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猩红热怎么回事?

猩红热怎么回事? 我的小侄女在医院住院检查结果说是腥红热,会传染大人吗?
任*** | 2016-04-04 14:05:39

全部答案(共5个回答)

    2016-04-04 14:05:39
  • 一、什么是猩红热?有哪些主要症状?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过去有人称之为“烂喉痧”。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二、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什么?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它能产生红疹毒素,据最近的资料报道,至少能分为65个血清型。致病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痰液、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空气.尘埃中可生存数月;但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并不...

    查看全部>>

    一、什么是猩红热?有哪些主要症状?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过去有人称之为“烂喉痧”。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二、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什么?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它能产生红疹毒素,据最近的资料报道,至少能分为65个血清型。致病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痰液、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空气.尘埃中可生存数月;但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并不强,60℃30分钟,1:500的升汞,3-5%来苏儿,15分钟可以杀灭致病菌。三、患猩红热时,小儿有哪些临床表现和特点?患儿突然发热,体温不一致,轻的在38一39℃之间,重的很快升到39--40℃,这时常见呕吐,较大的小儿往往能说咽部疼痛、头痛、婴儿起病时,有的发生惊厥和魇妄,咽部普遍红肿疼痛与高热同时出现,前颈淋巴结肿大。发热1--2天,皮肤出现弥漫粟粒状丘疹,皮疹从颈部.胸背的上部及腋下开始,数小时遍及全身,面部充血潮红,红晕以两颊最明显,与口唇对照,唇的四周皮肤明显苍白,通常叫做“口周苍白圈”,“杨梅舌”为特有的症状。咽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皮疹出现后48小时达到极点,然后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一般2--4日完全消失,重者有明显的脱皮,可历时数周。抽血化验,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四、“曰周苍白圈”和“杨梅舌”是怎么回事?当病人出疹时,面部皮肤只有红晕而不见点疹,呈现充血潮红,红晕以两颊最明显,与口唇对照,唇的四周皮肤明显苍白,通常叫“口周苍白圈”。病的初期,舌苔呈现灰白色,边缘充血肿胀,白色舌刺突起,到皮疹发出后的第3--4天舌苔剥脱,露出生牛肉样舌面,带有多数显著的红肿舌刺,很象成熟的杨梅果,所以将其称为“杨梅舌”。轻型病例特征有的不明显。五、怎样治疗猩红热?因为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病人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传染其他人。青毒素是治疗猩红热可靠的特效药,青毒素进入体内,可迅速杀灭病原菌,小儿每日每公斤1--5万单位,分四次肌肉注射,一般疗程6-10天。青毒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每日剂量为20-40mg/kg,分次口服,疗程7--10天。磺胺类药物也有效,但疗效可能稍差。六、猩红热治疗不及时.会有哪些并发症?最多见的并发症是急性肾炎,一般在猩红热起病后第1至7周不等,猩红热本身轻重与肾炎的发生,并没有直接关系,最轻型的也可并发肾炎,肾炎的发生和溶血性链球菌的型别有关。其他并发症还有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非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肺炎、脓胸、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等等。七、猩红热的皮疹需和哪些病的疹子鉴别?比较常见的有: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皮肤无弥漫性猩红样充血,疹间皮肤正常,疹退无脱屑,耳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化验时白细胞减少,咽部细菌培养查不到溶血性链球菌。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后3--5天出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面部也有疹子、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大部分病人在出疹早期可在口腔颊粘膜处查到柯氏斑。药疹:起病前有用药史,无咽颊炎,无高热,疹子明显瘙痒,并且分布不均匀,中毒症状轻。八、猩红热是怎样传染的?患猩红热的病人潜伏期末到皮肤脱屑前都有传染性,病菌通过病人的飞沫散布开来,健康人一旦与病人密切接触而被感染,有的并没有接触病人而患病,这是因为接触了带菌者,而被感染发病。带菌者或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含有病原菌,能在言谈、咳嗽时传染给密切接触的人。九、哪些人易患猩红热?什么季节好发?猩红热多发于5岁以上的小儿,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很少发病,主要是由于来自母体的抗体水平仍很高的缘故。猩红热多发生在温带,热带极少见。多数病例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十、怎样预防猩红热?猩红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少数由被污染的食物、食具.玩具、衣服及日用品等传播,所以在冬春流行季节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托幼机构及其他集居的儿童机构,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晨间检查,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治疗,病人所污染的环境应煮沸和洗烫消毒。在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本病流行期间应禁止小儿去公共场所,避免引起感染,一旦与患儿密切接触应观察7--12天,每天仔细观察咽部有无炎症,全身有无皮疹,必要时应给小儿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进行预防。
    w*** | 2016-04-04 14:05:39 65 20 评论
    0/300
  • 2016-04-04 14:05:39
  • 一般10岁以下是易感人群,大人一般没事,但是最好还是少接触。
    甄*** | 2016-04-04 14:05:39 37 26 评论
    0/300
  • 2016-04-04 14:05:39
  • 疗养与护理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减少合并症。   2)饮食:嗓子痛时,应吃些稀饭、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有利于排除细菌毒素。   3)口腔保洁: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用温盐水漱嗓子。年龄小的患儿.可以用镊子挟纱布或药棉蘸温盐水擦拭口腔。   4)皮肤的护理:出疹时患儿皮肤瘙...

    查看全部>>

    疗养与护理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减少合并症。   2)饮食:嗓子痛时,应吃些稀饭、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有利于排除细菌毒素。   3)口腔保洁: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用温盐水漱嗓子。年龄小的患儿.可以用镊子挟纱布或药棉蘸温盐水擦拭口腔。   4)皮肤的护理:出疹时患儿皮肤瘙痒,不但影响患儿休息,如果抓破,还会引起皮肤感染。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用温水擦洗皮肤,帮助止痒。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脱皮时不要用力搓或撕剥,以免皮肤损伤感染。   5)观察病情;注意发现并发症的象征。出疹期要注意患儿有无心慌、气短、脉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心肌炎。   发病1周左右,注意患儿如发热不退、颈部或颌下淋巴肿痛,可能并发化脓性淋巴结炎;耳内可能并发化脓性中耳炎。   发病2周左右,注意患儿有无关节肿痛的现象。这是关节炎的象征,如不及早治疗,还可能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发病3周左右,注意患儿有无茶色尿,有无浮肿、腰痛现象,这是肾炎的象征。发现以上可疑并发症的象征,应立即去医院诊断、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2、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1)隔离   1)患儿在家休息,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近。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 7天。   2)患儿如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炎症痊愈。   (2)消毒   1)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 15分钟。   2)患儿的疾、鼻涕要吐或移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烫。   3)日常用具可以暴晒,至少30分钟。食具煮沸消毒。   4)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3、托幼园所及小学的班级内发现猩红热患儿,应立即送医院或回家隔离治疗患儿所在的班级应做一次彻底扫除。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室内应充分通风换气。   对保教人员及其他幼儿要加强晨、午检,注意观察有无咽炎、扁桃体炎等嗓子痛的可疑患者.发现后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4.易感者的预防   10岁以下的儿童都是易感者。因为乙型A组链球菌的型别多(有46个型).型间无交叉免疫,患一种型号的猩红热,可产生该型的免疫力,但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其他型的猩红热,所以认为儿童仍是普遍易感者。   (1)托幼机构要在流行期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早期发现可疑者。   (2)流行季节,虽然天气很冷,室内也要做到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每次15分钟。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练,多做户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带菌者治疗:托幼园所的职工中如有经常患咽炎、扁桃体炎的可疑带菌者,要做咽拭培养,阳性带菌者要用抗生素治疗,连续用药7天,一般咽拭培养可转阴,个别不能转阴者,可进行扁桃体摘除。
    -*** | 2016-04-04 14:05:39 66 20 评论
    0/300
  • 2016-04-04 14:05:39
  • 抵抗力不好的一样会传染,特别是孕妇一定要注意哦!孕期本来抵抗力就没有那么好!
    你*** | 2016-04-04 14:05:39 36 26 评论
    0/300
  • 2016-04-04 14:05:39
  • 猩红热是一种以发热及出现猩红色皮疹为特点的疾病,中医称之为丹痧或烂喉丹痧,是由乙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病菌存在于患病孩子的鼻、咽部的分泌物中,通过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则被传染。全年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更为多见。我国北方发病率历来高于南方,尤以2~8岁的孩子居多,而不满1岁的新生儿几乎没有。 猩红热一般表现为孩子突然出现高热(39℃左右),大一点的孩子会诉说头痛、嗓子痛(...

    查看全部>>

    猩红热是一种以发热及出现猩红色皮疹为特点的疾病,中医称之为丹痧或烂喉丹痧,是由乙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病菌存在于患病孩子的鼻、咽部的分泌物中,通过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则被传染。全年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更为多见。我国北方发病率历来高于南方,尤以2~8岁的孩子居多,而不满1岁的新生儿几乎没有。 猩红热一般表现为孩子突然出现高热(39℃左右),大一点的孩子会诉说头痛、嗓子痛(特别是喝水时),小一点的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由于骤发高烧,可出现抽搐,或在抽搐后再高烧。到医院检查时,可能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并进行治疗。但到了第二天,孩子身上开始出现特有疹子。首先在颈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皮疹渐渐蔓延到胸、腹、背、四肢以至全身,尤以皮肤皱褶处最多、最密,如腋窝、肘弯等处。压之可退色,颜面也呈猩红色。因口唇无皮疹,相比之下,口唇呈灰白色,又称口周苍白圈。患病的孩子舌苔消失,鲜红舌体如杨梅,又称杨梅舌。 经过积极治疗后,2~3天便可退热。经过2~3周,出过疹子的皮肤会像游泳时经过了长时间日晒后那样,剥落下一层纸一样薄的皮肤。这也是猩红热的一大特点。
    大*** | 2016-04-04 14:05:39 65 20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