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我每年都会冻手冻脚,该怎么办?

每年无论天气冷暖,如何防护,每年必冻,请问该怎样治愈?谢谢了
月*** | 2008-02-09 01:12:15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08-02-09 10:40:36
  • 治疗法: 
    冻疮初起时,用电吹风直接吹患处,每次5至10分钟,吹2、3次后即见好转。 冬天地里的辣椒秸、茄子秸适量,煮水烫洗。 直接用盐开水烫洗。 用老樟树鲜叶和枝条适量,捣烂后入锅加水煎成浓汁,然后将冻疮患处浸泡10-20分钟,1-2次即痊愈。此法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将青矾100克溶化于1500毫升水中,先将受冻部位置于热水蒸气上熏,待水温后,再用药液频洗患部。第二次将此药液煎开,同上法治疗,连...

    查看全部>>

    治疗法: 
    冻疮初起时,用电吹风直接吹患处,每次5至10分钟,吹2、3次后即见好转。 冬天地里的辣椒秸、茄子秸适量,煮水烫洗。 直接用盐开水烫洗。 用老樟树鲜叶和枝条适量,捣烂后入锅加水煎成浓汁,然后将冻疮患处浸泡10-20分钟,1-2次即痊愈。此法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将青矾100克溶化于1500毫升水中,先将受冻部位置于热水蒸气上熏,待水温后,再用药液频洗患部。第二次将此药液煎开,同上法治疗,连用2-3天。本方适用于手、脚、耳廓未破之冻疮,已溃烂者忌用。 芒硝、黄柏适量(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多于黄柏1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多于芒硝1倍)。共研细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药比例,将黄柏水煎,溶化芒硝外涂患处。 肉桂、冰片、樟脑各2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0克,分别研细后拌匀,配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以萝卜汤或淡盐水清洗溃烂面,再将此膏涂于患处,2-3天1次。 辣椒(色青紫、味辣、去蒂)50克,苯酚2克,甘油50毫升。先将辣椒煎煮半小时,过滤取液50毫升,另将苯酚置于甘油中,两液合并混匀。用时先用30-40摄氏度温水洗净患处,并浸泡10分钟左右,擦干后将上药涂擦于患处。本方适用于早、中期未溃破之冻疮。 螳螂子适量。挤出汁液,涂患部。 茄子秸、烟秸、辣椒秸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辣椒、生姜各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沸20分钟,洗患处。 冻山楂适量。烧熟后取肉捣泥,敷于患处。 麻雀脑子适量,涂患处。 鲜樱桃适量,装瓶密封,埋在地下。入冬取出涂擦患处。 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烫洗患处。 柿子皮适量。炒炭研末,香油调敷于患处。 鸡蛋黄适量。置勺中小为炼油,涂于冻伤溃烂处,用纱布包扎好。 荞麦粉、麦粉各15克,硫磺24克。将硫磺研粉,与前2味混匀,撒于患处,纱布包扎。此方用于已溃破的冻疮。 茄子根10个,花椒3克。加水煎汤,洗患处,每日数次。 活蟹1只,蜂蜜适量。将活蟹烧存性,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涂于患处,纱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 鲜山药适量,蓖麻仁5粒。洗净,共捣成泥。敷于患部。干后即换,每日数次。 老丝瓜、猪油各适量。将老丝瓜烧灰存性,用猪油调和,均匀涂于患处。 生肥肉1块,泡于烧酒中。10日后可用,频涂患处。 做豆腐用的卤水,加热后浸泡患处。每日2-3次。 预防法: 
    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夏天时,取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搓擦20分钟,并将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洗净,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冻疮溃烂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鸡蛋黄油也适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烫伤等。 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用五天。 选用独头大紫皮大蒜1个(普通的亦也),剥皮捣烂如泥,放在烈日下曝晒至温热,每天在生过冻疮的部位涂抹4-5次,连涂4-5天,可不再有冻疮。(若局部皮肤出现淡红或发痒等症状为正常现象) 
    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冬季发病,气候转暖后可自愈,转年易复发。 
    病因 
    冻疮是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由于寒冷(-10℃以下)和潮湿长时间作用于皮肤,使局部血管痉挛,时间较长后引起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局部组织冻结性损伤。另外,贫血、内分泌障碍、感染、缺乏适当运动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 
    诊断要点 
    • 多发生于冬季,尤其多见于寒冷而潮湿的地区,初冬或初春更易发生。 
    • 多见于儿童,手足常有发疳的青年妇女及老年人,亦有家族发病倾向。 
    • 好发于指、趾、手背、足跟、足缘、耳廓、鼻尖等末梢部位。 
    • 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单个皮损持续数日或数周。 
    预防 
    • 坚持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 注意保暖,防寒,防潮湿,鞋袜不宜过紧。 
    • 在平常洗手或洗脚时,加入洁尔阴洗液,稀释至3-5%,不仅可杀菌消毒,柔润皮肤,亦可预防冻疮。 
    治疗 
    用15%浓度的洁尔阴洗液清洗患处,每晚1次。 
    防治冻疮 
    治疗法 
    1、 冻疮初起时,用电吹风直接吹患处,每次5至10分钟,吹2、3次后即见好转。 
    2、 冬天地里的辣椒秸、茄子秸适量,煮水烫洗。 
    3、 直接用盐开水烫洗。 
    4、 用老樟树鲜叶和枝条适量,捣烂后入锅加水煎成浓汁,然后将冻疮患处浸泡10-20分钟,1-2次即痊愈。此法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5、 将青矾100克溶化于1500毫升水中,先将受冻部位置于热水蒸气上熏,待水温后,再用药液频洗患部。第二次将此药液煎开,同上法治疗,连用2-3天。本方适用于手、脚、耳廓未破之冻疮,已溃烂者忌用。 
    6、 芒硝、黄柏适量(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多于黄柏1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多于芒硝1倍)。共研细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药比例,将黄柏水煎,溶化芒硝外涂患处。 
    7、 肉桂、冰片、樟脑各2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0克,分别研细后拌匀,配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以萝卜汤或淡盐水清洗溃烂面,再将此膏涂于患处,2-3天1次。 
    8、辣椒(色青紫、味辣、去蒂)50克,苯酚2克,甘油50毫升。先将辣椒煎煮半小时,过滤取液50毫升,另将苯酚置于甘油中,两液合并混匀。用时先用30-40摄氏度温水洗净患处,并浸泡10分钟左右,擦干后将上药涂擦于患处。本方适用于早、中期未溃破之冻疮。 
    9、螳螂子适量。挤出汁液,涂患部。 
    10、茄子秸、烟秸、辣椒秸各适量。水煎,洗患处。 
    11、辣椒、生姜各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沸20分钟,洗患处。 
    12、冻山楂适量。烧熟后取肉捣泥,敷于患处。 
    13、麻雀脑子适量,涂患处。 
    14、鲜樱桃适量,装瓶密封,埋在地下。入冬取出涂擦患处。 
    15、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烫洗患处。 
    16、柿子皮适量。炒炭研末,香油调敷于患处。 
    17、鸡蛋黄适量。置勺中小为炼油,涂于冻伤溃烂处,用纱布包扎好。 
    18、荞麦粉、麦粉各15克,硫磺24克。将硫磺研粉,与前2味混匀,撒于患处,纱布包扎。此方用于已溃破的冻疮。 
    19、茄子根10个,花椒3克。加水煎汤,洗患处,每日数次。 
    20、活蟹1只,蜂蜜适量。将活蟹烧存性,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涂于患处,纱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 
    21、鲜山药适量,蓖麻仁5粒。洗净,共捣成泥。敷于患部。干后即换,每日数次。 
    22、老丝瓜、猪油各适量。将老丝瓜烧灰存性,用猪油调和,均匀涂于患处。 
    23、生肥肉1块,泡于烧酒中。10日后可用,频涂患处。 
    24、做豆腐用的卤水,加热后浸泡患处。每日2-3次。 
    预防法 
    1、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3、夏天时,取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搓擦20分钟,并将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洗净,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4、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冻疮溃烂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鸡蛋黄油也适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烫伤等。 
    5、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6、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用五天。 
    7、选用独头大紫皮大蒜1个(普通的亦也),剥皮捣烂如泥,放在烈日下曝晒至温热,每天在生过冻疮的部位涂抹4-5次,连涂4-5天,可不再有冻疮。(若局部皮肤出现淡红或发痒等症状为正常现象) 
    
    时尚女子腿臀生“冻疮”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加之这个冬天不太冷,人们在大街上常可见到身着薄衣短裙的窈窕女郎。可倒霉的顾小姐却正因为这种“要风度而不要温度”的美丽而引发一场“怪病”差点毁了自己的姻缘。 
    顾小姐是位时尚女性,爱穿短裙展示她骄人身段,虽然入冬已多时,但她仍然一副“短打”,就算有时感到寒冷,忍一忍也过去了。上周,顾小姐的一双美腿及臀部突然痛痒难忍,并出现大块大块的红斑。“咋回事?得啥子病了?”顾小姐很惊慌。“虽然我平时很注意个人卫生,但病菌无孔不入,所以我害怕自己得性病。这种病说不清道不明,我怕男友误会,就没有告诉他。” 
    可细心的男友还是在上周日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对顾小姐不老实的态度表示怀疑,他愤怒地质问顾小姐“如果是一般的皮肤病,你为什么这么紧张,还要一直瞒着我?”就是为了这些长得不是地方的红斑,两人一度吵到要分手的地步。最后两人达成“协议”,去医院检查,如果确诊为性病,两人的关系就到此为止。 
    昨日,顾小姐在男友的陪伴下到医院诊治,经过一番复杂的检查程序,结果终于出来了——寒冷性脂膜炎!这是一种她自己并不明白甚至从没有听说过的皮肤病。看到这一诊断结果,顾小姐称她激动得简直要哭了,因为这一结果挽救了她那濒临死亡的爱情。 
    皮肤病专家指出,由于今年暖冬,许多时尚女性在冬天都穿着单薄,尤其热衷短裙,露出一双美腿,但美丽“冻人”极可能引发“寒冷性脂膜炎”——这种在冬天好发的皮肤病。该病主要是皮下脂肪层受寒冷刺激而发生的炎症,临床表现为在大腿或臀部出现紫红色的硬结,并伴有痛痒,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皮肤溃烂。 
    陈娟 转自四川新闻网 
    
    冻疮和冻伤 
    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冻疮一般在3~5度的低温和潮湿环境中发生。冻疮不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而且在华东、华中等地也不少见,一次发生后常易再发,这是与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较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在暴露部位及肢体末端,如耳壳、面颊和手足等处。开始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继而发紫、肿胀,遇冷便有刺痛。有的可起水泡,水泡干后便会结痂。痂皮脱落后痊愈,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加深一些。 
    对待冻疮要注意“三防”: 
    一是防寒。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二是防潮。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经常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三是防静。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全身的冻伤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室外工作者,偶尔见于冷藏库等意外事故。全身冻伤者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轻者寒颤,严重的可有反应迟钝甚至危及生命。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后冻伤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等,故仍需送医院救治。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冻疮 
    冻疮是机体受低温侵袭而引起的局部损伤。冻伤部位以身体的末端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鼻、颜面等处多见。由于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缺乏而发生复发性局限性红斑、肿胀,严重时发生水疱和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时可自愈,到第二年冬天极易复发。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又值冬季寒冷之时,不慎保养,感受寒邪。寒性凝滞,寒盛则血脉凝涩,血瘀不通,使局部血液循环、营养供给障碍而发生冻疮。皮破后,又易感寒化热,成为热毒,形成寒热错杂的病证。诊断要点:身体末端、面颊、耳鼻等部位在冬季发生的非感染性的红肿或破溃,即可诊断本病。西药治疗:主要是以保暖为主,并在来年尽早预防。 
    中药治疗: 1.肾阳不足表现:每于初冬受冻部位皮肤呈灰白、暗红或紫红色,继则水肿,自觉灼热瘙痒。舌淡,脉沉细。中成药: ①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淡盐汤送服。 ②全鹿丸,每次9克,每日2次,白开水或淡盐水送服。食疗: 无 
    2.寒凝血瘀表现:受冻部位皮肤紫暗肿胀或有结节、水疱,甚至溃疡,局部疼痛或痛觉消失,四肢冰冷。舌暗苔白,脉沉紧。中成药: ①阳和丸,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②小金丹,每次0.6克,每日2次,捣碎,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食疗: 无 
    3.热毒蕴结表现:冻疮部位溃烂,流黄水,周围红肿,疼痛剧烈,或伴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脉滑数。中成药: ①连翘败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蟾酥丸,每次5~15粒(每克约33粒),每日2次,葱白汤或温开水送服。食疗: 无家庭自疗: 1.按摩:有冻疮病史者,每年秋季开始用手掌搓热患病部位,每日早晚各1次,坚持治疗到第二年春天。如能控制2个冬季不发病,说明病根基本除去。 2.敷贴:冻疮未溃时,①大蒜(去皮)15克,猪油85克。将大蒜捣烂,放入炼好后冷却的猪油中制成膏药,敷患处,每日2次。②冬瓜皮、茄子根等量煎水外洗局部。③辣椒粉30克,加水250ml,煮沸,擦洗患处。冻疮已溃时,④柿子皮60克,烧炭存性,研细末,用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⑤将蜂蜜摊敷在消毒纱布上,涂敷患处。生活提示: 冻疮患者,在末破溃前,饮食上要多吃温性食品,如羊肉、牛肉、狗肉,多使用肉桂、茴香、花椒、肉蔻等温性佐料。破溃之后,则应吃清淡饮食。本病的预防很重要,一旦患病,第二年夏秋季节即要着手预防。要防寒保暖,经常搓揉原患病部位。并用独头蒜捣烂,放在太阳下晒热后,趁热揉擦冬季的患病部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连续5天。或取辣椒200克,切碎,加水煎取100毫升左右,经常擦洗冻疮部位。冻疮溃破合并感染,出现高热、神昏时,应到医院就诊。 
    
    冬季饮膳与防治冻疮 24日 11:23 
    立冬至今已有近两个星期,冬季万物潜伏闭藏,人们为了避免严寒,保护元阳不受扰动,尽量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多加衣服防寒保暖,屋中通上暖气或火炉取暖,保持室温不低于16℃(这是北京市的爱民规定。老年人如在未通暖气之前,室温过低不适于行动,可适当采用补助办法如通上电热器,晚间用上电褥子,白天9~10点钟以后,可以在室外晒晒太阳、散散步,保持体温正常,如果阴天下雨刮风就不要出来了,以防感冒,重则冻伤。 
    早年,我在延庆县巡回医疗时遇见的事情至今回忆犹新,在西泼子中科院值勤的军人因没有接到上级撤岗命令,有几位值勤人员耳朵冻伤了,伤势很重,老百姓说可不能近火烘烤,否则耳朵即由冻冷而脱落。此虽经验之谈,但有一定道理,因此如选择雪,可用雪来揉搓,直至知觉逐渐恢复,再用温热水烫洗,冻手冻脚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为都属于末梢循环。 
    为防冻,冬天应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龟肉、麻雀肉、鹌鹑肉、鸽肉,虾、蛤蜊、海参等,这些食物均可增加热量防寒增温,同时再穿暖一点。 
    至于汤肴,小的时候就和家里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鱼、海鲜类制汤菜火锅取暖防寒,生活好一点的人家在旧历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锅就是杂品火锅,取暖保温,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尽量穿暖,自然不会冻伤了。 
    菊花火锅是以海米煮汤取味,可加各种冻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荤素杂烩冻豆腐、粉条、肉(素)丸子、焖子(以肉汤淀粉制成的冻胶)海带、海藻、海白菜、墨斗鱼、海参、大虾根据情况适当调料,多喝鲜汤就饭,吃一些饼子、馒头、花卷。 
    产妇、体弱、幼儿、老人、病后者可于锅中加黄芪、当归,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补血通达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达到,所以说可以预防冻伤。另外,可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5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炖、汤、火锅,随个人喜好而服食。一个说法“芪外参内草中央”,芪指黄芪,可以做菜吃,补外防寒;参可用指党参,也可以用种植的人参,它补内脏;甘草,内蒙、山西、长城内外均可见野生品种,之补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 
    如果真是手脚冻肿了,可千万别往火炉旁烤,因为一化一冻就破溃了。我在家乡时曾采生甘草用油炸取其油曰“甘草油”涂在冻手冻脚上,不破的可以消肿,到城市后,很多外科名家也有此办法,如北京市中医院用甘草油治烧伤瘢痕疙瘩,与我们民间土办法,可谓不谋而合。(摘自中国饮食馆 ) 
    
    冻疮小方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 发生,冬季复发,天气转暖后自愈。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 时,做好防寒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手、脚、耳等肢端部位。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为什么同样环境,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安然无恙呢? 
    首先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 良,手足多汗等,即易长冻疮。所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很重要。 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应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 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 促进其早日愈合。另外,中药如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等活血、通络之品也可选用。 
    以下有几个治疗冻疮的验方,您可以不妨试试。 
    一、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 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 1次; 
    三、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 1次; 
    四、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 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备用,用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严寒侵袭,皮肤受冻,先是苍白,然后变为暗红肿块,发痒,严重的痛得厉害,甚至溃烂流脓水,所以称为冻疮。 冻疮初起,尚未发生水泡之前,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擦干,每日用辣椒酒或松香合剂涂擦2-3次,有消肿、止痒、止痛的功效。已有水泡而未溃破的冻疮,切勿乱刺乱挑,可先用温开水洗净,擦干,涂些辣椒软膏,轻轻揉搓,每日2-3次。如果水泡已经溃烂,则要注意消毒,将患部洗净后,可敷上蜂蜜膏。内服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也有一定效果。 
    所用药物配制方法 
    辣椒酒 
    取红辣椒3-5只,放在半斤75%的酒精中浸泡,密封一周即成。 
    松香合剂 
    取肉桂50克切成细丝,浸入75%的酒精500毫升中,经一周后压榨过滤,并将适量酒精加入滤液中,调整成10%浓度,然后再加入研细的松香60克,樟脑25克,待溶解后即可使用。 
    辣椒软膏 
    取辣椒30克(切碎不去籽)、樟脑15克、凡士林500克。先将凡士林加热溶化,放入辣椒,熬至凡士林翻滚约10-15分钟,滤 去辣椒,再加入樟脑调匀即成。 
    蜂蜜膏 
    取蜂蜜60克加入15克猪油调匀即成。 
    
    冻疮是指皮肤遭受寒冷空气侵袭受冻而出现的皮肤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皮下硬结、斑块、边缘鲜红、中央青紫、有灼痛,甚至有水泡、疮口腐烂等,待天暖后方愈。具有每年冬寒时复发的特点。好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末梢部位。 
    养生指南: 
    一.防寒保暖:冻疮多发于天气寒冷之时,野外或室外作业时应穿戴御寒衣帽、手套,室内寒冷时宜装置取暖设施。夜间以久坐工作性质者更应注意防寒保暖,每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次,每次10~20分钟,可增加全身血液循环。 
    二.耐寒锻炼:自夏季起,逐步用冷水洗脸或擦身洗澡,能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对两耳、面部、手指等易患冻疮的部位可经常自我按摩,使按摩部位有发热感为佳。 
    三.冬病夏治:在暑热天将大蒜头数枚捣烂,涂于冻疮老疤的部位,然后用煤炉火,有条件者用红外线炉烘烤患处,以感到热而不灼伤为标准,每天1次,每次10分钟,连续3天。或用芙蓉叶50克,用75%酒精浸泡一周后,于伏天将浸液搽涂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能有效地防止冻疮复发。 
    四.饮食调摄:应注意加强营养,可适量服食辛温食物,如狗肉、羊肉等,每晚可饮黄酒20~30毫升以温通血脉。平时多补充各类维生素食物。 
    
    防治冻疮五法 
    夏天吃西瓜时,将皮稍留厚些,形成白中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地揉搓冬天患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连擦5天,可有效预防冻疮发生。 
    取辣椒梗1把(约500克左右),切碎后放在铁锅里,加水适量煮沸,取其法液,每天傍晚洗擦易患冻疮的部位,连续5~7天,就可使以后不再生冻疮。 
    鲜芝麻叶、花十几片,放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约20分钟,然后将叶汁花汁等留在皮肤上,待1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反复几次坷明显见效。 
    新大蒜头上市后,选一些紫皮独头蒜,去皮捣烂后,放在烈日下爆晒1小时左右,待蒜液升温后,取大蒜汁涂擦患过冻疮的皮肤上,每天3~4次,连涂4~5天,即可使冻疮不再犯。 
    冻疮初起,可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即可见效。 
    
    冻疮的防治 
    每到寒冬或初春,小儿容易生冻疮,有时成人也难免。冻疮好发于肢体的未端,如手、足跟、面颊、耳廓等部位。 
    往往在气温突然下降的几天,带孩子外出而又不采取保暖措施。皮肤受冻的早期变得苍白,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硬块,有痒和肿胀感觉,如去抓痒易使表皮破损。局部皮肤受冷后血管收缩,循坏不良,血液瘀滞,组织缺氧,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出增我,局部出现水肿、水疱。 
    在冻疮的后期常有水泡,水泡溃疡,糜烂、结痂,直到天气暖和时痂皮才脱落痊愈。第二年冬天往往在原先发生冻疮的部分又再发。冻疮创面易发生继发细菌感染,贵破后不能碰水,如手背或足跟 有冻疮溃破后不能经常洗手或洗 脚,对健康不利。预防冻疮的措施主要为局部保暖,尤其室处温度0℃以下,外出时要戴好手套、护耳的帽子,穿上棉,戴上口罩等。每天要作局部皮肤(好发冻疮之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畅通。鞋子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足 及卟跟 血液循坏。 加强体格锻炼,应自夏季开始用冷水洗脸、洗脚。逐步提高处周血管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对沿未溃破的冻疮,可用温水洗后外敷冻疮膏。 
    如果溃疡已破,可抗生素软膏。
    
    面*** | 2008-02-09 10:40:36 154 72 评论
    0/300
  • 2008-02-09 01:29:03
  • 去中药店买100克红花(7元/50克);500克艾叶(7元/500克)。平均分为20份,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泡脚,当然同时也可以泡手。此举既可以去除脚(手)上的坏死老皮、老茧、裂口、灰指甲、脚癣以及多年不愈的鸡眼等,还能使你的脚(手)光滑细腻,又因为脚为人身体的第二心脏,所以还能对你的全身脏器起到通经、活血、化淤作用,此举应该可以解决你“冻手冻脚”的毛病了
    1*** | 2008-02-09 01:29:03 161 7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