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皮肤病

怎样除去疹子?成年人脸上长红色疹子

好像是过敏,不是青春痘,有时会痒,洗脸后变得更红,有什么药膏能去吗,吃湿毒清也没效果,已经长了一个月了
x*** | 2007-12-25 17:19:42

好评回答

2007-12-26 20:39:24
老*** |2007-12-26 20:39:24 120 40 评论
根据你的描述,我判断应该是湿疹。
湿疹是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湿疹的临床表现  
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阶段以某型皮疹...

查看全部>>

根据你的描述,我判断应该是湿疹。
湿疹是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湿疹的临床表现  
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