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谈谈“今韵”的产生和发展

首页

谈谈“今韵”的产生和发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10-08 22:00:06
      真人考我了,试着说一下,如果说错了,真人和众位联友且末见笑。
    今韵产生于上世纪初叶,当时中国新旧文化理念的碰撞十分激烈,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新文化,冲击着中国的旧文化,像八股文,就是当时的新文化阵营中批判的主要目标,所以,鲁迅的白话文《狂人日记》开了新文化向旧文化挑战的先河。
      随后,郭沫若在诗歌创作中创造了新体诗,这是对旧体格律诗的挑战,像《女神》、《凤凰涅磐》等。作为新体诗,尽管不循格律诗的律条,但是,必须要有韵,这种韵即不能照搬旧体格律诗之韵,也不能无韵,俗话说:“无韵不成诗”,就是这个道理,于是,郭老根据汉字的音调,发声部位在自己创作的新体诗中运用了不同于旧体诗韵律的一种声韵,为了使新体诗的韵律区别于格律诗之韵律,后来人们把这种新体诗韵称为“今韵”,而格律诗韵自然就被称为“古韵”。
      今韵、古韵的运用还要看相对应的汉字发音,现代汉语的汉字发音、字义、词性,有的与古汉语发音、字义、词性不同,也会涉及到“韵”的“今”与“古”。由于汉语言学的复杂,汉字的不断演变,字音、字义的多样性,所以,严格界定“今韵”、“古韵”还是比较困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流入,再过若干年,也许我们称为“今韵”的字,也许就会被后人称为“古韵”了。
      说实在的,本人并非专修汉语言文学的,只是喜欢看书,了解一些皮毛,说不定这些皮毛也是一种谬误,所以,请真人及众位联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比较正统地发扬光大。 真人,老朽献丑了,请你指正。

    仲***

    2009-10-08 22:00: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