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耳鼻喉科

鼻窦炎症


      		
w*** | 2007-10-03 16:04:37

好评回答

2007-10-03 16:05:24
辣*** |2007-10-03 16:05:24 47 0 评论
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

查看全部>>

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算塞,鼻涕黄或粘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府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有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有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肺脾气虚型:证见真塞较重,鼻涕粘白或黄稠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瘀热互结型:证见鼻塞,流浊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黄,不闻香臭,伴头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镇静止痛药:用于头痛剧烈者。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常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净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肺经风热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减半。 
(3)鼻渊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苍耳子鼻炎胶囊:口服,按本品说明书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辛苹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鼻渊舒口服液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10-03 16:45:19
  •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
    心*** | 2007-10-03 16:45:19 32 7 评论
    0/300
  • 2007-10-03 16:10:51
  • 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

    查看全部>>

    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算塞,鼻涕黄或粘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府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有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有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肺脾气虚型:证见真塞较重,鼻涕粘白或黄稠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瘀热互结型:证见鼻塞,流浊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黄,不闻香臭,伴头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镇静止痛药:用于头痛剧烈者。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常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净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肺经风热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减半。 
    (3)鼻渊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苍耳子鼻炎胶囊:口服,按本品说明书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辛苹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鼻渊舒口服液
    一*** | 2007-10-03 16:10:51 41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