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十多年的糖尿病人要注意什么?

我父亲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 他自己也很注意控制饮食,每日都有锻炼.按时吃药(拜糖苹等)  平时眼睛有点冲血 过几天就没事了 我想问问糖尿病十多年是不是容易患上其他的疾病?要注意什么才可以避免?
可*** | 2005-11-11 20:24:08

好评回答

2005-11-12 08:42:26
m*** |2005-11-12 08:42:26 82 26 评论
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

    现代医学证明,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

查看全部>>

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

    现代医学证明,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懒洋洋现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对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做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地配合口服降糖药,就能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对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变应在胰岛素等药治疗的基础由,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所以,饮食疗法为糖尿病的基础疗法,必须严格遵守。

    1.饮食治疗的目的

    (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维持健康,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3)维持正常的体重。肥胖者减少能摄入,可以改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双可使体重增加,以增强对种传染的抵抗力。

    2.饮食疗法应用要点

    (1)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4)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5)选择好适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糖: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6)糖尿现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7)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进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而就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饮食控制原则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如果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详细介绍请点:
 
 

中药验方

方剂1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方剂2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方剂3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方剂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方剂6 
生白茅根60-90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7 
山药、天花粉等量
制用法:水煎,每日30克。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8 
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尿多、口渴 

方剂9 
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适应症:糖尿病多饮、多食 

方剂10 
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势伤胃津证 

方剂11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12 
红薯叶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3 
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血淤证 

方剂14 
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方剂15 
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证 

方剂16 
蚕茧50克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 

方剂17 
猪胰脏1具
制用法:低温干燥为末,炼蜜为丸。每次开水送服15克,经常服用。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8 
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方剂19 
山药25克,黄连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方剂20 
老宋茶10克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1 
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方剂22 
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清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车钱2-3克
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3 
新鲜猪胰1具,薏苡仁50克或黄芪100克
制用法:猪胰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数片后,再与薏苡仁一块放入碗内,加水淹没。用铁锅隔水炖熟,加入适量食盐和调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4 
鲜芹菜、青萝卜各500克,冬瓜1000克,绿豆120克,梨2个
制用法:先将芹菜和冬瓜略加水煮,用白纱布包住取汁,同绿豆、梨、青萝卜共煮熟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5 
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 
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26 
党参15克,丹参30克,元参、沙参各10克,玉竹12克,乌梅30个
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停山楂。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7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伤挟血淤证 

方剂28 
干马齿苋10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 2周尿糖即可转阴。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9 
泥鳅10条,干荷叶3张
制用法:将泥鳅阴干研末,与荷叶末混匀。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0/300

其他答案(共13个回答)

    2005-11-13 21:24:12
  • 你父亲的血糖控制良好,就坚持现在的锻炼方式和服药剂量.不行就用胰岛素治疗.
    c*** | 2005-11-13 21:24:12 48 34 评论
    0/300
  • 2005-11-13 13:22:59
  • 我有奇方:
       鲜鸡蛋5只,打碎置碗中,加醋150毫升调和后放36小时,再加醋250豪升搅匀.每日早晚各服15毫升.坚持!大概一至两年可断根,有的还用不到
    V*** | 2005-11-13 13:22:59 65 31 评论
    0/300
  • 2005-11-13 09:24:17
  • 十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糖尿病的是糖尿病并发症,诸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等等高危疾病,要注意的关键是严格控制好血糖,长时间服用药物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最好改用胰岛素注射,相信你父亲如这样是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8*** | 2005-11-13 09:24:17 77 28 评论
    0/300
  • 2005-11-12 17:31:11
  • 可以导致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平时一定要定期查血糖.要控制饮食这是最好的方法.
    爱*** | 2005-11-12 17:31:11 48 34 评论
    0/300
  • 2005-11-12 07:41:38
  • 1.控制饮食
    2.坚持服药
    3.定期体检
    4.基本上全身都可能并发疾病,最严重的就是肾功能衰竭
    至于并发症的事情不是需要你操心的,只要按刚说的做好就行了 
    不然拿医院来做什么,呵呵
    祝你父亲能早日康复!
    B*** | 2005-11-12 07:41:38 62 31 评论
    0/300
  • 2005-11-12 05:22:58
  • 长期服西药太伤身体,负作用太大,应改用中药!
    
    负作用小且不忌口,想吃啥就吃啥。
    
    只需用药量和血糖仪配合使用既可。
    
    mail:wwww9809@ 
    w*** | 2005-11-12 05:22:58 64 31 评论
    0/300
  • 2005-11-12 00:04:44
  • 我爸爸就是糖尿病,这是俗语说的富贵病.不能全冶好的.
    
    平时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有些含糖量稍高的水果都不能吃。连饭也只能每餐一碗.少吃多餐.最好用代糖代盐.严格控制饮食,如 三高,盐,辛辣等。饮食起居方面要有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符合生物钟,辅以胰岛素药品,应该能够控制病情。不过10年的糖尿病很可能病变为尿毒症,应此应该定期体检。不能乱吃东西的~!!唉.......
    
    祝:
       你和我的...

    查看全部>>

    我爸爸就是糖尿病,这是俗语说的富贵病.不能全冶好的.
    
    平时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有些含糖量稍高的水果都不能吃。连饭也只能每餐一碗.少吃多餐.最好用代糖代盐.严格控制饮食,如 三高,盐,辛辣等。饮食起居方面要有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符合生物钟,辅以胰岛素药品,应该能够控制病情。不过10年的糖尿病很可能病变为尿毒症,应此应该定期体检。不能乱吃东西的~!!唉.......
    
    祝:
       你和我的父亲早日康复!
    b*** | 2005-11-12 00:04:44 79 28 评论
    0/300
  • 2005-11-11 23:20:19
  • 要当心啊!我爷爷就是糖尿病,不过自我保健得还挺好,但是去年差点就面瘫,莫名其妙脸就抽到一边去了,后来住院治疗了近一个月才好了点。
    当然主要还是要控制饮食吧!我爷爷很注意这方面的!有些含糖量稍高的水果都不能吃。我见他经常吃写安利的蛋白粉、维生素类的保健品,听他说好象效果还不错。
    幽*** | 2005-11-11 23:20:19 77 28 评论
    0/300
  • 2005-11-11 23:07:14
  •     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有着十六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我以双重身份说两句:
        首先,我觉得这么长时间的病史应该注射胰岛素了,尽管血糖控制的可以,尽管注意了饮食和锻炼,但是糖尿病对微血管的损害是五年一个台阶,为了延缓肾脏和眼睛的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是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的。
        其次糖尿病患者是很容易出现其它病症的,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还有血管问题,还有神经问题。
    暗*** | 2005-11-11 23:07:14 77 28 评论
    0/300
  • 2005-11-11 22:51:02
  • 严格控制饮食,如 三高,盐,辛辣等。盐对心脏,肾脏,肝脏,都有影响。不能太劳年累。
    y*** | 2005-11-11 22:51:02 49 34 评论
    0/300
  • 2005-11-11 22:48:11
  • 先,眼睛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会双目失明,所以定期要做眼底检查。
    
    
    第二是肾脏,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的病变,肾脏有了病变身体里很多废物就
    
    
    无法排出,所以就有尿毒症。
    
    
    第三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腹泻、便秘,年轻病人阳痿等,会影响心脏的跳
    
    
    动、胃肠的功能、感觉运动,这些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病变治疗起来比较
    
    
    困难,可以说没有特效药,所以只有病人注意血糖的控制,...

    查看全部>>

    先,眼睛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会双目失明,所以定期要做眼底检查。
    
    
    第二是肾脏,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的病变,肾脏有了病变身体里很多废物就
    
    
    无法排出,所以就有尿毒症。
    
    
    第三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腹泻、便秘,年轻病人阳痿等,会影响心脏的跳
    
    
    动、胃肠的功能、感觉运动,这些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病变治疗起来比较
    
    
    困难,可以说没有特效药,所以只有病人注意血糖的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得
    
    
    好,这些神经病变就比较少。现在在神经病变上用的药都是辅助的。
    
    
    第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脑血栓、脑梗塞。给糖尿病病人抽血
    
    
    做化验发现,糖尿病人血抽出来很快就会凝住。下肢血管病变,脚冷,这样的病
    
    
    人又有神经病变,感觉不敏感、迟钝,双脚烫得起泡也不感觉疼。糖尿病病人脚
    
    
    上的疱几个月都好不了,有的烂到骨头都感觉不疼,因为感受神经损害了使得他
    
    
    没有感觉。除了控制血糖外,少喝一点酒可以,但是酒精的度数不能高,抽烟绝
    
    
    对不能。
    
    
    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将血压、血糖、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
    
    
    态下,不抽烟、不喝酒、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到医院检查,调整治疗。血糖的
    
    
    正常范围,空腹血糖60-100毫克/每升。能在正常范围内最好,但是年岁若是很大70-80岁的老人,不要求他的血糖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比正常稍高一点。若老年人出现低血糖,血糖太低会影响心脏、脑子的功能。吃饭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40毫克,是指第一口饭算起的2小时。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小于6%,每个人红血球里都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
    
    
    为了携带氧到全身组织细胞。血红蛋白糖基化的部分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高
    
    
    于8%,则显示2-3个月来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组织细胞可能缺氧。我们希望
    
    
    病人每隔2-3个月作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一年查4-5次就可以反映这一年血
    
    
    糖控制情况,不超过7%就可算控制满意。 
    
    
    y*** | 2005-11-11 22:48:11 79 28 评论
    0/300
  • 2005-11-11 21:30:35
  • 平时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饮食起居方面要有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符合生物钟,辅以胰岛素药品(医生知道),应该能够控制病情。不过10年的糖尿病很可能病变为尿毒症,应此应该定期体检。
    祝你的父亲早日康复!
    胜*** | 2005-11-11 21:30:35 63 31 评论
    0/300
  • 2005-11-11 20:32:58
  • 1.体检前几天,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体检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 
    
    3.体检前一天不饮酒,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4.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最好能洗个澡
    
    5.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
    
    6.如戴眼镜,一定要戴眼镜去 
    
    7.体检当日,不要化妆,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
    
    8.如曾经动过手术,要带相关病...

    查看全部>>

    1.体检前几天,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体检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 
    
    3.体检前一天不饮酒,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4.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最好能洗个澡
    
    5.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
    
    6.如戴眼镜,一定要戴眼镜去 
    
    7.体检当日,不要化妆,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
    
    8.如曾经动过手术,要带相关病历和有关资料 
    
    9.女性要避开经期
    
     
    
    美国军医顾柏博士创造了一种快速自我体质检验法。边跑边呼吸,直跑到气喘为止。跑得越远,吸氧量就越大,身体越健康。 
    
    40~49岁的人,在12分钟内:
    
    慢跑1200米以下,体质差;
    
    慢跑1300~1600米,体质不合格;慢跑1700~2100米,体质为及格;慢跑2200~2400米,体质很好;慢跑2500米以上,体质最好。
    
    50~60岁的人,在12分钟内:
    
    慢跑不到1200米,体质很差;
    
    慢跑1200~1500米,体质不及格;慢跑1600~1900米,体质合格;
    
    慢跑2000~2400米,体质尚佳;
    
    慢跑2500米以上,体质很好。
    
    l*** | 2005-11-11 20:32:58 78 28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8)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