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性病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与方法?


      		
麦*** | 2017-10-19 06:25:5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10-19 06:25:50
  •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在X片胸片中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起病方式,症状以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 
    1疾病描述: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中。...

    查看全部>>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在X片胸片中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起病方式,症状以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 
    1疾病描述: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中。其种类繁多,且大多不致病。但致病者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如猩红热、丹毒等,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中的致病菌主要为A?族,亦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streptococcus),可引起人类肺炎肺解剖图链球菌2病因肺炎链球菌(gtreptococcuspneumonias),旧称肺炎双球菌或肺炎球菌(pneumococci),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属链球菌的一种。肺炎链球菌根据其荚膜特异性多糖抗原分型,目前丹麦分84型(丹麦血清研究所为被WHO认可的唯一抗血清来源),美国分86个血清型。我国曾在80年代进行全国范围致病菌型调查,从血、脑脊液和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菌株以5型最多,其次为6、1、19、23、14、2、3、型等,以第3型毒力最强,儿童则多为6、14、19及23型。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肺炎,皆为原发性,大多数见于3岁以上小儿,年长儿较多。因此时机体防御能力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节段而不致扩散。婴幼儿时期偶可发生。气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冬春季多见,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一定关系。3症状体征1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症状?起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数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寒战,肌肉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40~41℃。呼吸急促达40~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疱疹。2.胸部体征?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等。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3.X线检查?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图24-8),经治疗后逐渐消散。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值得指出,在肺部体征出现之前,即可能用X线透视查出实变。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4.自然病程?大多在病程第5~10日体温骤退,可在24小时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4病理生理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以肺泡炎为主,很少涉及肺泡壁或支气管壁的间质。一般多局限于一个肺叶或其大部分,偶可同时发生于几个肺叶,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未经治疗的病肺最初显著充血,第2~3日肺泡内含纤维素渗出物、大量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以及大量肺炎链球菌,此时称红色肝变期。第4~5日肺泡内充满网状纤维素,网眼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红细胞渐消失,肺叶由红色转变为灰色,又称灰色肝变期。以后,白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蛋白溶解酶,使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是为消散期。5诊断检查诊断如早期缺乏咳嗽和胸部体征,易与其它急性热病相混。如同时有呕吐、头痛、谵妄或惊厥等脑征,则应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及中毒型菌痢区别,急需X线透视以肯定诊断。有时腹痛和呕吐很明显,特别在右下叶发生肺炎时,可刺激膈肌以致在右下腹也出现腹痛,很象急性阑尾炎。鉴别时应注意肺炎患儿的腹部压痛不限于右下腹,腹肌痉挛可在轻缓的压力下消失,并无深层压痛。此外,患大叶肺炎时,体温和白细胞总数一般均较急性阑尾炎更高。支气管结核合并肺段病变或干酪性肺炎的体征与X线所见,可与大叶肺炎相似,但发病较缓,肺部阴影消失缓慢,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于结核诊断。此外应与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如肺炎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相鉴别。实验检查肺炎链球菌肺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9/L以上,偶达50×109~70×109/L,但也有少数病儿的白细胞总数低下,常示病情严重。作气道分泌物、血液、胸水培养可获肺炎链球菌。此外,可采用从血、尿标本用CIE、LA等方法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抗原,用放射免疫、杀菌力试验和ELISA等方法测定肺炎链球菌抗体作辅助诊断。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往往阳性。6治疗措施一般疗法可参阅支气管肺炎治疗节。由于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菌株仍对青霉素很敏感,一般应用青霉素G可迅速治愈。常用剂量为5~10万u/(kg·d),或每日给60~100万u或更多,分4次肌注或静脉给药。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静脉注射红霉素100mg/(kg·d),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治疗应持续1~2周,或完全退热后3~5天。如青霉素用药后2~3日病情未见好转,应考虑偶见的抗青霉素菌株而改用其它抗菌药物。可根据咽拭子培养出的肺炎链球菌敏感试验结果而改用其它药物。由于小儿肺炎常常不能在24小时内作出特异性病原诊断,因而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不明致病菌的肺炎,近年来多应用一代和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Cefazo1in)、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呋肟(Cefaroxime)等。对表现感染性休克或脑水肿、脑疝的病例,应按感染性休克或颅内高压征专章所述进行抢救。对晚期就诊者必须注意较常见的并发症,如脓胸、肺脓肿、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毒性肝炎,而给予适当的治疗。脓胸需穿刺抽脓。肺炎链球菌并不产生真正的外毒素,荚膜多糖抗原也不会引起组织坏死。因而大叶肺炎愈后通常不会遗留肺损伤。但是多叶肺炎遗留在肺中的瘢痕偶可引起慢性限制性肺疾患。西医治疗(一)抗菌药物治疗一经诊断即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成年轻症患者,可用240万U/d,分3次肌内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内注射6O万U。病情稍重者,宜用青霉素G?240万-480万U/d,分次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抱曲松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二)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扰真实热型,导致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者可输液,保持尿比重在1.020。以下,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60mmHg?或有发绀)应给氧。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酌用地西洋5mg?或水合氯醛1-1.5g,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三)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尚有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或混合细菌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时,经治疗后肺炎虽可消散,但阻塞因素未除,肺炎可再次出现。约1O%-20%肺炎链球菌肺炎伴发胸腔积液者,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确定其性质。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7并发症未经适当治疗的病人可发生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急性浆液性纤维蛋白性胸膜炎,脓胸、关节炎、脑膜炎、心肌炎、化脓性心包炎等。败血症病人可并发感染性休克、DIC。抗生素治疗后并发症已少见。8预防预防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易发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小儿,尤其是患有镰状细胞病的儿童最易感染)试用多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预防,认为有效。目前仍在继续研究中。疫苗作用  我国使用的肺炎球菌疫苗为“多价肺炎球菌疫苗”(纽莫法23),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生产,经我国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行。该疫苗是将肺炎球菌杀死,提取其荚膜多糖制成的,接种后诱发产生抗体,有效的预防肺炎球菌肺炎和败血症。该疫苗包含了主要引起肺炎和败血症的23种肺炎球菌,对90%的肺炎球菌产生免疫力,故称“多价”。该疫苗经一次注射后,15天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期至少持续五年;必要时,在一次注射后第六年再注射一次。
    安*** | 2017-10-19 06:25:50 155 7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