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阴茎肉芽如何治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如何鉴别诊断?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如何鉴别诊断?
有*** | 2015-12-12 17:04:0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12 17:04:01
  •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也可见于其他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病变一般局限于骨骼,病灶多为单个,一般不累及皮肤或内脏。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病变破坏骨组织可引起疼痛。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起源于颅骨的板障,并且同时向颅骨内外板同时膨胀,以向外板膨胀为主,边缘较锐利。发部位为额骨,顶骨及颞骨。嗜酸性肉芽肿侵犯颅骨时,常见软组织肿块。CT常表现为颅骨骨质缺损或缺损区内钮扣样...

    查看全部>>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也可见于其他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病变一般局限于骨骼,病灶多为单个,一般不累及皮肤或内脏。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病变破坏骨组织可引起疼痛。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起源于颅骨的板障,并且同时向颅骨内外板同时膨胀,以向外板膨胀为主,边缘较锐利。发部位为额骨,顶骨及颞骨。嗜酸性肉芽肿侵犯颅骨时,常见软组织肿块。CT常表现为颅骨骨质缺损或缺损区内钮扣样死骨。 1、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变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菲薄,破坏区一般可见多个含液囊腔,并可见液平面。病灶右肥皂泡状外观。 2、颅骨骨囊肿:以中青年多见,起源于骨内或骨膜下,常与外伤刺激有关。 3、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男多于女。单发或多发,后者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紊乱,女性可有性早熟,称Albright征群。颅骨病变多见于额骨、蝶骨及颅底部。颅骨外板隆起,表面光滑,内板呈嵴状。4、颅骨表样囊肿:又称颅骨胆脂瘤,多见于青壮年,颅骨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主要位于中线四周,以额骨顶骨多见,起源于异位的外胚叶组织,也可以是外伤后的结果(与病史符合)。CT表现为病灶区板障局限性增宽,内外板膨出、菲薄或消失,缺损骨边缘清楚。病灶常有完整的包膜,CT值高低不等,可为脂肪密度至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CT值常在-70—120HU之间。 5、颅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内为脂肪密度CT值多为负值,常在-15~10HU之间。 6、颅骨转移瘤:发病年龄为中老年人,常可查出原发肿瘤,大多为多发,溶骨性、边界不清,常出现软组织肿块,多呈累及内外板及板障的边界不清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区。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 7、颅骨单发骨髓瘤:好发于老年人,多呈广泛性穿凿性溶骨性破坏,累及内外板及板障,结合临床Bence-Jones蛋白阳性或骨髓穿刺常可确诊。 8、颅骨血管瘤 :典型者呈菊花瓣样放射性骨针,可有骨膜反应。
    快*** | 2015-12-12 17:04:01 130 5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