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的姓什么时候流行随父姓?

首页

人的姓什么时候流行随父姓?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9-01 22:39:01
        现代的理解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孩子随父姓使男人有一种责任和自豪 
    在记者就此话题进行的随机调查中,一些40岁以上的市民认为,子随父姓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孩子随父姓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上门女婿才姓女方的姓。
      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较多认为姓名只是一个符号,只要孩子聪明孝顺,姓父姓母都没关系。一些市民给出的建议是把女方的姓放在孩子名字的第二个字上,因为人们称呼时会习惯把姓省掉,等于女方的姓氏也得到了传承。还有一些年轻父母则采用了父姓加母姓的组合姓氏,如小方嫁给了小戴,孩子的姓就是“戴方”;小滕入赘小姚家,孩子的姓就是“姚滕”。
      他们觉得这样的姓氏既免去了矛盾,也颇为别致。 -摘baidu 7月9日金陵晚报报道,有一对大学教师夫妇为了孩子的姓氏而导致离婚。虽然孩子随了父姓,但却上演了一出家庭的悲剧。公安部起草了一部《姓名登记条例》,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同时也允许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姓氏的跟随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国家,通常姓氏都是随父亲。而且在西方国家,女子结婚后还随丈夫姓。在旧中国,女子也有随丈夫姓的现象。如女子姓钱,嫁给了姓赵的男子,她可能就叫“赵钱氏”。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出嫁改姓的现象几乎绝迹了。但姓氏随父还是占绝大多数。 姓氏随父可以说是“国际惯例”。那么为什么要随父姓呢?其实我们人类也有过随母姓的时候。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女子为主导,掌管氏族社会的大权,孩子自然随母“姓”。
      不过那时的婚姻是混乱的,也就是群婚制。孩子出生后,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由此而带来的恶果就是近亲的结婚。人类在发展中逐渐发现近亲结婚是不好的。所以要理顺血缘关系。群婚制过渡到固定配偶,或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从此后代都跟随父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血缘关系是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随父姓并不是一个“男子霸权”的问题,而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血缘关系认知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繁衍。今天的社会与远古不可同日而语。婚姻关系是明了的,即便遇到不能确定的疑似近亲也可以通过DNA检测。姓氏随父随母一般不会遇到血缘关系上的麻烦。
      是随父亲的姓还是随母亲的姓仅仅是一个传统观念的问题。 希望能帮助你 。

    岸***

    2007-09-01 22:39:01

其他答案

    2007-08-28 00:03:32
  • 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随父姓。从对偶婚结束,一夫一妻制开始形成以后,人随父姓就完全确立了。具体时间大概比夏朝的建立稍早些。

    拈***

    2007-08-28 00:03: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