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专生如何将雅思考到5以上

首页

中专生如何将雅思考到5以上

我是一名中专生.顾名思义.基本对英语一窍不通.只有在中学的时候偶尔听过几节.但是3年没接触.早已忘却.英语基本等于0.
  但是最近读书了,想出国留学.但是雅思必须考5分啊.参加什么样的培训班好呢?(朗阁?新东方?环球?新航道?)那种好呢.我去咨询过他们说我的水平必须要先就读新概念(朗阁的是新起点),那么新起点和新概念有什么不同呢?这2种英语是针对雅思的?还是为了应付中国的考试而开设的呢?有必要学吗?

最好是有经验的人回答下.先谢过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3-14 20:49:47
    建议先把新概念三四册学透!所谓学透就是能十分流利的将每一篇文章背诵默写出来,这样无论你是面对哪个级别的英语考试都绰绰有余!其次建议去听新东方的课程,新东方对英语考试的辅导效果是十分出色的!

    c***

    2008-03-14 20:49:47

其他答案

    2008-03-18 20:16:05
  •   我现在转两篇文章给你:
    雅思极不适合中国人,口语考试一直全球倒数第一名!2006年在各位的努力下,进步很大,终于拿到了世界倒数亚军。奖学金跟雅思没关系。雅思7-7。5,指相当GCSE(英国初中)英语拿个B,而在这B上面,还有A和A+,进牛津剑桥的本土学生,多的是拿A或A+的,雅思再高也没用。
       牛津的申请,雅思不是必须,如果雅思不达到每个section都7。0以上,会说让你不用寄,7。5的话才让你拿去看看。但不是说一定要有雅思才能进,我一直都没考雅思,有些朋友也没去考,照样进牛津。剑桥在英语上抓的比较紧,一定要7分,每个section不低于6。
      5。 奖学金的话,本科和硕士阶段,大学都不会有为中国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博士的基本是导师自己经费里给的。极少数及格本科和硕士拿奖学金的,都是企业赞助的,但雅思还是没什么用处。即使你考个9分,也就相当初中英语水平的第一级罢了,你觉得对申请奖学金能有多大用处。
       雅思口语考试注重中西文化差别 鄙人不建议任何国人考雅思口语,为什么?要说雅思考试中最难得分也最让考生担心的就是口语了。暑期里众多学子日夜苦练,明明词汇量高发音又标准,老外考官就是不给高分,无怪乎众多考生抱怨‘口语之难,难于上青天’。
      由于中西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掌握地道、流利的口语并非易事,需要长期地积累和专门的训练,朗阁雅思培训专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思维要“直线形”。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形”,善于推理,西方学生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形”,善于论证。
      中国人思维是谦虚为上,而西方人思维是努力证明自己的强项为上,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对于考官来说,他要问考生的是意见,考生应给出这个问题的观点,开门见山,然后说出原因。   口语趋于“交谈”。学口语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的交流”,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雅思优越于其他英语考试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口语部分,考生与考官面对面交谈,而非单纯的朗读或背诵;抓重点详细讲述雅思口语考试针对学生在国外的实际需要,侧重于考证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更换的问题使得考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在专业人士面前表露无遗,更好地说明考生的口头沟通交际能力。
         在雅思口语考试的过程,如果考生还是按中国人的惯用的思维模式来回答问题的话,考官就可能不知道回答的点在哪里,即使悟到后,也因无法跟听扣减考生的分数。 。

    b***

    2008-03-18 20:16:05

  • 2008-03-17 10:43:26
  •   *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  
      *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 * 要理解一国的文化就要读些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作品。
         * 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商业广告所误导。   *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 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 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要注重写的练习。强调听和说,听,说领先,是对的;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排在“四会”末尾的“写”,千万不要认为它可有可无。
      “写”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其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写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内容和观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斟酌词句,这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写对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要求比口语要高些,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质量十分有益。 * 要关心中国文化。
      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宝贵的成份,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努力予以发扬光大。
         * 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是不能投机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 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语音的基础打好。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同时也便于你通过“听”来学习新的知识。   * 我们常说的“英语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相关的方面,学习时要尽量平衡发展,如果其中一项过差,会从总体上影响外语水平的提高。
      如今仅电视一个渠道就有许多“听”的节目,可“读”的书更多。至于“说”和“写”完全可以自己练习。没有人对话,可以采用英语思维的办法跟自己说。“写”这可以通过记日记来提高,一天记一件事,可以写“听”到或“读”到过的,这样就复习了从“听”和“读”中获取的语言知识。
         * 学习外语“懂得了”不等于“掌握了”。如对中国人来说,理解she和he二字并不难,但用起来却每每出错,因此要常练、多练、反复练。   * 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即便能说英语,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其它困难。
         * 学英语除了肯下功夫外,还要动脑筋总结英语特点,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同”和“异”。看到了“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过,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的还是“异”的部分。 * 要想学好英语,得不怕麻烦勤查外国人为初学者编写的单语词典,因为使用双语词典时,大多数人常图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语解释不但更加准确,而且通过看英语解释还能复习常用词汇和表达法,可谓“一箭双雕”。
         * 学习英语(或任何一门外语)没有任何捷径可徒,老想找捷径的人是永远学不好的,要想学好必须定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 不要忙于“对口”(学专业英语)。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甚至英语还没有入门想学好专业英语是绝对不可能的。   * 我总喜欢把学习英语比作一场围攻战。
      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你指挥军队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线,直至拿下你头脑中这个顽强堡垒---母语。   * 学英语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践,都必须在听说读写方面下苦功夫。
         * 要从阅读中学到好的,地道的英语,我们不防读细一点甚至对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诵。但阅读不应该只限于写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而且是广泛的人文知识,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 在50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for information。
      ”因为当时材料少得可怜。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因此我提出要“read for pleasure。”当你达到这个境界,你会发现你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再也不会为“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而苦恼。 。

    风***

    2008-03-17 10:43: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英语考试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