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神经内科
漳州尿液常规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吞*** | 2016-05-17 13:30:50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9-02-20 15:25:21
  •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

    查看全部>>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 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的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引起。  2、脑脊液中若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等,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等。 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3、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性脑病等。  5、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  6、吞噬细胞:常见于麻痹性痴呆、脑膜炎。  7、肿瘤细胞:见于脑、脊髓肿瘤。  8、白血病细胞: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如tau蛋白和aβ42可增至0.25-0.8g/L。  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1、前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舞蹈症、帕金森病、手足徐动症等;前白蛋白减少常见于脑膜炎。  2、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白蛋白减少见于脑外伤急性期。  3、α1-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膜炎、脑脊髓灰质炎等。  4、α2-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肿瘤、转移癌、胶质瘤等。  5、β-球蛋白增高:常见于某些退行性变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  6、γ-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胶质瘤、重症脑外伤、癫痫、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脑部感染、周围神经炎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郭*** | 2019-02-20 15:25:21 0 0 评论
    0/300
  • 2016-05-17 17:30:50
  •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观察性状、计细胞数和潘迪试验。
    
    (1)性状:正常是脑脊液无色透明样液体。①血性脑脊液:需鉴别 是穿刺损伤性出血,还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造成。初步判断可 采用三管试验,即按序将脑脊液收集在三个试管中,如果血色逐渐变清 提示创伤所致;如果三管均匀血性,则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确 切判断可立即离心脑脊液标本,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或隐血试验阴 性,考虑新鲜出血即穿刺损伤引起;...

    查看全部>>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观察性状、计细胞数和潘迪试验。
    
    (1)性状:正常是脑脊液无色透明样液体。①血性脑脊液:需鉴别 是穿刺损伤性出血,还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造成。初步判断可 采用三管试验,即按序将脑脊液收集在三个试管中,如果血色逐渐变清 提示创伤所致;如果三管均匀血性,则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确 切判断可立即离心脑脊液标本,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或隐血试验阴 性,考虑新鲜出血即穿刺损伤引起;如上清液呈黄色或隐血试验阳性则 提示陈旧性出血;还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红细胞新鲜完整提示损 伤,如皱缩破碎则表明陈旧性出血。②黄变脑脊液:见于脑脊液蛋白含 量增高,如含量增多但低于1. 5 g/L时脑脊液呈淡黄色;大于1. 5 g/L颜 色为深黄色,见于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颅内或 脊髓陈旧性出血、脊髓肿瘤、椎管部分梗阻等疾病。当蛋白含量高达 10 g/L时,脑脊液放置试管后即刻自动凝固如胶样,称为弗洛因综合征 (Froin syndrome),常见于椎管完全梗阻患者。③云雾状浑池脑脊液: 提示白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炎症,严重者呈米汤样。
    
    (2 )细胞数: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为0 ~ 5个/mm3,主要是淋巴细 胞或单核细胞,无红细胞。白细胞增高多见于脑脊膜和脑实质炎症,也 可见于脑血管病、血管炎、脑肿瘤以及脱髓鞘病变等。白细胞数量的多 少和分类有助于区分炎症的性质,如急性炎症早期或细菌性感染以中 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或慢性炎症如结核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 多为主。当穿刺损伤导致血性脑脊液时,由于血液中白细胞污染而使 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可通过校正方法计算出脑脊液中真正的白细胞 数:如果患者血常规正常,脑脊液中每1000个红细胞对应1个白细胞, 如果患者有明显贫血或白细胞增多,使用以下公式比较精确计算,即脑 脊液中真正白细胞数=白细胞(血液)X红细胞数(脑脊液)x 100/红 细胞数(血液)。
    
    (3)潘迪试验(Pandy test):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利用脑脊液中 球蛋白能与饱和石碳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球蛋白含量越高反应越明显。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蛋白含量升高。
    脆*** | 2016-05-17 17:30:50 642 36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