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想问注会会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问题

首页

我想问注会会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问题

我想问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顺流逆流交易及合并调整分录教材这样做的道理能不能详细且浅显地说明一下呢?谢谢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10-28 21:42:07
      中华。会计网校18号答疑老师回复: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虽然《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并没有将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下不赘述)纳入合并范围,但是本质上,通过权益法核算后,联营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份额已经通过计入投资企业会计报表的形式计入了投资企业所属集团的合并报表,这种“计入”与子公司并入合并报表不同,区别在于,后者是通过资产、负债的方式加入合并报表,而前者是以净资产和净利润的方式“潜入”合并报表。
      既然如此,那么联营企业之间交易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理所当然也应该抵销,否则就会虚增资产或利润,并且抵销的原理跟母子公司抵销的原理基本一致,但是有两点不一样:首先,不管持股比例是多少,子公司是全额进入合并报表的,而联营企业只是部分进入合并报表,因此需要视情况乘以持股比例;其次,由于子公司是以资产、负债的形式进入合并报表的,抵销时应将母公司的报表项目和子公司的报表项目抵销,而联营企业报表项目并未进入合并报表,因此,“抵销”的时候不能“抵销”联营企业报表项目,只能抵销其对投资方的影响,因此,这就不能称之为“抵销”,只能是“调整”。
      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很快能理解顺流、逆流交易下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这两个调整分录。下面举例说明:   顺流交易下的调整:假设A公司拥有一个联营企业B公司(持股比例为30%)和一个子公司C公司。A公司将100万元的存货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期末B公司未将该存货对外出售。
      A公司出售给B公司存货这一事项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在A公司个别报表上体现为收入120万元和成本100万元的差额,在B公司报表上体现为存货,根据上述分析,该项存货形式是不直接进入合并报表的,无法像母子公司那样抵销,因此只能调整该交易对A公司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就是A公司确认的成本、收入和A公司在按照B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时少确认的投资收益6万元(20×30%)。
      因此调整分录就应该按照持股比例调整收入、成本和投资收益。   逆流交易下的调整:假设A公司拥有一个联营企业B公司(持股比例为30%)和一个子公司C公司。B公司将100万元的存货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期末A公司未将该存货对外出售。B公司出售给A公司存货这一事项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在B公司个别报表上体现为净利润20万元并通过权益法核算进入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同时在A公司报表上直接体现为存货,根据上述分析,该项存货已经随A公司报表进入了合并报表,其携带的内部未实现损益6(20×30%)万元可以“抵销”,即“调整”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6万元。
         上述阐述说明了逆流交易调整存货、顺流交易调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问题,但是似乎没有说明调整分录中,为什么逆流的对方科目是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顺流的对方科目是投资收益的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解释:   本次增加权益法下顺流逆流交易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状况,那么说明,调整之后是否就真实反映了企业的情况呢?如顺流的情况,A将100的商品以120的价格销售给B(持股比例为30%),B的净利润(假设为1000)中并没有反映这部分未实现的内部损益,所以A集团报表上反映的投资收益应该是(B的全部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大家可以看看,将A的分录和调整分录合起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20)×30%   营业收入 120×30%   贷:投资收益 1000×30%   营业成本 100×30%   可以看出,经过调整后的投资收益恰好就是(B的全部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验证成功。
      逆流的情况下也可以验证。   还有一种思路,把B公司看成两个公司B1、B2,其中B1占30%,B2占70%。顺流的情况下A相当于按照36的价格销售了成本为30的存货给B1,而将成本为70的存货以84的价格销售给了B2,那么A和B1的交易应该完全抵销,所以A对B1销售实现的收入和成本应该抵销;而A销售给B2的交易相当于对外销售,那么,顺流逆流交易的处理也就容易理解了。
      可以简单的理解:顺流调损益,逆流调资产! 。

    l***

    2010-10-28 21:42:07

其他答案

    2010-10-28 21:43:59
  • 首先,注意这里是调整分录,调整的是会计的报表项目,不是会计科目,因此这里是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再次,这里仅仅是顺流或者逆流交易产生的资产未对外处置时,做相关合并报表的时候才会做相关的调整分录。若是已经对外处置,则说明内部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已经对外实现,个别报表计算投资收益的时候已经考虑了,所以合并报表不再予以考虑。要知道合并报表是以个别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调整抵销分录是不影响个别报表的,所以不存在原来的调整分录未调整回来的问题。 

    m***

    2010-10-28 21:43:59

  • 2010-10-28 21:40:02
  •   假设是投资方买了物品后没有全部销售出去的:顺流是投资方卖资产(若价值1000  ,成本500)给被投资方,因为是权益法,所以投资方与投资方在被投资方上的所占份额(若20%)看做一个整体。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2000元。那么在2000*20%=400元是投资收益。
      但是当交易形成的时候投资方在会计分录中记下的利润是100-500=500。根据一个整体原则,其中500*20%=100本质是自己给自己的钱,(为实现内部交易)就不能算是利润,就虚增了100元,所以要用投资收益去抵销。即投资收益是400-100=300元。
       逆流是被投资方卖资产给投资方。道理是一样的。 若投资方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则需要编制一下调节分录。注意是调节分录,不是会计分录。因为有持股比例,所以在当初的时候500元利润中有部分利润100是没有实现的,所以为了反应真实,就做相反的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交易价格*持股比例) 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成本*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 (差额) 为什么是投资项目科目呢,就是因为内部交易已经不存在,那么原来调减得那部分投资收益就应该调回来。 。

    爱***

    2010-10-28 21:40: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