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月经堆迟10天怎么办

月经托迟的原因


      		
等*** | 2008-02-25 19:21:15

好评回答

2008-02-25 19:51:24
老*** |2008-02-25 19:51:24 60 4 评论
月经迟到的原因:
●减肥、节食
  一个月内如果体重掉得太多,超过5公斤,或是营养不良、不均衡,都可能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出现月经迟迟不来的情况,如果情况持续严重下去,还会变成无月经的状态,所以请注意,就算进行减肥,也不要让自己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掉得太快,或像坐跷跷板一样忽上忽下的,否则影响到的可能就是你的女性特征。
●紧张、压力大
  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紧张或压力太大的状况,也可能出现荷尔蒙失...

查看全部>>

月经迟到的原因:
●减肥、节食
  一个月内如果体重掉得太多,超过5公斤,或是营养不良、不均衡,都可能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出现月经迟迟不来的情况,如果情况持续严重下去,还会变成无月经的状态,所以请注意,就算进行减肥,也不要让自己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掉得太快,或像坐跷跷板一样忽上忽下的,否则影响到的可能就是你的女性特征。
●紧张、压力大
  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紧张或压力太大的状况,也可能出现荷尔蒙失调、月经不规则。只要确定原因纯粹为外在环境而引起的,就不必太担心,找寻舒压解劳的管道,让情绪回复平静,自然就会恢复正常了。
●生理因素
  月经延迟,也有可能是因为卵巢功能不佳,或荷尔蒙分泌不正常而造成的,若是因为生理因素所引起的,则需要经过医师的检查、诊断才能确定。
没有怀孕又等不到月经该:
  ◆再等一周看看吧!有时因为压力或紧张而造成荷尔蒙失调,也会让月经晚一点到。
  ◆如果等不及,建议先到妇产科检查,有的医生会给予口服黄体素或注射催经针,一般来说都在注射后5天内月经就会乖乖来。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8-02-26 14:33:20
  •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凡月经量及间隔与正常月经周期不同者均于此范畴。常见类型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过频、月经稀发等。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由于内分泌功能障碍,但亦可由于全身疾病或生殖器官局部疾病所致。中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月经失调”的一部分,不包括内外生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月经异常。其病主要因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

    查看全部>>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凡月经量及间隔与正常月经周期不同者均于此范畴。常见类型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过频、月经稀发等。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由于内分泌功能障碍,但亦可由于全身疾病或生殖器官局部疾病所致。中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月经失调”的一部分,不包括内外生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月经异常。其病主要因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血热型:证见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有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血寒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胶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
    
    3.气血两虚型:证见经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
    4.血虚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5.血虚气滞型:证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小腹胀痛,面色苍白或萎黄,身体瘦弱,皮肤不润,头晕眼花,心悸,精神郁闷,胸痞不舒,乳胀胁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或虚细。
    
    6.肝郁脾虚型:证见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苔薄白或簿黄,脉弦。
    7.肝肾不足型:证见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
    8.血瘀型:证见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黯,或有小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9.气滞血瘀型: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黑或有瘀点,舌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一、可选用的中成药
    1.血热型:
    (1)丹栀追遥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逍遥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调经益母丸:每次20一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丸制大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
    或温黄酒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l/2丸。
    (4)定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鹿胎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6)女宝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左归丸:大蜜丸1丸,或小蜜丸每次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8)龟龄集:散剂每次1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胶囊剂每次2粒,一日1次,早饭前用淡盐水送服。
    (9)益虚宁片:每次5-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0)紫河车扮(胶囊):粉剂每次服3g,或胶囊剂每次15粒,均为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11)调经促孕丸:每次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连服20天,无月经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
    (12)嫦娥加丽丸:每次3-5粒,一日3次,空腹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8,血瘀型:
    (1)复方益母草青:每次10-15m1,一日2次,温开水化服。
    
    (2)益母草膏(流浸膏、冲剂、口服液):煎膏剂每次10g,一日1-2次。流浸膏剂每次5-10m1,一日15-30m1。冲剂每次158,用开水冲服,一日2次。口服液每次20m1,一日3次。
    (3)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9.气滞血瘀型:
    (1)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得生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醋制香附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益母丸(冲剂):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5)舒肝保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腹不温兼寒者用姜汤送服。
    (7)凋经姊妹丸:每次30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吉*** | 2008-02-26 14:33:20 50 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