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食管癌

怎样治肝内血管瘤

本人患肝内血管瘤已3年了,是多发性的,约2.6cm*2.2cm,需不需治疗,以前做过甲胎蛋白检查,医生说不需治疗,我想听听您的建议。
1*** | 2009-02-02 14:05:07

好评回答

2009-02-02 14:49:32
1*** |2009-02-02 14:49:32 146 56 评论
患了肝内血管瘤可以通过做手术来治疗,下面还有一种不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供你参考: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内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参与人体三大物质代谢而且与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等多种功能有关,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肝脏为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肝血管瘤则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是由于肝内血管畸形所致。 
  过去由于没有较好...

查看全部>>

患了肝内血管瘤可以通过做手术来治疗,下面还有一种不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供你参考: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内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参与人体三大物质代谢而且与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等多种功能有关,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肝脏为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肝血管瘤则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是由于肝内血管畸形所致。 
  过去由于没有较好的检查手段,人们对肝血管瘤的发现较少,近几年来随着B超、CT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发现率逐年增高。因肝血管瘤较小时无症状,不易被患者注意,又因它不是急症,故而未引起医学界重视。 
  面对这种无完整资料记载,无现成格式遵循,患者又急需治疗的局面,做为我国中医药权威治疗机构-全国中医药治疗中心,成立了以李广钦教授、张兰蕙教授为主,由多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肝血管瘤科研攻关小组,建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肝血管瘤研究的科研单位。攻关小组的专家们从祖国传统医学入手,结合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肝血管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多角度、立体化的深入研究。经过长期艰苦的探寻,专家组提出了“疏通分流”治疗肝血管瘤的全新的理论概念。在历经二千余次严谨的实验和多方科学的论证,配方合理、选料精到,专门治疗肝血管瘤的“肝胆清理丸”终于研制成功了。 
  疏通分流"治疗肝血管瘤,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肝胆清理丸"(96京卫药制加字第F-039号)具有疏肝理气,养阴敛肝,软坚化结之功能,主治肝脏血管瘤。 
药效学研究表明: 
  i. 该药对模型动物的血管瘤有明显缩小作用。 
  ii. 该药对体外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S期DNA合成明显抑制G2期细胞比例增加,有阻细胞进入M分裂期的作用。 
  iii. 以四氧化碳诱发大鼠肝损伤该药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肝细胞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血清ALT值明显下降。毒性实验表明,肝胆清理丸对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为107.1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428倍,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6000例观察,该药无毒、副作用。 
  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可在治疗前后做B超、CT、MRI等检查证实其位置、多少、大小、治疗后再检查一下,以比较疗效,指导用药。 


  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国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在对"疏通分流"理论和“肝胆清理丸”进行了多方讨论和反复评定后,一致给予了肯定和赞誉。1995年治疗肝血管瘤的“肝胆清理丸”荣获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疏通分流”疗法的课题组组长--李广钦教授被光荣评为"首届跨世纪十大新闻人物"的称号,在钓鱼台国宾馆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9-02-04 10:12:20
  • 目前,对肝血管瘤治疗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 
     
    对肝血管瘤的治疗目前有下别方法可供选择:
    (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4)激光治疗(5)微波治疗(6)肝动脉结扎治疗(7)肝动脉栓塞治疗(8)冷冻治疗(9)硬化剂注射液治疗 
     
    肝血管瘤施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对巨大的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日趋普及,手术死亡率低,术后恢复亦较满意,但其有一定的适应症:...

    查看全部>>

    目前,对肝血管瘤治疗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 
     
    对肝血管瘤的治疗目前有下别方法可供选择:
    (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4)激光治疗(5)微波治疗(6)肝动脉结扎治疗(7)肝动脉栓塞治疗(8)冷冻治疗(9)硬化剂注射液治疗 
     
    肝血管瘤施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对巨大的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日趋普及,手术死亡率低,术后恢复亦较满意,但其有一定的适应症:(1)上腹部手术探查偶然发现的肝血管瘤如病人条件许可,原则上应予切(剔)除或缝扎。(2)瘤体超过10cm或虽未超过10cm但有明显症状,体征或合并症而确定无其他系统疾病者;(3)肝占位性病变,术前不能明确诊断,虽无症状应争取及早手术探查.(4)巨大肝血管瘤合并妊娠,在三个月内者应终止妊娠,8月内者宜行剖腹产术,避免由阴道分娩时过度用力,使肿瘤破裂造成不易控制的内出血,剖腹产后再择期处理肝血管瘤。(5)肿瘤位于一叶或某肝段,或肝脏边缘。  
    肝血管瘤手术原则是什么?术中应注意什么?  
    手术中如若发现小于3cm的肝血管瘤可根据其在的位置行肝叶或肝部分切除。肝血管瘤的手术关键是如何控制术中出血。带蒂的肝血管瘤切除并不困难。但是这类病种甚少一般要求切除线在瘤旁正常肝组织,用肠线作交锁褥式缝合再切除,切忌在瘤体上切割。也有人用均匀挤压瘤体驱血后用肝钳,尼龙搭扣止血带或同时常温下阻断肝门(每次阻断时间不超过15分钟),然后用Lin氏手术法处理肝内管道,边钳夹,边结扎切除瘤体,该方法简便安全,出血少,而规则性解剖肝门的肝切除由于费时冗长,现已少用。巨大的肝血管瘤手术时可先结扎肝动脉或门静脉一支,减少术中出血用止血带勒紧瘤旁肝组织完全阻断供瘤血运,然后再切除。也有些巨大肝血管瘤,由于瘤体内血管纤维化,往往难以压缩驱血,加之肝静脉的返流使得瘤体不因肝门阻断而缩小,在切除肿瘤断面时渗血较多而难以控制,可行肝动脉栓塞后再切除。居于两叶的巨大肝血管瘤可在止血带束捆瘤体后行肿瘤大部切除,残留部分行缝合, 肝血管瘤的瘤体断面呈致密网状纤维样结构,组织韧性大,易于缝合止血,同时破坏瘤体残留部分,所以不必追求完全切除也可达到治疗目的。巨大的肝血管瘤手术时应作好充分准备,充足的血源,良好的麻醉和术中生命系统的监测:测定中心静脉压,桡动脉压,上下肢均建立通畅的补液通道;下胃管,留置导尿及时记录出血量;如系大量(大于3000cm)输血,应及时补充4%~6%碳酸氢钠及钙剂;出现凝血异常时除给予抗纤溶药物(对羧基苄胺等)外还可输入纤维旦白原;瘤体断面细致止血,隔下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  
    手术治疗肝血管瘤有危险吗?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肝血管瘤时,只要明确其适应证,掌握手术的原则,不会有什么危 险的。有报告手术切除肝血管103例,仅一例并发症。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术中掌握操作要领及尽可能保留正常肝组织,肝叶切除和肿瘤摘除均是安全可靠的。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肝血管瘤机理如何?临床上怎样正确使用?  
    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肝血管瘤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动物实验发现,在切除了肾上腺的老鼠身上,口服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维持小动脉张力和增加对血管收缩剂的敏感性。有人提出血管瘤瘤体组织中有大量不成熟的和迅速增生的血管组织,对身体循环中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促使血管瘤退化而愈应用皮质类固药物如强的松、对婴幼儿、青少年肝血管瘤有较好的疗效。用量视病情而定,每次2mg、每日3次;亦可高至每次20mg、每日1次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大量应用会带来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与致命的心衰相比,该方法还是简单安全的。但应注意,对绝大多数中老年人,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是很差的。  
    临床上怎运用放射疗法治治疗肝血管瘤有何适应症?  
    临床上常用60---或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来对肝血管瘤进行照射,治疗效较满意。常用于瘤体超过10cm而病人顾忌手术或巨大肝血管瘤手术除困难或波及全肝的多发性肝血管瘤。一般以前后二野对穿照射,组织量3.5~20Gy,14~15天内完成,总剂20~30Gy,对婴幼儿一般组织量为2.2~5.5Gy,(3~5剂量)。放射治疗所产生的射线可破坏迅速增殖和未成熟的血管瘤内血管使瘤体内部分血管纤维化,达到缩小肿块,缓解症状的目的。放射治疗对肝血管瘤有一定疗效,肝血管瘤明显缩小,尤其是婴幼儿更为敏感。而在成年人的效果较缓慢,故有人对肝血管瘤行放射治疗的效果持保留态度,况且放射线对肝脏细胞生长及婴儿的发育影响仍感忧虑。许多资料表明,在有条件的医院对巨大肝血管瘤,放射治疗应推首选。  
    应用放射疗法肝血管瘤时,应注意什么?  
    由于放射线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超过一定剂量时,将引起明显的改变,所以在照射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婴幼儿在剂量选择及敏感发育器管的保护上更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反应积极治疗,如白细胞低下可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全身反应,尤其恶心,呕吐用中药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  
    激光治疗肝血管瘤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色素细胞,如红细胞能大量选择性地吸收激激光,使之转变为热能和压强以及高电场强度发生气化,切割凝固生物组织的作用原理用来冶疗体表血管瘤收到良好效果。近年来已用于肝血管瘤的治疗。激光对组织的作用范围在瞬间接触(几秒钟)时波及周围组织为5mm,产生热能可使组织血管收缩,小血管封闭。局部水肿影响出血血管的通畅。同时,热能损害内皮可激活凝血机制的连锁反应,产生继发性血管内血栓形成。二氧化碳激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可封闭直径2mm的血管,故可用作治疗血管瘤和迅速止血。但在肝血管瘤瘤体上切割易导致弥漫性出血,止血效果差。激光治疗主要应用气化小的肝血管瘤和在瘤旁肝组织切除。           
     微波治疗肝血管瘤的原理是什么?
     
    应用微波手术刀或针状电极行肝血管瘤的切除已开始见于临床。微波可使被照射部位组织细胞内水分子运动而产生热能,使血液凝固,对3cm以下的血管产生永久性血栓止血。在行血管瘤切除时可在瘤体旁肝组织作圆锥凝固,然后楔状切除这样几乎不出血。本法治疗肝血管瘤目前尚属起步阶段。 
     
    肝动脉结扎术台疗肝血管瘤的适应症是什么?有何并发症?  
    肝血管瘤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肝动脉结扎术适用于巨大肝血管瘤、多发性肝血管瘤,病变范围大手术困难者或为了控制切除瘤体时的出血。此外,婴幼儿巨大肝血管瘤由于瘤体内动静脉分流发生高排出量充血性心衰,肝动脉的结扎明显降低肝动脉压,减少了肝内动静分流,根据肝血管瘤所在不同部位选择结扎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可使瘤体缩小。亦可在肝动脉结扎后配合放射治疗使瘤体加速纤维化,缩小减轻症状,控制肿瘤发展。肝动脉结扎的部位与并发症无关、可出现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发烧、白蛋白降低、显示有局灶性肝坏死,随之侧支形成,迅速得以恢复。有人认为,肝动脉结扎后肝脏生存取决于门静脉的氧摄量和侧支的建立、异常通道的血管。  
    何谓肝动脉栓塞治疗?与肝动脉结扎相比有何特点?  
    肝动脉栓塞治疗与肝动脉结扎一样,实际上是肝脏的去动脉化,其优点是不用手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达到去动脉化目的。它主要应用于肝癌治疗,但近年来也有应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肝动脉结扎只能阻断动脉近端,其末梢的血管腔仍然通畅,肝内的侧支循环建立十分迅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但经皮插管肝动脉栓塞治疗可弥补肝动脉结扎之不足,肝动脉近端主支到远端末梢完全填充栓塞剂,栓塞剂直接注入瘤体内滋养血管阻断比较完美,效果更为确切。  
    常用的栓塞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塞物有:(1)短效塞剂如自身血块。(2)中效栓塞剂在数周内吸收,如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肌肉。(3)长效栓塞剂长期体内存留,有硅酮像胶环,液态硅胶,不锈钢圈聚乙烯醇海绵,氰基丙烯酸酯尖粘合剂(TH胶),还有带气囊导管可自行分离的硅酮球囊等。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选择栓塞物。目前人最常见用的栓塞是须高压消毒后的明胶海绵,碎块TH胶、白芨糊剂、弹簧、钢圈。
     
    怎样用肝动脉栓塞疗法治疗肝血管瘤?  
    一种是在手术中直视下,自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到肝固有动脉,然后再插入肝左(右)动脉,注入栓塞剂。一种是先作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供应瘤体的血管支,然后按Seldinger氏操作方法做超选择性插管术进入肝左(右)动脉或阻断健侧肝动脉,在X透视下通过导管缓慢注入栓塞剂,并防止逆流而损害其他脏器,对病变广泛不能手术者,在第一次栓塞注意保留肝总动脉, 可重复插管栓塞,腹腔动脉造影观察治疗效果,对肝脏广泛区域的栓塞应预防性给予抗菌素10天,以防感染。
     
    运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对肝脏有影响吗?  
    肝动脉栓塞对肝脏的影响取决于应用的栓塞剂种类及选择栓塞的血管支。中效栓塞剂虽可造成肝脏缺血梗死的一过性损害,随着侧支的建立可逐步恢复,永久性栓塞剂对肝损害严重,如栓塞血管支为供肝血流主干则造成的损害亦大。有些学者认为,由于肝脏的特殊供血特点及侧支较多,即使为永久性栓塞,肝脏的损害仍是暂时的。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会出现并发症吗?怎样引起的?  
    答案是肯定的,肝动脉栓塞持可引起暂时性发烧、右上腹痛疼、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可出现腹水、这些与瘤体、栓塞后缺血梗死有关。也可能成胫前动脉栓塞和足部坏疽栓塞后肝功能损害表现在GPT、LDH、胆红质的一过性升高,血清白蛋白合成延缓。造影剂过敏亦偶见到。 
    运用肝动脉栓塞疗法治疗肝血管瘤应注意些什么?
     肝动脉栓塞治疗应严格选择病人。主要适用于手术、放疗均有一定难度的婴幼儿肝血管瘤。要根据动脉造影定位,应用超选择导管技术插至需治疗的瘤体的供应血管周围支,而不是插至近侧主干,这样可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 
     冷冻治疗肝血管瘤的原理是什么?  
    冷冻治疗是应用超低温电行快速冷冻,形成组织细胞内外冰晶形成,挤压损伤细胞,细胞内代谢障碍产生细胞内中毒,周围毛细血管栓塞,局部缺血坏死,使冷冻区产生最大限度的疑固坏死,随后坏死周围的纤维细胞充填坏死区。以实验性兔肝冷冻损伤为例,冷冻后6小时坏死区周围出现白细胞形成反应带,一天后成纤维细胞增生,三天后内芽组织形成,逐渐变成成熟结缔组织,一个月后形成包囊,在肝脏表现表面留下很薄的疤痕。  
    临床上常采用何法冷冻治疗肝血管瘤?适应症如何?  
    最早应用干冰(CO2棒,~78.90C)治疗体表小血管瘤,使之坏死、脱落、创面重新愈合、获提较好的疗效。由于肝血管瘤的血运丰富,目前有试用液氮(_1960)冷冻治疗。临床上有三种用液氮治疗方法:(1)压冻法:用特制的紫铜、白银探头加压血管瘤表面进行冷冻逐渐降温使瘤体成为一个冰球,冷冻深度为冷冻探头之半径,然后自然复温,根据瘤体大小反复冷冻,扩大疑固范围。(2)灌冻法:将液氮直接灌入大的瘤体内,适合囊性血管瘤,或难以控制出血时亦可试用液氮灌注止血同时凝固瘤体。(3)插冻法:制成特制针头状探头,插入肿瘤组织进行治疗,适合于肝实质内小血瘤。冷冻治疗主要应用于手术难以处理的部位如:肝门部肝血管瘤或肝脏多发性小血管瘤或手术渗血止血困难者。  
    硬化剂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如何?
     硬化剂注射临床上多用于体表血管瘤的治疗,疗效尚满意,但对肝脏肝血管瘤的治疗因瘤体大,血运丰富,受注射量的限制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有在手术中暂时阻断肝动脉向瘤体内注射鱼肝油酸钠、胶体32P、无水醇以及在B超定位下细针穿剌注射硬化剂的报告、但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剂量不易准确掌握。              
    
    
    s*** | 2009-02-04 10:12:20 137 5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