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有严重牙周炎,医生说只能让它不再继续恶化下去,不能完全治好了;请教大家牙周炎是否还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s*** | 2010-11-16 14:54:53

好评回答

2010-11-16 14:57:28
c*** |2010-11-16 14:57:28 97 38 评论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

查看全部>>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从而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严重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发病伴随水肿,局部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0~2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形成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将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龈萎缩,最新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由于人成年后,某种大脑激素分泌水平逐渐消失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吸收牙龈最需要的维生素而造成的,可以说是人的天生缺陷,因此人在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以往口腔医学,除了短期消炎处理,龈下刮治的暂时处理外,对于牙龈萎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对于牙龈萎缩逆转再生的研究出一种创新的口腔护理口(牙齿*黄金),采取不通过消化系统,而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能令牙龈直接吸收的类似维生素的有效营养成份,通过直接作用于口腔中令牙龈吸收,从而完成萎缩牙龈的再生过程,从而有效治疗牙周炎。 
治疗牙周炎应该趁不严重的时候治疗,不妨多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新信息,及早对自己牙周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进一步恶化。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0-11-16 15:06:58
  • 牙周炎的治疗:根尖治疗到牙科。药物治疗:口服牙周宁、及脱敏药物。
    z*** | 2010-11-16 15:06:58 69 47 评论
    0/300
  • 2010-11-16 15:01:19
  • 口腔护理存5大误区 
    
    刷牙出血不一定缺乏维C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可见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民众的口腔保健意识还比较薄弱,科学护齿还远远不够。资料显示,我国60%—80%的成人患有口腔疾病,80%的儿童患有乳牙龋齿。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高糖类食物的供给越来越丰富,国内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正在走下坡路;与此相反,西方国家人均食糖量...

    查看全部>>

    口腔护理存5大误区 
    
    刷牙出血不一定缺乏维C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可见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民众的口腔保健意识还比较薄弱,科学护齿还远远不够。资料显示,我国60%—80%的成人患有口腔疾病,80%的儿童患有乳牙龋齿。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高糖类食物的供给越来越丰富,国内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正在走下坡路;与此相反,西方国家人均食糖量高,但龋齿发生率却明显下降,这与其正确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有关。夏季炎热,容易发生各类口腔疾病,科瓦齿科口腔专家为大家破解口腔护理的5大误区。 
    
    误区一:牙龈发炎、口腔溃疡都是上火的表现 
    
      很多人以为牙龈红肿或牙龈出血是“上火”导致,其实不然。这是口腔向您发出的一个警惕“衰老”的信号,意味着您口腔内的牙菌斑没有得到及时清除。牙菌斑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口腔问题,如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各种口腔疾病,使牙齿丧失年轻活力,呈现“衰老”的症状。 
    
      误区二:刷牙出血,就是身体缺乏维生素C 
    
      刷牙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患有牙周疾病,当有牙周疾病时,牙龈水肿,牙龈内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扩张,通透性增强,一旦受到刷牙或咀嚼等刺激时,牙龈即会出血。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牙龈出血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其实牙周炎程度与血中维生素C的浓度之间无明显关系,对牙周炎最根本的治疗是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同时搞好 
    
      口腔卫生。对于牙龈脆弱、牙周充血的人群来说,刷牙也极易引起牙龈出血,宜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误区三:牙签不能用,否则会导致牙缝变大 
    
      科瓦齿科专家周茂栋教授介绍,牙齿有一定的生理活动度,故正确使用牙签不会导致牙缝变大。正确使用牙签应该以45度角进入牙间隙,尖端指向咬合面方向,并使牙签侧缘接触牙间隙的牙龈乳头,然后用牙签的侧缘刮净牙面。如果牙缝较小、有牙间乳头覆盖时,切不可用牙签强行插入,更不可向牙龈方向用力强行进入,否则不仅会损伤牙龈,还会形成一个本不存在的牙间隙,造成牙间增大而导致牙周疾病。牙线是一种十分出色的洁齿工具,比牙签安全有效,也是预防或减少牙科疾病最方便、理想的护牙用品。 
    
      误区四:洗牙会损坏牙齿,磨掉牙齿表面的釉质 
    
      不少人认为洗牙会将牙釉质磨损掉。其实超声洁牙机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对牙齿没有伤害,其针头并没有任何切削功能,是靠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来击碎牙石,而且现在洗牙过后还可通过抛光在牙齿外部加一层保护膜,减慢再次积石的速度。 
    
      误区五:能不拔牙,坚决不拔牙 
    
      许多人认为,牙齿出现问题,尽早、尽可能地治疗和保留牙齿是基本原则。但是,有些人在牙病呈进行性破坏达到拔牙适应症的情况下,仍坚持保留牙齿是不利于口腔健康的。科瓦齿科口腔专家建议,尽早拔除患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尽早恢复。 
    
    
    沉*** | 2010-11-16 15:01:19 96 4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