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实用4篇)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实用4篇)

杨*** 23-04-09 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

(1)“重叠”或“重复”一词;

(2)列式中“减1”的意义;

(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

(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2组简单实例,既有生活中的问题又有数学中的重叠问题,不同角度的对比,共同的理解方法,都从简单数据入手,让学生在计算总数时都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总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

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重叠问题,就要清楚看出重复部分的数量,从而引发学生操作意识,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整理,在小组合作中完成。

2.探究方法

(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

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课件出示:

(4)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 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现重复部分怎样做到既直观又美观,还能表示每部分的内容。结合各小组展示的优点,引出韦恩图,让学生了解韦恩图的同时,又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底蕴。

3.辩论感悟

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

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可能会出现: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5=14(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策略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5.变式练习,内化集合思想课件出示:三(2)参加运动会学生名单(学号表示),根据信息填写集合图中。

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先填写哪部分,再填写哪部分会更好些。

请学生板演,汇报填写的策略,看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计算三(2)班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师生小结。【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是让学生从集合图中会看信息,到会填写集合图的一个数学思想的延伸,也是解决重复问题的关键,是为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打好基础。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基础性练习

(1)完成教材上105页“做一做”第1题.

指导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进合适的图中,并请学生说说集合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趣味性练习

3.拓展性练习

估计三(3)班可能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

讨论: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 )

小组讨论,全班分析,得出:参赛同学最多是17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9人,其中8人重复。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由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资源,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结合集合思想进行分析,还能结合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呼应课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板书:集合)今天我们利用集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

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

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三一班某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

生1:我发现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有捐款的,还有捐物的。

生2:我发现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几人?

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几人?

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师:参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

生:11人、10人、9人。

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

生:里面的同学重复了。

师:哪里重复了?(李彤和任一,课件闪动。)

看来这张表格不能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将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调整,让人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为此,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姓名的表格。请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动表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去调整表格?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调整表格。(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展示)方案一:

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把重复的两个同学摆在前面,能引人注意。

师:谁都赞同他们的摆法?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积极探索的小组。你们组的摆法的确不错,可老师还是觉得,有时还会将总人数看成11人,哪一组还有更好的摆法?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我们读书的时候,眼睛从左往右看。那么,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应该把既捐款又捐物的人名移到左边。)方案二:

师:哇!你们的摆法很独特,说说你们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因为有两个李彤和任一,我们取下来一个李彤和任一,将剩下的李彤和任一放在中间,既表示捐款的人,又表示捐物的人,这样,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9人。

师:你们组的摆法真的很有创意,他们组的摆法你满意吗?(生生评价)授予你们小组为“勇于创新小组”。同学们,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你和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你既想牵爸爸的手,又想牵妈妈的手,你应该走到什么位置?那么,同样的道理,李彤和任一这两个同学既捐了款又捐了物,他们应该放到什么位置?)

2.圈一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调整后的表格,捐款的都有哪些人?捐物的都有哪些人?你能分别把它们圈出来吗?

设计意图:(不同颜色的粉笔圈出来更明显)为韦恩图的形成奠定基础。

3.探究韦恩图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更直观,请看大屏幕:

(1)取消表格。

表示捐款和捐物的人名单我们已经用线圈起来了,底下的表格已经没有用了,可以将它取消。

(2)捐款的移到左边,捐物的移到右边。

(3)线条歪歪曲曲的,将它画好就更美观了。(课件出现韦恩图)

设计意图:感受韦恩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介绍韦恩图。

师: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韦恩图。(出现韦恩图三个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作韦恩图吗?因为这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韦恩在19世纪发明的,后来,就把这样的图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集合的知识《数学广角》——集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将一幅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捐款和捐物一共有多少人?”的表格,经过旋转演变后,转化成这副既科学合理又形象直观的韦恩图,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回答老师的提问。

4.列式计算。

(1)课件分别出示韦恩图的五个部分,学生分别说出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课件一一呈现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看懂韦恩图了,也真正领悟到了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并且,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你能计算出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吗?请同学们独立解答。

(2)计算板演。

方法一:5+6-2=9(人)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贴答数)

讨论:为什么要减2?(因为有2个人既捐款又捐物)

方法二:3+2+4=9(口答) 方法三:5+4=9(口答) 方法四:3+6=9(口答)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思维,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许多知识和本领,其实,利用韦恩图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们来看看:

1.举一反三(4道抢答题)

2.把下面的动物填在合适的位置。

3.看图填空。

4.思维训练

三年级有10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6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练习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举一反三抢答题强调重点,内化知识;思维训练题求重叠部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1.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质疑

2.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自评 互评 生评师 师评生)

师:同学们,你们课堂上,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敢于创新。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学到了很多关于集合的知识,下面,有请获得红花和红星奖励的小朋友上台。红花站左边、红星站右边。

引发冲突:两种都有的学生应该站哪?(中间)请观察这一排同学,回答问题:

1.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2.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3.既获得红花奖励又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4.只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5.只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6.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内化集合知识;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渗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思想教育。

五、作业布置,知识升华

我是小小设计师。(课后作业)

请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集合图。大胆尝试吧!只要我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风破浪、历练出一身好本领,一定会设计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凸显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广角——集合

(1)活动表格(移动过程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捐款

(2)计算板演(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方法一:5+6-2=9(人)

方法二:3+2+4=9(人)

方法三:5+4=9(人)

方法四:3+6=9(人)

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3)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数学广角(二)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名单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1. 情景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通知

学校定于下周五举行趣味运动会,请三年级各班选拔

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同学参加踢毽比赛。

校体育组

(1)了解信息。

(2)师:你觉得三(1)班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1)课件出示三(1)班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学生名单。

(2)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总人数是17人吗?

(3)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快看出哪些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3.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

(2)汇报交流。

4.介绍韦恩图

(1)介绍韦恩图的来历。

(2)结合例题明确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指生说一说。

5.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生尝试列式,全班交流。讲清算式的含义。

6.估计:咱们班可能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幼儿评语(实用18篇)

评语
幼儿评语(1)这学期你的表现一直很出色,在刚开学那一群哭闹的新宝宝中,你的从容就已经表现出了你优秀的能力,而后面的幼儿园生活中你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帮助他人扣子,真是
展开详情

关于考试的作文400字

考试作文
星期二,我们黄老师说:“明天,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了,请大家回去好好复习。”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啊什么啊,难道你们不想考试?”黄老师说。一回家,我告诉了妈妈这个消息。妈妈听了,拿出三套卷子让
展开详情

高三作文师恩难忘800字

高三语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定会珍惜。”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有长辈、同学,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而我最想感谢的
展开详情

社会实践社区志愿者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我是高二(4)班的一名普通班干部,平日里的我喜欢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班内工作上也是认真负责。每当我在帮助他人之后,我都会有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在丰富多彩的暑假里,没有机会去帮助同学,我就会选择到社区或
展开详情

数学考试作文

考试作文
星期二上午考完数学的认识人民币后,陈老师一直没把试卷发下来,大家都想看到成绩。但陈老师说别班的数学老师改试卷后都发现同学们考得很差,她就没信心去改了。今天终于发试卷了,大家考得还真不好,全班考一百分的
展开详情

夸父追日读后感500字范文

四年级语文
夸父迈开大步向南方走去,沿途不断发现累累白骨。他知道那是追求光明的人的遗迹。夸父追着追着就到了溪河边,觉得口渴了,三口两口就把渭河喝干了,然后继续向前奔跑。我们要学习夸父的舍己为人、善于帮助别人的优良
展开详情

总经理助理实习报告

实习专题
20____年7、8月间,我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明日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得到了一次经理助理的实习机会。我在公司里的工作是整理材料及为同事们的工作提供便利。一个月里,我冲咖啡、泡茶的水平提高了,当然,更重
展开详情

英语作文500词(优质18篇)

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500词(1)IliketravelingveryMytriptoXiAnisreallyBeforeIwentthere,IalwayswantedtoseeBinMaYong,soIcho
展开详情

卡洛斯·巴雷德斯

全科知识
卡洛斯·巴雷德斯(PAREDESCarlos),1976年7月16日出生于巴拉圭,足球运动员。巴雷德斯是巴拉圭队中的一大柱石。坐镇中场的他担当的`是中后场之间的组织桥梁。作为队中的抢断高手,他参加过1
展开详情

2022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六年级语文
福克先生是一个正真的人,他救了艾娥达夫人,和大家一起打败了抢火车的印第安人,对一个印度向导非常感谢,竟送了一头大象给他!还有一个经典的情节:这时,过来一个要饭的女人,手上接着一个孩子。她走近了福克先生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22年初一英语知识点讲解 人间草木读书笔记 高三地理的二轮复习计划 职场故事(汇总20篇) 物流专业实践心得体会 《怪老头儿》读书笔记 2022年夏天的风精彩作文500字 落花生说课稿(汇编15篇) 现代文阅读如何能答出高分 高一语文采薇翻译原文 初三新学期学好政治几点建议,初一政治学习方法 傅雷家书教案(通用15篇) 2022高考提高英语听力的最佳方法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范文 小学生三年级春节作文 实用的大学英语作文 一年级语文拼音概念及学习技巧 舞蹈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初一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交通安全常识教案(通用19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汇总4篇) 盘古 关于我的学习方法作文 颠倒歌教案反思(甄选8篇) 小学生日记:我最喜爱的动物 中考作文 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一年级怎么学数学 初三政治选择题 一缕阳光小学优秀作文_阳光话题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 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 大学生社会实践村委会心得体会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比例应用题练习题 乔布斯的名言(必备15篇) 大学生实践发传单心得 实践活动心得300字 高中学生军训感想作文2022范文 以金鱼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药房实习工作报告 再见了亲人课后练习题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心得 爱心公益事迹材料 珍惜青春550字四年级范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推小车教案(精编9篇) 描写家乡的诗歌(精品8篇) 以"代价"为主题初中500字作文 积极生活的句子(必备18篇)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部编版 最美少年事迹材料 睡前故事女朋友甜蜜(实用5篇) 特殊的考试作文【热门】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大学生军训自我鉴定200字 《大师与玛格丽特》读书笔记 2022初一新生开学军训800字作文大全 中彩那天优秀教学设计(必备8篇) 阅读理解答案(集锦18篇) 关于读书演讲稿的题目(集合10篇) 孙子兵法 先进事迹材料 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第六单元测试题 2022高考英语常用万能句子 《绿屋的安妮》读书笔记 小雨沙沙沙教学反思(实用5篇) 曾国藩传的读书笔记 好寓意的成语(集锦3篇) 教师节感言 赞美医生的句子(通用14篇) 2022年狼图腾读后感范文500字 三峡话题作文500字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各单元作文范文 四年级期中考试的反思作文400字 梦想六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师生故事600字精彩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800字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书笔记 玩具真好玩教案(合集8篇)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期中考试作文400字 高三作文信任800字议论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法国号教学设计(甄选15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 创业的句子经典语句(通用3篇) 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 关于初中水浒传测试题 中考作文 付出的故事(汇编5篇) 驾驶员先进事迹材料 学校先进管理者事迹材料 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推荐11篇) 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 新的开始500字初中优秀作文 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 最好的作品中考满分作文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500字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优选3篇) 观察水教案(推荐5篇) 小学生10个传统文化的故事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幼儿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 09年教师节演讲稿 幸福爱情语录(精选300句) 5月的句子(精选15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汇编5篇) 家庭教育宣传周工作方案 房祖明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个人实习报告总结 二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小王子》优秀读书笔记 机电参观实习报告 高中军训口号16字 关于文学的句子(集合3篇) 阅读理解试题解题技巧 励志文章 成长的记忆中考满分作文 不忘初心高三议论文作文 在酒店实习的心得 数轴教学设计(合集9篇) 2022高三化学复习时间怎么科学分配 保安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装饰设计实习报告 感谢有你600字精彩作文 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 欢庆六一儿童节700字六年级作文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500字 快乐钥匙400字小学生作文 猴子捞月亮教案(必备7篇) 胃肠外科实习小结 个人就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狼王梦读书笔记300字 埃及教案(汇集16篇) 2022美术教师实习报告优秀模板参考 金钱的魔力读书笔记300字 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热门7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扫地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必备8篇) 对联大全带横批4字(集锦4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春天的脚步诗歌(集合6篇)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 高中政治必备主干知识 六年级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做好高中英语听力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古代经济史(甄选6篇) 数学考试没考好检讨书(合集20篇) 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点 关于雪景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2022高考数学易错知识大全 论语读后感范文500字 你最出彩中考作文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数学公式 以修养为题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相关范文 孟获 2022毕业实习单位鉴定表评语 2022年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范文300字 中秋节猜灯谜及答案(集合5篇) 营销策划书应该怎么写?网络营销策划技巧(必备8篇) 单位学习计划(优质13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汇编16篇) 员工培训评语(精品6篇) 暑期实践心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大全 养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窗的阅读答案(汇总17篇) 我的舞台读后感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优质8篇) 考试卷(必备17篇) 距离中考作文 六年级我的小伙伴作文400字 牧童短笛教学反思(集合3篇) 关于数学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 5.12十佳护士节演讲稿 学生军训优秀演讲稿 大学生暑期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2022年给抗击新冠肺炎的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到三 关于大学专业自荐信 化学高一必修一目录 调研实践的心得体会 关于励志的经典语录 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孝的名言警句 我的成长之路普通话说话范文 数学初二知识点重点笔记 初二了英语差怎么办 高三作文节省时间范文 高中军训有感600字作文 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