,久治不愈所致,应当属痔疮的并发症状,由此可见,痔疮本身并不能诱发癌变。患者不要谈到便血或扪到肛门口有小肉块,就大惊失色,谈癌色变,也不要满不在乎,自认为就是痔疮,无关紧要,因而危及性命。  
        
      痔疮的药物疗法有哪些?  
      ①枯痔散疗法:将枯痔散涂于痔核表面,使痔核坏死,干枯脱落,伤口自愈。该法适用于Ⅲ期内痔及嵌顿痔。但因枯痔散中含有砒霜等成分,因此,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及急性炎症的病人、妊娠妇女都不宜使用该疗法。  
      ②口服中药:运用益气固脱、收敛止血、涩肠化痔的内服中药,以减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缩小,减少脱出,减轻或消除症状。该法适用于任何患者。  
      ③痔根断治疗:痔根断是目前医院中最常用的口服治疗痔疮之内服药,它主要用于治疗痔内的静脉曲张,其主要成分可降低血管弥散和脆性,同时对局部静脉淤积和低氧饱和有效用。该药还含有番泻叶的提取物,具有缓泻作用,可避免粪便干燥,刺激擦伤痔核表面粘膜而出血,缓解痔疮的不适症状,服药无明确禁忌,偶见心悸、眩晕、排粪窘迫及肠道紊乱,停药后该副作用即可消失,对患有肝病及血液循环缓慢的病人疗效欠佳。  
      ④外用药物:一是采用清热解毒、固脱涩肠的中药,煎汤外洗,水温保持在37℃~40℃之间,可用于各种病人,均有较好的疗效。二是运用皮肤易吸收之中药或中西药合剂,作成药膏、药布,贴于脐部或骶尾部之长强穴进行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痔疮的手术疗法如何?  
      外科手术疗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较轻,创面愈合快,疗效肯定,但要求手术条件较高。  
      手术时可切除有炎症的肛窦,直肠下部多余的粘膜,肛门多余皮肤;切除肛门内外的全部曲张之静脉,并截断动脉;同时切除伴发的外痔、肛裂、肛瘘及肥大乳头,并保持肛管和肛门功能。这就要求术者清楚肛门直肠部位的生理、病理、解剖特点,以免曲张的静脉不能全部切除而复发,或因切除过度而使肛门功能受到影响。手术切除痔核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譬如,有脱出、出血、感染、肛门周围不洁和瘙痒等显著症状的内痔,应择期手术。有脓肿、急性炎症的患者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另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肛门静脉曲张以及有血液系统疾患的患者、妊娠妇女,均不宜行手术治疗。总之,适时适当地选择手术治疗,是治疗痔疮的可靠方法。  
        
      治疗痔疮除药物、手术疗法外,还有何治法?    
      痔疮除药物、手术治疗外,还有一些疗法在临床中使用。  
      ①药物注射疗法:即硬化萎缩疗法,可使痔核硬化萎缩或使痔栓坏死脱落。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硬化剂,使痔核硬化萎缩,而使痔核坏死脱落的药物注射疗法,因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已不使用。  
      ②枯痔疗法:即药捻疗法,可使痔组织发生异物和化学炎症反应,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治愈痔疮的目的,多使用二品锭和三品一条枪制成的药捻,插入痔核,使痔疮萎缩、坏死脱落。  
      ③激光疗法:采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其特点是出血少,恢复快。  
      ④红外线治疗:采用红外线照射或烧烙痔核,从而使痔核萎缩。  
      ⑤气功针灸:运用意念提肛而迸气,反复提肛,使肛周肌肉活动,血循环加快,从而治愈痔疮。而针灸经常刺相关穴位,或用三棱针刺血长强穴,对痔疮出血、疼痛、肿胀等急性发作也有一定的效果。  
        
      痔疮药物注射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药物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内痔最常用的硬化萎缩疗法。即把药物注射至痔核的粘膜下静脉丛间隙,引起轻重不同化学炎症反应,从而使淋巴凝固,纤维组织增生,将曲张静脉包绕于瘢痕组织内。瘢痕组织挛缩,使静脉、动脉狭窄,阻断局部血液供应,使痔核萎缩,不再出血、脱出肛门外,达到治疗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药物注射后,痔核曲张之静脉周围24小时内即产生明显水肿,有急性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下层内纤维组织增多,而注射部位因有纤维组织变性,常可摸到硬结,并可保留2~4月,痔核下部注射药物后,可使血管阻塞,引起血栓,使痔核缩小;而纤维组织则形成一纤维膜,包绕痔核,免受损伤,在痔核上部注射可阻塞痔核根部的静脉、动脉,使痔核萎缩,并使痔核与肌层粘连固定,不再脱出。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的适应症是什么?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并不是万能的,总的来说,凡无并发症的内痔均可采用注射,具体适应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Ⅰ期内痔:是药物注射疗法的最佳适应症,注射后可较长时间无任何不适症状,达到完全治愈。  
      ②Ⅱ期内痔:痔核较小的,注射后基本可治愈,而痔核较大者或接近于Ⅲ期内痔者,则效果较差,可减轻症状,使痔核缩小,不再脱出肛门外,出血可停止,但常有复发,此类痔疮,采用手术疗法为好。  
      ③Ⅲ期内痔:药物注射,属姑息疗法。痔疮症状较重,内痔长期脱出肛门外,且伴年老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者;或长期出血,严重贫血者;或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均可采用药物注射疗法。  
        
      药物注射痔疮疗法有无禁忌症?  
      药物注射疗法治疗痔疮也有其禁忌症。这主要是因为药物注射的作用,是使注射部位的曲张静脉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瘢痕挛缩而引起痔核萎缩、固定,因而,凡肛门部位的皮肤疾病,以及长期脱出肛门外已纤维化的痔核,不可用药物注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各类外痔不能注射,是由于外痔是由肛缘皮肤皱襞摩擦发炎等所致,外表覆以皮肤组织;②伴有肛瘘、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炎,以及内痔糜烂较重者,均需先行治疗伴发症后,方可行药物注射;③久脱肛门外之内痔,其粘膜已纤维变性,皮肤覆盖,因而,不可用药物注射,因药物注射后,可引起痔核肿胀,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形成血栓,嵌顿,疼痛,坏死;④内痔伴血栓急性发作者,应在血栓消散后注射;⑤近期作过药物注射治疗,效果欠佳者,应于注射药物3~4月后,再行注射或扪及直肠肛门部位粘膜无硬结,粘膜色泽正常时,可再次注射;⑥糖尿病人或血友病人等血液系统有疾患的患者,禁止作药物注射疗法,以免引起较严重的出血。  
        
      药物注射疗法常用哪些药物,有无副作用?    
      药物注射疗法国内外用的药物较多,使用的药物有5%酚扁桃仁油,奎宁合并尿素5%溶液,5%~10%酚植物油溶液,4%~6%明矾甘油溶液,消痔灵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溶液,2%石炭酸和8%氯化钠甘油溶液等。以上药物注射时,只要病例选择恰当,药物浓度不要过高,注射量不要过多,一般较少有副作用,但个别病例对奎宁有过敏反应,可见视力不好、眩晕、粘膜、坏死,甚则出现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以上药物国内目前在药物注射治疗内痔时,运用较为慎重,多采用国内史兆歧教授研制的消痔灵注射液作为硬化剂。其特点是: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未见过敏反应。只要注射操作得当,极少出现并发症状。  
        
      药物注射疗法如何操作?    
      大凡药物注射治疗痔疮,其方法几无什么明显不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让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浸润麻醉,以肛门镜伸入肛门直肠部位,用碘伏或用生理盐水擦净暴露部位及痔核后,再涂以红汞溶液消毒肛门直肠部,尔后,即可行药物注射。首先将洁牙用10cm长的细针接在抽毕药的注射器上,从痔核上部的粘膜进针,手下感觉针头略有阻力时,表明针头已进入粘膜下层的底部,即可开始注射药物,注射药量约2mL,或使注射部位膨胀成一水肿样皮丘,粘膜内可见明显血管后,继续注射至粘膜出现微白色止;或者选择截石位痔核上粘膜的3、7、11点处(即直肠上动脉区)进行注射也可。然后,从痔核的中央部,由小痔核到大痔核,依次注射药物至粘膜略白。再从痔核的下部,即靠近齿线处进针,注射药物。注射完毕后,在肛门镜下检查粘膜无明显出血及坏死,术者以手指进入肛门的被注射部位,轻轻按摩数分钟,再次检查粘膜状况,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及坏死之粘膜,放入药栓、油纱,加压包扎肛门部即可。  
        
      药物注射疗法中要注意哪几个环节?    
      药物注射治疗内痔,简便易行,但不当操作,能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或使内痔在较短时间内复发或加重,达不到减轻痛苦或治愈的目的。  
      ①无菌操作:肛门直肠部为人体的排泄器官,该部位存在有正常菌群,因此,临床上把该处的手术称为污染手术,鉴于此,就要求在术前应适当让患者清洁肠道,并灌肠,药物注射开始前要严格消毒,以免注射针头把细菌带入粘膜下,诱发粘膜下感染脓肿,形成肛门周围脓肿或肛瘘,导致新的痛苦。  
      ②注射药物的深度:当针头刺入粘膜后,即开始注射,会造成注射药物过浅,影响疗效或粘膜坏死;若进针过深,则会深入到肌层,会导致肌层坏死,诱发感染或大出血。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注射针头轻轻刺入粘膜后,缓缓进针,略感有阻力时即停止进针。尔后,开始注射药物,边注射边退针,徐徐而动,直至粘膜血管明显,粘膜出现微白色为止后,拔出针头,以棉球压迫针孔,防止药液漏出或出血。  
      ③药物注射的剂量:以消痔灵注射液为例,临床上多以消痔灵注射液与1%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进行注射。量多以粘膜略发白,血管微现为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增大或减少注射量,但多数情况下总量不能超过80mL。另外,痔核粘膜有糜烂,但必须作药物注射者,可注射至痔核略充盈,糜烂面不出血为止。  
      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灵活运用,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药物注射疗法常见有哪些并发症?    
      药物注射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术者的操作失误,也可出现一些并发症状。  
      ①粘膜坏死:由于药物注射量过大、过快,可使粘膜动脉、静脉完全阻断,粘膜苍白,坏死。小面积的粘膜坏死,经过换药治疗,几天后可愈合,大面积的坏死,可造成大出血,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②肌层坏死:多是由于消毒不严,致使针头把细菌带入粘膜下层,或注射药物过深至肌层,引起肌层坏死、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等症。  
      ③肛门直肠部位疼痛、坠胀:多是由于注射过快,使肛门部粘膜产生小硬结,或是由于注射药物渗入皮下,都可引起肛门长时间坠胀、疼痛、里急后重的症状。  
        
      药物注射完毕后,为什么要按摩注射部位?    
      药物注射到粘膜下层后,形成了一个小皮丘,粘膜局部膨起。当药物注射到粘膜略发白时,表明药物的注射量已达到极限,此时静脉回流、动脉供应都有一定的障碍,从而使注射部位的静脉曲张周围,迅速形成炎症而包围之,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瘢痕、挛缩,起到固定、收缩的作用。此时,在直肠肛门部位粘膜处的具体表现,是迅速形成一个个小硬结,该小硬结存在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并会造成病人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时时下坠。而术毕后,术者以手指按摩局部后,药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粘膜下层向四周充分扩散,不再造成小的硬结,既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又增强了固定痔核及其周围粘膜的作用。因此,药物注射完毕后,一定要作局部按摩,但切记在按摩时要轻柔、平稳,使药物充分扩散,且不损伤粘膜。  
        
      药物注射痔疮粘膜发生坏死、大出血怎么办?    
      药物注射治疗内痔,操作失误或个体素质的差异,有时也会发生粘膜坏死及大出血。因此,正确的处理是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  
      ①粘膜坏死:对于粘膜坏死者,注意保持每天大便通畅,使大便不干燥,以免擦伤坏死处粘膜。同时,每日应对坏死处粘膜换药治疗,用肛门镜扩张肛门及直肠部位,暴露坏死之粘膜,用生理盐水清洁坏死处,用云南白药、生肌玉红散或西瓜霜等中药少许,撒于坏死之粘膜上,也可用红汞涂之或用氯霉素粉少许撒于其上。此外,还可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之中药,煎汤80mL或用甲硝唑80mL,使之温度至37℃~40℃时,保留灌肠。用以上方法,多数粘膜坏死者在1~2周坏死组织脱落、再生。  
      ②大出血:多是因坏死粘膜面积较大,或是因坏死处直肠小动脉坏死、破裂造成,出血多且快,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其必要。当患者出现此类并发症时,应马上输液,保持静脉通道,并给予全身止血药,如安络血、凝血酶、立止血或止血芳酸等。同时,用副肾素盐水湿敷出血部,或用电灼法,先行止血治疗,减慢出血程度,然后,用羊肠线或丝线在坏死粘膜周围,做荷包缝合,以彻底止血。由于药物注射导致的组织坏死,往往坏死组织周围的粘膜脆性极大,不易缝合,因此,为了止血彻底,使缝线不致脱落,缝合应从坏死粘膜周围远开些进行,轻柔操作,防止缝线撕脱,重新出血。  
        
      痔疮常用的手术疗法有哪些?  
      痔疮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结扎切除术:即将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加以切除,创面不缝合,使其开放愈合。齿线上的内痔部分于基底部用线结扎,约一周自然脱落。也可将内痔部分切除后加以缝合的,叫做切除缝合术。  
      ②环性切除术:即将环状的混合痔,利用木栓或环切器加以固定,然后在齿线上将痔与部分直肠粘膜环状切除一周,且边切边把皮肤粘膜上、下缘加以缝合,切除完毕后使伤面呈环周样。  
      ③外剥内扎切除术:沿外痔的外侧远端,作棱形或扇形切口至外痔,充分剥离外痔至齿线,破坏痔的毛细血管团,在齿线处,结扎剥离之外痔,并同时结扎同点内痔,切除多余之组织,保留结扎之残端,以便使组织自然脱落。  
      ④冷冻疗法:即使用冷冻机,液态氮作冷冻剂,把冷冻探头降温至-196℃以下,在肛门镜下,把痔核吸引出来,把探头紧扣于痔核,在2~3分钟内,把痔核冻成块,让其坏死、脱落。
    张*** | 2017-01-18 17:07:08 1073 59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肿瘤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