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外伤科

过敏性哮喘?

闻异味,特别是香水味、香料味,如空气清新剂、嗜喱水、伤湿止痛膏等,就感觉嗓子堵、憋气。上医院时,医生说是过敏性哮喘、咽炎,但就是没有好办法治疗。(我是女性,中年)
请高手帮帮我,出一个好招。
1*** | 2005-04-01 10:40:31

好评回答

2005-04-11 11:26:21
一*** |2005-04-11 11:26:21 126 49 评论
每当春、秋季节气候变化之时,一种呼吸道病魔––哮喘,就会变得十分凶恶,常可见到任何年龄的发病者,尤其是国中以下的学童发病机率最高。 哮喘是<哮喘性支气管炎 >及<支气管哮喘>的简称,该病发作有缓急不同,病程的长短各异,病情有轻重不一。 轻者仅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重者可见哮喘、呼吸困难、咳嗽、痰液黏稠、阻塞气管等,甚则『端坐呼吸』两手前撑、两肩耸起、无法卧床、额出冷汗、口唇青紫、表...

查看全部>>

每当春、秋季节气候变化之时,一种呼吸道病魔––哮喘,就会变得十分凶恶,常可见到任何年龄的发病者,尤其是国中以下的学童发病机率最高。 哮喘是<哮喘性支气管炎 >及<支气管哮喘>的简称,该病发作有缓急不同,病程的长短各异,病情有轻重不一。 轻者仅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重者可见哮喘、呼吸困难、咳嗽、痰液黏稠、阻塞气管等,甚则『端坐呼吸』两手前撑、两肩耸起、无法卧床、额出冷汗、口唇青紫、表情十分痛苦。 本病发作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气胸等。如果发生衰竭而得不到及时的抢救,会造成死亡。如前歌星邓丽君者是。

西医观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过敏刺激物质吸入呼吸道,引致过敏所起。过敏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
   过敏性气喘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三类:外因性、内因性与内外因性混合型三类。 外因性有家尘、草木的花粉、动物皮毛、霉菌、蹒虫、油漆、乳类、蛋类、海鲜及寒冷的空气等。 内因性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扁桃体炎、慢性胆道感染以及体内的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发本病。 内外因性混合型即为以上两种之兼有者,占国内这类病人80% 
  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一种使支气管痉挛的物质,并促呼吸道分泌黏稠液体,从而引起哮喘发作。

中医观点 
  哮喘在传统医学中医属<哮>和<喘>的范畴。多由体内痰饮内扰,外感邪气而成疾病。 按病情发作时的表现,一般分为寒喘、热喘和痰喘。鉴别这三种喘除按病证区分外,还可从痰的性质来分别。寒喘咳痰清白而稀薄﹔热喘咳痰不畅,痰质浓而不易咳出;痰喘为咳痰多而呈白泡状。

一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
在治疗上应遵循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发作时可用袪寒平喘、清热定喘,袪痰止喘法治之。待病情稳定后,用健脾养肺补肾法,以治其本,预防疾病再度发作,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根治之首要以增强抵抗力、免疫力、改善体质为主。改善体质首要增进肠胃吸收,当病情渐渐改善之后,则可见到,发作频率较稀疏,病发程度减轻,终至不再发病为止。

二、在生活上应注意事项
1.身体应保持温暖,早晨起床时即加衣服,避免着凉。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宜用温水。洗澡或洗头发后,应尽速擦干身体及吹干头发。冷天早晨出门或骑乘机车、脚踏车,应戴口罩保持口鼻温暖。避免洗冷水澡或淋雨及早晨游泳。体能佳时,夏天午后才可游泳。并不鼓励。 

2.请勿过度疲劳或熬夜,尽量睡眠充足,以保持旺盛之体力。病童在游戏或嬉戏时、追逐跑跳过度激烈时,应予以制止。 

3.避免尘蹒诱发过敏,家中不要使用布窗帘、地毯、布沙发、 可用防尘枕头被单等。

4.家中应避免饲养宠物。如猫、狗、鸟、兔、鼠等 ( 皆过敏原)。
5.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或处在污浊的空气中。 

6.应做规律而渐进的运动。如登山、健行、跑步、韵律舞或打球能流汗可增进心肺功能的运动为佳。一周三次为宜。 

三、饮食上应注意事项 

应多食新鲜食物: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牛奶、蛋、大豆、肉等与谷类食物。若不新鲜的蛋白质反为异类蛋白,如鳗、虾、蟹、无鳞海产不易保存新鲜,反易致过敏。
禁忌食物:水梨、西瓜、西红柿、椰子、香瓜、橘子、哈蜜瓜、大白菜、白萝卜等以上果菜皆性属寒凉影响抵抗力;香烟、啤酒及各类酒类皆为刺激之类。 
忌冷饮:禁冷饮、冰水中医认为哮喘与大量食用生冷之物有关,并有<冬病夏治>的理论和经验。哮喘疾病程长,而且在夏天治疗有良好作用,夏季治疗以补肾、养肺为主,故在夏季治疗时,忌冷饮食品。秋季是哮喘的好发季节,而寒冷也是哮喘的诱发因素,寒冷的空气和饮食饮会导致疾病的发作。此外,冷饮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哮喘发作时多痰又与脾胃运化失职有关,故忌食冷饮与疾病康复关系密切。 

四、药膳食疗 
  本病急性发作时饮食以清淡为主,以免增热生痰;病情平稳时,则宜食滋补性食物,以补肾纳气。
豆腐-
豆腐500克,麦芽糖100克,生萝卜汁一杯。三者混合煮开,一天分次服食,肺热哮喘有效。
小冬瓜-
取小冬瓜(童子冬瓜)一个,冰糖适量。将小冬瓜剖开,不去皮、子,填入冰糖,放入碗中,隔水煮蒸。饮冬瓜水,一般1-2次即可使症状减轻。本法只适用于热性哮喘。以上二法只对热喘有效,寒喘反之有害。
紫苏粥-
粳米50克,苏叶10克(纱布包)。先煮粥,将熟时放入苏叶,再煮成粥。适用寒喘。 
百合杏仁粥-
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同粥煮。适用于脾肺虚喘者。
三子粥-
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粳米50克。先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弃渣,放入粳米煮成粥。本方适用于哮喘痰多者。 
人参核桃煎-人参2克,核桃肉3枚。二物煎汤服之。有补肾益气作用,适用于缓解期。

鹌鹑蛋-每天取鹌鹑蛋3枚,沸水冲沏,加适量冰糖饮服。本品营养价值很高,素有<动物人参>之称,对哮喘病人有扶正固本的功用,适用于肾阴虚哮喘者。 

穴道指压 
  穴道按摩是针灸治疗的延伸若是选取正确的穴位也可以达到针灸的治疗的效果,兹介绍3组穴道以供选用。 

急性发作气喘时:
  持续轮流按压灵台、身柱两穴位,并于左右两?担┮怨氖挚杖椿厍崤模灾ぬ邓忱瘸觥?
发作后缓解期:
   按压丰隆穴合谷穴一日五次每次十分钟,主要能清热化痰,助痰排出。 
保健预防气喘:
  用艾草灸足三里穴,一日三次每次15分钟,兼具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0/300

其他答案(共11个回答)

    2005-04-12 14:41:08
  • 你这个年龄根治是不可能的了,到医院打个针查一下过敏源,然后这医生有的放矢的用药控制,控制好了不影响正常生活。
    1*** | 2005-04-12 14:41:08 110 54 评论
    0/300
  • 2005-04-09 19:49:13
  •      有 气 管 过 敏 素 质 的 患 者 , 在 某 些 因 素 的 激 发 之 下 , 便 会 导 致 哮 喘 , 如 过 敏 原 的 吸 入 : 家 庭 中 有 很 多 尘 埃 , 尘 埃 中 有 微 细 的 尘 埃  , 是 很 多 儿 童 哮 喘 发 作 的 致 敏 原 , 其 他 的 吸 入 物 如 花 粉 、 真 菌 、 动 物 毛 屑 等 。 其 他 非 特 异 性 吸 入...

    查看全部>>

         有 气 管 过 敏 素 质 的 患 者 , 在 某 些 因 素 的 激 发 之 下 , 便 会 导 致 哮 喘 , 如 过 敏 原 的 吸 入 : 家 庭 中 有 很 多 尘 埃 , 尘 埃 中 有 微 细 的 尘 埃  , 是 很 多 儿 童 哮 喘 发 作 的 致 敏 原 , 其 他 的 吸 入 物 如 花 粉 、 真 菌 、 动 物 毛 屑 等 。 其 他 非 特 异 性 吸 入 物 如 某 些 化 学 物 品 , 例 如 硫 酸 、 氯 、 氨 等 , 也 会 令 从 事 某 些 职 业 的 人 士 哮 喘 病 发 作 。 反 覆 的 呼 吸 道 感 染 , 亦 可 导 致 哮 喘 发 作 。 某 些 食 物 , 例 如 鱼 、 虾 、 蟹 、 蛋 类 等 , 亦 会 令 一 些 有 哮 喘 的 病 人 疾 病 发 作 , 故 宜 「 戒 口 」 。 气 候 条 件 : 寒 冷 和 秋 冬 之 交 易 诱 发 哮 喘 , 此 时 发 病 的 病 者 特 别 多 。 情 绪 紧 张 , 精 神 烦 躁 , 亦 是 诱 发 哮 喘 的 原 因 。 有 部 分 病 人 在 运 动 后 , 支 气 管 会 发 生 痉 挛 而 引 发 哮 喘 。 病 者 如 是 吸 烟 人 士 , 或 者 经 常 吸 入 二 手 烟 , 也 是 令 哮 喘 恶 化 的 的 原 因 之 一 。 
    给 药 方 式 各 有 所 长 
    医 治 哮 喘 药 物 可 分 两 大 类 , 其 中 包 括 在 哮 喘 病 发 作 时 作 即 时 治 疗 的 药 物 , 即 扩 张 支 气 管 的 药 物 ; 另 一 种 为 预 防 性 药 物 , 有 预 防 哮 喘 发 作 的 作 用 , 把 病 情 控 制 , 减 少 发 作 的 机 会 。 
    β2 激 动 剂 最 有 效 ?
    在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之 时 , 要 立 即 使 用 药 物 以 消 除 支 气 管 痉 挛 和 消 除 非 特 异 性 炎 症 。 消 除 支 气 管 痉 挛 方 面 , β2 肾 上 腺 素 能 受 体 兴 奋 剂 , 简 称 β2 激 动 剂 , 是 最 有 效 药 物 。 它 的 作 用 是 选 择 性 地 作 用 于 气 道 的 β2 受 体 , 直 接 松 弛 气 道 的 肌 肉 , 并 能 抑 制 细 胞 内 炎 性 介 质 的 释 放 , 因 此 能 够 有 效 地 解 除 肌 肉 的 痉 挛 。 
    麻 黄 素 历 史 悠 久 ? 
    传 统 上 中 药 使 用 麻 黄 素 治 疗 气 管 病 已 有 很 长 久 的 历 史 , 而 麻 黄 素 之 作 用 亦 是 激 活 肾 上 腺 素 能 受 体 , 但 它 对 α 、 β1 、 和 β2 受 体 有 多 种 效 应 , 故 现 代 医 学 使 用 有 特 异 性 B 2 受 体 兴 奋 剂 替 代 , 它 可 选 择 性 地 纾 张 支 气 管 平 滑 肌 , 但 减 少 了 对 心 血 管 的 副 作 用 。 常 用 的 此 类 药 物 包 括 : ( 1 ) 舒 喘 灵 (Salbutamol) 、 ( 2 ) 特 布 他 林 (Terbutaline) 、 ( 3 ) 盐 酸 普 鲁 卡 地 鲁 (Procaterol hydrochloride) 。 
    两 种 给 药 方 式 ?
    给 药 的 方 式 可 分 口 服 和 局 部 给 药 两 种 。 口 服 剂 型 有 长 效 的 缓 释 制 剂 , 可 延 长 并 维 持 有 效 的 血 浓 度 。 吸 入 式 的 制 剂 可 分 气 溶 胶 、 雾 化 溶 液 和 干 粉 剂 等 , 具 有 用 量 少 、 起 效 快 、 副 作 用 少 等 优 点 。 干 粉 剂 吸 入 法 易 被 儿 童 所 接 受 , 疗 效 较 好 。 
    茶 碱 类 药 物  - 时 间 过 短 引 起 心 律 失 常 
    茶 碱 类 药 物 对 哮 喘 有 良 好 的 治 疗 作 用 , 已 经 获 得 了 医 学 上 的 证 实 , 但 其 治 病 的 机 理 至 现 时 仍 未 能 为 人 所 完 全 理 解 。 研 究 表 明 , 茶 碱 有 抗 炎 作 用 , 能 稳 定 和 抑 制 肥 大 细 胞 、 嗜 碱 粒 细 胞 、 中 性 粒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 能 抵 抗 腺 ● 引 起 的 支 气 管 痉 挛 , 故 对 支 气 管 哮 喘 有 很 好 的 疗 效 。 
    使 用 不 当 会 致 命 
    茶 碱 的 临 床 疗 效 与 其 血 液 浓 度 有 关 , 故 使 用 时 应 经 常 监 察 血 之 浓 度 。 一 般 使 用 的 口 服 茶 碱 缓 释 药 物 的 血 中 茶 碱 半 衰 期 为 十 二 小 时 左 右 , 故 只 需 每 十 二 小 时 服 药 一 次 便 能 维 持 疗 效 。 氨 茶 碱 溶 液 静 脉 注 射 , 对 急 性 严 重 性 哮 喘 发 作 有 极 为 良 好 的 治 疗 功 效 , 但 如 果 注 射 时 间 过 短 , 易 引 致 心 脏 并 发 心 律 失 常 , 有 致 命 的 可 能 , 故 除 极 为 严 重 的 个 案 和 在 严 谨 之 监 察 情 况 之 下 , 不 应 作 为 常 规 使 用 。 
    需 要 同 伴 的 药 物
    抗 胆 碱 能 类 药 物 (Anticholinergics) 如 合 并 其 他 药 物 一 起 使 用 , 可 有 良 好 的 作 用 。 常 用 的 有 溴 化 异 丙 托 品 (Ipratropium Bromide) , 是 一 种 局 部 用 药 , 用 喷 雾 器 吸 入 , 每 天 三 至 四 次 , 有 较 持 久 的 解 痉 效 果 。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带 来 严 重 副 作 用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是 消 除 气 道 非 特 异 性 炎 症 最 有 效 的 药 物 , 适 用 于 哮 喘 的 反 覆 发 作 ; 其 他 平 喘 药 物 不 能 控 制 临  症 状 , 而 明 显 影 响 患 者 的 日 常 生 活 者 ; 和 外 源 性 哮 喘 每 年 有 严 重 性 季 节 性 发 作 , 其 他 疗 法 无 效 者 。 
    皮 质 激 素 虽 然 极 为 有 效 , 可 惜 长 时 间 使 用 可 以 带 来 严 重 的 副 作 用 , 包 括 影 响 身 体 内 的 新 陈 代 谢 作 用 , 抑 压 免 疫 系 统 , 引 致 骨 质 疏 松 , 导 致 糖 尿 病 , 影 响 儿 童 之 正 常 发 育 等 , 故 长 期 使 用 并 不 理 想 。 
    但 皮 质 激 素 气 雾 剂 并 无 系 统 性 的 效 应 , 故 不 会 产 生 上 述 的 副 作 用 , 值 得 推 荐 。 常 用 的 包 括 丙 酸 倍 氯 米 松 (Beclomethasonedipronate) 和 Budesonide , 气 雾 吸 入 , 用 四 周 有 效 , 八 周 后 效 果 显 着 , 可 减 少 其 他 药 物 的 剂 量 或 完 全 代 替 口 服 与 静 脉 皮 质 类 固 醇 。 吸 入 型 的 皮 质 类 固 醇 对 反 覆 发 作 频 密 者 有 良 好 之 预 防 作 用 。 
    持 续 状 态 危 及 生 命 
    哮 喘 急 性 严 重 发 作 , 医 学 上 称 为 哮 喘 持 续 状 态(Status Asthmaticus) , 发 病 原 因 是 引 起 哮 喘 的 过 敏 原 和 其 他 因 素 持 续 存 在 , 气 道 反 应 强 烈 , 使 用 一 般 药 物 二 十 四 小 时 仍 未 能 缓 解 , 应 该 入 院 治 疗 , 否 则 会 危 及 性 命 的 安 全 。 在 治 疗 方 面 , 应 该 积 极 抢 救 , 基 本 原 则 为 : 
    1.	供 给 足 够 的 氧 气 , 一 般 可 用 鼻 导 管 吸 气 , 并 注 意 湿 化 ; 
    2.	解 除 持 续 性 之 支 气 管 痉 挛 , 可 用 雾 化 的 β 2 肾 上 腺 素 能 兴 奋 剂 如 舒 喘 灵 吸 入 , 每 四 小 时 一 次 。 
    3.	静 脉 给 氨 茶 碱 。 
    4.	静 脉 注 射 皮 质 类 固 醇 激 素 。 
    5.	充 分 静 脉 补 充 液 体 , 稀 化 痰 液 。 
    6.	纠 正 酸 中 毒 : 因 缺 氧 , 进 液 量 少 可 并 发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 可 用 5 % 碳 酸 氢 纳 静 脉 注 射 。 
    7.	严 重 呼 吸 系 统 衰 竭 者 可 作 气 管 插 管 和 机 械 通 气 呼 吸 , 挽 救 性 命 。 在 预 防 发 作 方 面 , 可 以 采 取 下 列 措 施 : 
    ( 一 ) 减 敏 疗 法 。 
    ( 二 ) 色 甘 酸 钠 (Chromoglycatesodium) : 有 稳 定 肥 大 细 胞 的 细 胞 膜 , 阻 止 其 脱 颗 粒 和 释 放 介 质 ; 降 低 呼 吸 道 末 梢 感 受 器 的 兴 奋 性 的 作 用 , 对 外 源 性 哮 喘 效 果 良 好 , 减 少 发 病 的 次 数 。 
    ( 三 ) 酮 替 芬 (Ketotifen) : 也 有 抑 制 肥 大 细 胞 , 嗜 碱 粒 细 胞 , 减 少 释 放 组 织 胺 和 慢 反 应 物 质 降 低 气 管 的 高 反 应 性 的 作 用 。 此 药 对 预 防 哮 喘 发 作 也 有 很 好 的 疗 效 。 
    ( 四 ) 现 时 大 多 数 的 哮 喘 专 家 都 推 荐 经 常 复 发 的 病 者 长 期 吸 入 皮 质 类 固 醇 , 如 两 酸 倍 氯 米 松 , 对 预 防 发 作 有 甚 好 之 疗 效 , 使 用 方 法 可 以 气 雾 吸 入 或 干 粉 剂 吸 入 , 每 天 剂 量 为 400 至 800 m g , 副 作 用 不 大 。 
    哮 喘 是 很 常 见 的 呼 吸 器 官 疾 病 , 和 敏 感 素 质 有 关 , 因 空 气 污 染 的 关 系 , 患 者 很 多 , 如 治 疗 得 其 法 , 并 采 用 适 当 的 预 防 措 施 , 对 病 者 生 活 的 不 良 影 响 可 尽 量 减 少 。 
    
    康*** | 2005-04-09 19:49:13 124 51 评论
    0/300
  • 2005-04-07 22:31:02
  • 从现在开始“控制”哮喘
    
        “治疗哮喘的战略是,高明的医生让病人不发作,而低能的医生是病人发作时才给以治疗。通过规范联合用药治疗,哮喘完全可以控制,并达到临床治愈目标……”———钟南山
    
    哮喘发得多,治的少
        周二,照惯例跟几家大医院联系,问了问最近的门诊状况,电话那头几次提到了“哮喘”。这在我的意料当中,因为很不幸,我也是哮喘患者,感同身受。
    不过话说回来,在很多病患和医...

    查看全部>>

    从现在开始“控制”哮喘
    
        “治疗哮喘的战略是,高明的医生让病人不发作,而低能的医生是病人发作时才给以治疗。通过规范联合用药治疗,哮喘完全可以控制,并达到临床治愈目标……”———钟南山
    
    哮喘发得多,治的少
        周二,照惯例跟几家大医院联系,问了问最近的门诊状况,电话那头几次提到了“哮喘”。这在我的意料当中,因为很不幸,我也是哮喘患者,感同身受。
    不过话说回来,在很多病患和医生的眼里,哮喘的根治甚至完全控制都还是天方夜谭。此前,对哮喘患者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只有5%的患者相信能达到“完全控制”。似乎,除了盼着发育那阵所谓“带出”赐予的一次重生之外,我们只能在对环境、对遗传、对基因不断强化的抱怨中了却余生。
        也正因为上述观点根深蒂固,很多哮喘病人并没有积极地进行正规治疗。比如我,近二十年的患病生涯中,除了偶然尝试几个道听途说的偏方之外,往往也只是发病了才想到医生。然而,不治并不代表控制得很好,近期《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对京、沪、穗、浙的哮喘病人调查显示:在一年里,有33%的病人要看急诊,15%曾住院,27%的患者至少每周有一次影响睡眠。
    
    最新国际研究,哮喘可以控制
        11月28日,来自全国的顶尖呼吸病学科带头人会聚上海,举行了哮喘高层研讨会,共同分享了一项我国广泛参与的全球GOAL(获得哮喘最佳控制)研究成果。
        从2001年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4个国家、326个研究中心的呼吸科医生参加了由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科学委员会主席EricBateman教授及多位业界权威专家领导的GOAL研究。在中国区,钟南山教授作为小组组长带领中国的8家医院参与了此项研究。
        四年过去了,研究小组于2004年10月对外宣布,“获得哮喘最佳控制研究(GOAL)”结果首次得到证实,那就是通过适当剂量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规律治疗,可使所有的哮喘征象全部消失,达到研究者所定义的哮喘“完全控制”。
        钟教授说,“按我们现在的治疗方法,现在的哮喘病人可以在一年内有40%达到良好控制,40%达完全控制,加起来十分可观。”
    
    什么叫“完全控制”
        所谓的“完全控制”就是要求每一位患者必须要在连续8个星期中至少7个星期完全没有任何哮喘征象———同时没有哮喘日间症状、没有夜间憋醒、没有急性发作、没有急诊就医、没有使用哮喘急救药物、没有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同时肺功能正常,也就是哮喘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自由地生活。
    
        “临床治愈”需要多方配合
        浙医二院呼吸科教授沈华浩在会上提出,“哮喘是否可以临床治愈?是否需要终身治疗?”这个问题显然更加一针见血。
        对此,钟南山院士回忆说,“有太多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就诊时询问,‘我的孩子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当年治疗的小患儿现在不少读大学了,他们只要合理用药,照样生活得很好。虽然哮喘‘临床治愈’的目前还为数不多,但毕竟给了我们广大患者以信心。”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时,钟教授指出,哮喘病人依从性差,往往不能遵照医生持之以恒地治疗,有的病人甚至治疗期还在抽烟;当然也有的被医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是他们可能有鼻炎、食道反流等疾病没有控制好,哮喘也就控制不好。
    【背景】
        癌症后头,就是哮喘
        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目前仍在以每十年20%-50%的比率增长,哮喘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类致死和致残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哮喘负担报告》公布,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3亿人患有哮喘,每25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是由哮喘所致。
    
    1*** | 2005-04-07 22:31:02 124 51 评论
    0/300
  • 2005-04-07 01:45:17
  • 大蒜液加醋,熏吸,就搞定了。
    
    阿*** | 2005-04-07 01:45:17 94 57 评论
    0/300
  • 2005-04-03 16:14:56
  • 此病是慢性的,但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治疗好!一是听取医生的意见,一定要是真有本事的;二是要有科学的生活习惯,作息要有规律性;三是自己要有信心,健康的心理暗示,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四是加强锻炼身体,顺序而渐进;五是利用周日休息之便多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走走,多吸收新鲜的负离子空气!等等,仅供参考。祝早日痊愈!
    森*** | 2005-04-03 16:14:56 122 51 评论
    0/300
  • 2005-04-02 09:57:56
  •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去病建身,延年益寿。祝身体健康。
    1、通周辅助法
    体态、呼吸、意念:采用高位撑的体态,在沙发扶手、桌子、床头等两尺高以上的地方均可以习练,开始只做简单的机械运动,不管呼吸,不加意念,待两臂感到微酸,累的时候,开始加意念并配合呼吸。身体向下时吸气,用全身的毛孔往里吸,要吸满。起身时,双手支住身体,全身放松,不要急于做连续动作。在支起的过程中休息一会儿,起身时呼气,意想体内的真气...

    查看全部>>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去病建身,延年益寿。祝身体健康。
    1、通周辅助法
    体态、呼吸、意念:采用高位撑的体态,在沙发扶手、桌子、床头等两尺高以上的地方均可以习练,开始只做简单的机械运动,不管呼吸,不加意念,待两臂感到微酸,累的时候,开始加意念并配合呼吸。身体向下时吸气,用全身的毛孔往里吸,要吸满。起身时,双手支住身体,全身放松,不要急于做连续动作。在支起的过程中休息一会儿,起身时呼气,意想体内的真气顺尾闾往上走,经督脉,百会降入下丹田、会阴。一呼呼一圈,连续撑一阵后放松站立一会,便可收功。
    功效:1、增强内气,经常练这一式,会感到内气沿着后背一片片地往上运行。平时坐站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尾闾处有气往上升,且面积很大,这都是真气充足的表现。2、治疗督脉上的疾病,因气足时要冲击两侧俞穴,故又是对上半身的全面调理。
    2、睡觉锻炼
    体态、呼吸、意念:开始是仰卧,全身放松,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进行体呼吸,吸气时,意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毛细孔吸进来,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射出去射透天边。
    做一阵以后,放弃吸射的意念,一切顺其自然,只知道自己还在练就可以了,也可用侧卧方式习练,身体向右侧卧,右手心向上,置于头侧,左手放在左胯上,两腿自然弯曲,进行体呼吸,意念同上,。可在练习态中入睡,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闭目习练体呼吸,待全身有了气感后,再起床,这种在练习态中睡着,又在练习后起床的功法,等于一宿都在练,凡各此类情况均为好现象,不必惊慌害怕,也不必欣喜,,要注意保持平静,一切顺其自然。
    功效:对神衰、失眠、多梦的病症有特殊疗效,长期习练易入定。
    3、行走锻炼:体态、呼吸、意念:行走时脚跟先落地,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呼吸时采用体呼吸,即吸气时,意想宇宙中真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射出去,射透天边,呼吸要与走路的速度相结合,不宜快行。
    功效:练出自然换气的功能,脚跟先落地,可以调动肾经,故有强肾固本的作用。
    4、跑步锻炼:体态:慢跑,呼吸、意念:体呼吸,即吸气时,意想宇宙中真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射出去,射透天边,呼吸要与跑步的速度相结合,不宜太快。
    注意事项:练跑时,舌尖始终抵住上齿龈,口中出现口水时,标志内分泌系统已经活跃,可将口水分几口咽入肚内。慢跑时,身体上下起伏不要太大,注意平缓。
    功效:主治干燥综合症,加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全身性调理。
    5、颤抖法:
    体态、动作、意念:两脚踏地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全身松立,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全身做有规律的上下颤抖。颤抖一阵以后,身体松立,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顺着已经通畅的经络排入地下,排一阵病气之后,放弃排病气的意念,意守下丹田静养一会儿,内视真气再体内运行的情况,最后深呼吸三次,将气沉入下丹田做为收功,此功可以随时随地练,不受场地限制。
    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排病气;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头胀,习练之后有一种形象高大的感觉,头脑清醒。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习练;是一种全身性的调理,练后周身轻松。
    6、以音助气立掌法:体态、呼吸“两臂向下伸直,指尖向上抬起,掌根下按,呼气时发出鼻音,同时放松两臂、两手,以音催气,沿两臂下行,体会手心感觉。也可将两手立掌向前推出,两臂平举。
    功效:疏通两臂经络,帮助发放外气,用劳宫发出的气为热气,对治疗寒症效果较好;可治疗两臂上及与手三阴手三阳有关的脏腑疾病。
    巧*** | 2005-04-02 09:57:56 123 51 评论
    0/300
  • 2005-04-01 15:41:50
  • 台湾省发现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良药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5日电,台北消息,台湾省医学界发现一种名为“加味麦门冬汤”的中草药对治疗过敏性哮喘有益,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适合长期服用。 
    
    台湾华济医院在为期三年的临床试验中,对300多位年龄介于5岁到50岁的哮喘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服用此药后,多数病人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哮喘病也有好转。据研究人员介绍,过敏性哮喘病人的病情越严重,体内的...

    查看全部>>

    台湾省发现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良药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5日电,台北消息,台湾省医学界发现一种名为“加味麦门冬汤”的中草药对治疗过敏性哮喘有益,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适合长期服用。 
    
    台湾华济医院在为期三年的临床试验中,对300多位年龄介于5岁到50岁的哮喘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服用此药后,多数病人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哮喘病也有好转。据研究人员介绍,过敏性哮喘病人的病情越严重,体内的过敏原抗体lgE就越高。试验表明,服用此药一段时期后,病人的lgE抗体会明显下降。与西医疗法所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等控制哮喘的药物相比,此药没有多大的副作用。
    
    据悉,这个药方早在1000年前便记载于古书《金匮要略》,目前台湾所使用的是经过改良加工的加味麦门冬汤,已制成胶囊,方便患者每天服用。
    
     
    
    中*** | 2005-04-01 15:41:50 122 51 评论
    0/300
  • 2005-04-01 15:40:29
  •     目前医学上已确认有许多食物可引起哮喘发作。一般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引起过敏发喘,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另外,中医辨证属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姜、桂等;而热性哮喘则正好相反。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另外,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适当选择些补品,这对提...

    查看全部>>

        目前医学上已确认有许多食物可引起哮喘发作。一般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引起过敏发喘,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另外,中医辨证属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姜、桂等;而热性哮喘则正好相反。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另外,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适当选择些补品,这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药类包括金水宝、灵芝草、胎盘、蛤蚧、玉屏风液、养肺膏等均可选食。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刚用油漆喷涂的房间不能立即进住,至少应开门窗流通一周,以防接触过敏。哮喘患者的衣被、床上用品也应少用丝棉及羽绒制品。
    
      哮喘的饮食调养: 
    (1).饮食宜清淡忌肥腻。 
    (2).饮食宜温热忌过冷过热。 
    (3).饮食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 
    (4).饮食忌过咸过甜。 
    (5).不喝冷饮及人工配制的含气饮料。 
    (6).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 。 
    (7).禁忌吸烟喝酒。 
    
    冰*** | 2005-04-01 15:40:29 123 51 评论
    0/300
  • 2005-04-01 11:52:44
  • 我听说解放军医院可以打一种针,一针的药效可以保证半年时间不发病,你可以先去咨询一下。主意要自己定。
    z*** | 2005-04-01 11:52:44 107 54 评论
    0/300
  • 2005-04-01 11:43:06
  • 去大医院做变态反应试验,我就这样做的。花200RMB多做个实验,然后每星期打2针,我打了4年多了,效果2年没犯过,还可以,但不能根治,慢性治不好,急性如果不抓紧治疗,晚年会有生命危险,我属于慢性,打针呢。
    你挂变态反应科就可以,要一次给你打40针皮试,到不怎么疼,就是看着渗的慌。
    一般2个月能用一瓶药,一瓶药价格是100RMB,介意医疗卡者用,不用话钱:)
    w*** | 2005-04-01 11:43:06 124 51 评论
    0/300
  • 2005-04-01 11:27:19
  • 过敏性哮喘
    
    治疗方法1
    
    【组成】石膏500克寒水石500克 磁石1000克 滑石500克 羚羊角150克 青木香150克 犀角150克沉香150克 丁香30克 升麻500克 元参500克 甘草250克 朴硝1000克 硝石1000克朱砂90克 麝香36克
    
    【用法】散剂。每服1.5-3克,日服1-2次,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入心包等证。方用犀角、石膏...

    查看全部>>

    过敏性哮喘
    
    治疗方法1
    
    【组成】石膏500克寒水石500克 磁石1000克 滑石500克 羚羊角150克 青木香150克 犀角150克沉香150克 丁香30克 升麻500克 元参500克 甘草250克 朴硝1000克 硝石1000克朱砂90克 麝香36克
    
    【用法】散剂。每服1.5-3克,日服1-2次,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入心包等证。方用犀角、石膏、升麻、元参等甘寒清热药,配合麝香、羚羊角、磁石等开窍熄风药同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神智厣语、抽搐惊厥,为其辨证要点。
    
    【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紫雪丹。 
    
     
     
    蓝*** | 2005-04-01 11:27:19 125 51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6)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外伤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