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出血的关系如何?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出血的关系如何?
沈*** | 2016-07-30 13:56:1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30 14:06:17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大多减少,易导致出血,出血 症状可出现在疾病诊断前数月。诊断时,约有70%患者有齿龈 出血或紫癜的病史,15%患者有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在确诊时 由于其血小板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临床上未发生自发性出血。一 般认为,血小板的数量与出血危险呈负相关,如果患者没有伴发 感染、凝血障碍等,血小板高于30xl09/L者,出血较少见。
    
    凝血障碍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常同存于AML...

    查看全部>>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大多减少,易导致出血,出血 症状可出现在疾病诊断前数月。诊断时,约有70%患者有齿龈 出血或紫癜的病史,15%患者有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在确诊时 由于其血小板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临床上未发生自发性出血。一 般认为,血小板的数量与出血危险呈负相关,如果患者没有伴发 感染、凝血障碍等,血小板高于30xl09/L者,出血较少见。
    
    凝血障碍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常同存于AML,此时患 者临床表现以皮肤瘀斑和血肿形成为主,好发于骨髓穿刺和其他 针刺部位,也可表现为胃肠道、肝、脾、泌尿生殖道等重要的内 脏出血。APL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严重紊乱,使其临床上出血症 状最为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也最常见。AML并发DIC在临 床上并不罕见,且以初诊时和复发期多见。其发病率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如疾病的类型、分期、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一般 认为年龄大于50岁、循环中细胞负荷大、重度贫血、血小板减 少、感染等为出血的危险因素。
    
    抗白血病药物特别是甲氨蝶呤、醋酸泼尼松、门冬酰胺酶 等,可引起肝脏变性和胃黏膜溃疡而出血,并且可加重DIC。
    
    另外,在AML患者中,约有5%外周血中白细胞异常增多。 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大量急剧增多时,白血病原始细胞在血管内聚 集停滞,损伤小动静脉内皮细胞,引起局部严重出血,可发生在 任何器官,但是最危险的是容易在脑部出血,引起死亡,即使有 少数病例幸存,也有严重的神经后遗症。
    自*** | 2016-07-30 14:06:17 49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