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井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古井教学设计(精选3篇)

烂*** 23-02-04 教学设计

古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  :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1、引导思考并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内容联系紧密,可以划分为一段?段意怎样概括?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读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又是怎样哺育平原上的儿女的?课文是通过哪些个体事例来说明的呢?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句子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不但……还……)这个句子的前半句总结了课文哪方面的内容?后半句又总结了哪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哪个内容?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


古井教学设计(2)

古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思考·练习”第2题),明确“古井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问题。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读解生字新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再指名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误读,区别字形 1、读准字音 ⑴ 读准生字读音: “报酬(chóu)”的“酬”是翘舌音,要读准。 ⑵ 读准以下容易误读的音: “扁担(dàn)”的“担”,不要读成“dān”的音。 “单薄(bó)”的“薄”不要读成“báo”的音。 “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shì)”的中“似”,不要读成“sì”的音。 “日子长着哩 (li)”的“哩”应读轻声。 “提供(gōng)”的“供”不要读成“gòng”的音。 “他们懂得(de)”的“得”应读轻声,不要读成“dé” 的音。 “不能总让大家出力气啊”和“多好的古井啊”中的“啊”,应按“啊”的变调读,前者应读“ya”,后者应读“na”。 2、注意以下字形: “暮色”的“暮”下边是“日”。 “络绎不绝”的“绎”不要写成“泽”。 “六旬”的“旬”与“句”,“陶冶”的“冶”与“治”不要相混。 3、提醒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 歉意:抱歉的意思。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二、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古井”的“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古井”?想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分小组讨论,并解答;再由老师归纳,顺便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

1、归纳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都来取水。 第2自然段: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第3自然段:村里的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来不要报酬。 第4自然段:老两口表示歉意。 第5自然段:乡亲们劝说两位老人接受大家的帮助。 第6自然段:古井使大家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想一想,议一议: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自然段的意思联系比较紧)为全文划分四个结构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第3~5自然段 第四段:第6自然段 3、读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从重点词语和句子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从而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使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思考·练习”第2题中的三个句子及结尾一段话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阅读分析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四句话:有两句话是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的,还有两句话是进一步说明井水的质量和古井与乡亲们的关系的`。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把前两句话画下来。后两句话中“清凉可口”的“可口”是什么意思?

2、“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儿女”,“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什么?“哺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古井比喻成“温情”的母亲呢? (“甜美的乳汁”指清凉可口的井水。“哺育”是养育、培养的意思。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慈爱的,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亲一样,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甜美、清凉的泉水,养育村民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

三、阅读分析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 这一段是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段中有没有“很多”这个词?如果没有,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挑水的人很多的?(不用“很多”,而用时间长、人数多、路面湿表现。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

2、春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说下过一场夏天的雨或秋天的雨? (春雨不同夏天和秋天的雨,它的特点是雨水少,有“贵如油”之称。下起来不大,断断续续,一般刚能润湿路面。) “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路面是什么样的? (湿漉漉的。) “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说明了什么? (说明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路上人来人往,免不了会有井水洒到地上,路面总也不干。)

3、这一段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乡亲们尽情享用井水,表现了古井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

四、阅读分析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 这一段是写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两位老人为什么需要有人帮助挑水呢?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老人挑水的?老人怎样表示?乡亲们又是怎样“劝说”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年过六旬、一瘸一拐;又矮又瘦、很单薄;女儿外地教书,所以老人需要有人帮着挑水。)

2、“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这里,“这个”、“那个”用在上下句里说明什么? (帮着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许多人。) “挑一担”“提一桶”,上句是“担”,下句是“桶”,说明力气大的就挑担,力气小的就提桶。 “老人的水缸总是满的”,这句话说成“老人的水缸满满的”有什么不同?“总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直是满满的,大家不间断地帮老人挑水)

3、乡亲们这样不间断地、热情地帮助老人挑水,老人很感激。多次表示要给乡亲们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于是,“老两口带着歉意说: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自出力气啊。”老人的话里“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那么,不“白出力气”是什么意思呢? (是有报酬) “总让”的“总”跟“总是满满的”的“总”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一样,都是一直、一向的意思) 换个意思相近的、同学们口头上经常说的口语词是什么? (老是)

4、乡亲们是怎样表示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这句话点了问号,应该怎样读?是有疑问而提出询问的语气,还是强调古井为乡亲们做了巨大贡献的一种反问语气?连同下面一句话试读一下看看。

5、“乡亲们总是劝说两位老人”,“劝说”是什么意思? (劝解、说服) 为什么还要“劝说”两位老人呢? (因为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要给帮助挑水的人一些报酬。乡亲们不肯接受,只能向老人讲道理,让老人安心接受帮助。) 这种“劝说”是不是只有一两次,还是多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每次老人表示,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的。“总是”)

6、这一段出现了两个“总是”,一个“总让”,查查工具书,这里的“总”是什么意思? (经常、一直或一向。) 一是为了表示乡亲们对两位老人的无私的热情的帮助,一是为了说明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感激乡亲们要有所表示。

7、有感情地试读这一段,再指名读。要读出乡亲们的关怀热切和体贴的感情,还要显示出两位老人的不安和感激的情怀。

五、阅读分析第四段

1、先齐读,再自由读课文结尾段: “多好的古井啊”,好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话,说明了“多好”:

⑴ “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什么是“生命的泉水?”“泉水”前面为什么加上“生命”? (人们享用古井的泉水,使生命得到保存。) 这句话跟开头一段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再读读开头段。 (这句话跟开头段呼应了,是开头段内容的概括和加深。) 把开头一段和结尾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看看它们的联系密切不密切: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它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看来,“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二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⑵ 古井“多好”,好在一是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二是“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陶冶”是什么意思?工具书上是怎么讲的?“品格”是指人的什么? (“陶冶”,原来的意思是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用来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品格”是指人的品质、风格。) 小组(或同桌)议论,然后全班讨论: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古井源源不绝地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乡亲们以什么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精神乡亲们学到手没有? (学到手了) 表现在什么地方? (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

2、小结: 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说明古井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为背诵课文做好准备;

2、学习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自由读、教师范读和指名读的顺序进行。要求:读得连贯,节奏自然,强弱恰当。较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句、段及全篇的意思,以及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出课文的语调、速度、停顿及重要字词的重音。着重注意: 第二段,读出乡亲们到古井取水时的欢悦情感和热闹气象。 第三段,读出乡亲们帮助两位老人挑水的热情和关怀,以及两位老人的不安与歉意的心情。 第四段,读出结尾段的归结语调和感慨气势,“多好”、“古井”、“生命的泉水”、“陶冶”、“怎样做人”应该读重音。

二、造句练习 向学生说明“哺育”的本意是用乳汁喂养的意思,一般比喻培养教育。“络绎不绝”有两种用法:一个是当作状语修饰谓语“来到”的,另一个直接当作“谓语”使用(语法术语教学中不必出现)。 出示示范句,再做练习: 1、哺育: ⑴ 小鹿在鹿妈妈的哺育和饲养员的照料下,渐渐长大了。 ⑵ 爸爸妈妈和学校老师都在哺育我们成长。 2、络绎不绝: ⑴ 清晨,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街心花园体育场。 ⑵ 清晨,到街心花园体育场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 三、课文第二段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尽情享用的热闹情景。下面有一种写法和原文比较,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段写形象生动的 出示: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里来远。每天从早到晚,取水的人连续不断地从我们家门前走过,桶响着,扁担响着。门前的路总是湿的。 和原文第二段比较,有什么差别:

原 文 一 般 写 法 比 较 说 明 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每天从早到晚,取水的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原文用“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用拟物“降临”,表示暮色来到。这就把从早到晚的时间,形象地表现出来。“络绎不绝”是成语,比一般说法简洁扼要。 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吱悠悠,像一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桶响着,扁担响着。 “叮叮当当”、“吱吱悠悠”是桶和扁担的拟声,用“一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比喻、联想取水的人们的欢悦心情。 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门前的路面老是湿的。 “湿漉漉”是湿的拟状,用“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联想,表示路面湿得不大,给人一种舒适、滋润的感觉,透出乡亲们对古井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这一段用形容、拟物、拟声和比喻、联想等写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的欢悦心情。读了给我们的感受是具体的、亲切的。 重点读这一段。 下面有一段直接描述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二段的写法,以小组为单位议论一下,看看怎样修改、补充可使这一段活生动、形象。 (注意:划横线的词语可以改动、变换。) 离我们家不远就是早市。早晨,赶集的人多极了,肩碰肩、脚碰脚的。市场两旁摊位上,菜是绿的,米是白的,鱼是银的,果子是红的。鸡也叫,鸭也叫,卖主不停地喊着招呼顾客。买主提着篮子,推着小车,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挑选自己满意的东西。早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修改后是这样的(供教师参考): 离我们家不远就是早市。清晨,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市场两旁摊位上,菜绿莹莹,米白花花,鱼银闪闪,果子红艳艳,鸡叽叽咯咯,鸭子呱呱呱呱,卖主不停地吆喝着招呼顾客。买主提着篮子,推着小车,目不暇接地挑选着满意的东西。早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像奏起一支欢乐的晨曲。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背诵课文。


古井教学设计(3)

《古井》优质课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 :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1、引导思考并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内容联系紧密,可以划分为一段?段意怎样概括?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读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又是怎样哺育平原上的儿女的?课文是通过哪些个体事例来说明的呢?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句子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不但还)这个句子的前半句总结了课文哪方面的内容?后半句又总结了哪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哪个内容?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1)哺育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用哺育?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使用络绎不绝的?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最好句子。

作业 :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相关推荐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6篇)

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看过三毛传记,结果是第一次看三毛作品,惭愧惭愧,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一星期内抽空看完。感动我的是三毛那心怀大爱的美好品质,同一件事情,她通常不会想到这个人令她多么恼怒,她习惯于想
展开详情

小学生爱国主义作文300字

四年级语文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中国人,在日本人侵略我们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八路军,我们的红军,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自己那鲜红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让我们祖国的人民
展开详情

2022高考英语题型盘点,高考改革后的英语题型

备考资料
英语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二、语言运用听力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
展开详情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探究

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害怕学文言文,觉得自己虽然花了不少精力学习,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却不强,应对考试常会感觉比较困难。其实,攻克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找对了方法。怎样学
展开详情

高二历史学习效率怎么提高

高二历史
法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1)概览(Sur
展开详情

家庭教育作文

家庭教育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带着他心爱的狗跟随他的父亲第边散步,狗在奔跑中踩坏了一个女孩的小水渠,小女孩在男孩的道歉的情况下仍无理地要她做富商的父亲买下这条狗并打死它,男孩的父亲没有代替儿子出是否卖
展开详情

麦琪的礼物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八年级语文
当我第一次看《麦琪的礼物》时,有这样的疑问,麦琪是谁?他(她)的礼物又是什么?后来我了解到麦琪是三个人,他们是《圣经》中,耶稣出生时从东方来的三个贤人,他们的礼物带表了尊贵与圣洁。这也是欧·亨利《麦琪
展开详情

先进事迹材料

先进事迹材料
一、以严谨的态度积极的做好工作。一年来我自身严格要求自己,端正态度,认真工作。一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一面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勇于创新,主动找事干,做到“眼勤,手勤,嘴勤
展开详情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1月22日,天气一改前几日的温和,变得格外的冷,不知不觉每个人都又加上了厚厚的外衣,但再冷的天气也驱散不了我们每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心中的热情。此次的实践活动任务是服务xxxx购物广场,主要的活动有
展开详情

两片秋叶阅读答案(集合3篇)

答案
两片秋叶阅读答案(1)两片秋叶的阅读题及答案两片秋叶陈薇莉我悲秋,我亦恋秋。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导游顶岗实习报告 音乐试题及答案(集合3篇) 交往的质量阅读答案 超市收银员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足球比赛为题600字精彩作文 匆匆那年550字五年级作文 高人和矮人教案(精编4篇) 最难的绕口令 有关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考试前作文 捕捉幸福650字优秀范文 医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天津一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阅读题答案 于荣光 安全知识的作文 音乐欣赏教案(必备17篇) 船务实习工作周记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600字精彩作文 避开考研备考弯路的建议 对军训经历的感受体会 小手真干净教案反思(必备3篇) 撩人小故事(精选4篇) 厨师实习报告总结 笑猫日记读后感范文 2022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卖白菜教学设计(精品7篇) 2022高二作文我想回家范文 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集合16篇) 童年中学生读书笔记 将相和读后感 政治高考重点知识 中国寓言大全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汇总4篇) 美丽的玫瑰花话题作文 四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 家长应该树立哪些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关于爱国的诗词(精选4篇) 生命的意义500字小学作文 考试的作文 云峰岩 五年级数学部编版知识点总结 以幸福的真谛为话题议论文 环保建议书怎么写 大学生工厂实践心得 中学作文评语(精编5篇) 英语导学案(汇总5篇) 读老舍《养花》有感 高一数学到底学什么 打扫校园教案(精选3篇) 幼儿园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 尖子生的优点有哪些?尖子生在学习过程的3大特点 工作中的小故事(汇总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脱式与解方程计算练习题 描写考试的作文 珍贵的诚信的600字七年级优秀作文 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 母爱如水初中作文800字 六年级作文:我的理想 卖油翁文言文知识点(汇集3篇) 交通安全知识顺口溜 五一出行的西青人注意啦_五一出行小攻略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部编版彩色的梦教学设计(精编8篇) 葫芦丝教学计划(热门5篇)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汇编15篇) 军训生活初中生感悟小结 初二生物学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们的教师节 计算机基础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间鬼故事(集合3篇) 七年级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大学英语作文 高三地理背斜向斜知识点整理归纳 考试过后作文300字 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答案 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 爱丽丝的故事(精编10篇) 初中军训日记500字 白蛇传的故事(必备3篇) 在家打扫卫生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有关中考作文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汇总8篇) 高中笔记随笔 英语学习心得 高中生物复习方法之选择题 军训训练学生日记范文 找秋天教案(汇总9篇) 有关秋天的诗歌(优选8篇) 血色母爱读后感范文500字 9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热门7篇) 高一作文800字励志议论文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的解题注意事项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笔记 考研政治知识点 2022关于初中生军训生活优秀作文600字 环保实践心得体会 教育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工作 生命生命课后练习题(汇集6篇) 关于安全知识作文300字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阅读题答案 古代历史故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实用8篇) 提升初三化学成绩的小结论有效的提高化学成绩 教师网络研修学习计划(合集18篇) 跑进家来的松鼠说课稿(实用14篇) 2022高中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友谊名言名句大全(集锦3篇)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安全知识主题班会 六年级作文《我的爷爷》 【热】关于考试的作文 高二安全的议论文 麦琪的礼物读书心得体会 高二不忘初心演讲稿 大学生的英语自我介绍 笑猫日记读后感范文300字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800字 青春随想初三作文满分作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300字读书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高一生物五种经典复习方法 期末考试安全教育(甄选4篇) 创新作文800字高二议论文 英语学习心得模板 小学查理九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双人朗诵诗歌(汇编7篇) 大学生暑假的社会实践心得 小妇人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纪念九一八诗歌(实用4篇) 珍爱生命心理健康班会教案(精选8篇) 共勉的句子(精选17篇) 儿童睡前故事(热门19篇)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材料 源氏物语读后感范文 一x一x的成语(通用15篇) 会飞的教室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汇编4篇) 玉峰寺 走大鞋教案(必备9篇) 美字的成语(推荐5篇) 考试交响曲作文 小学生日记:美丽的秋色 景阳冈读后感范文 实用的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有关数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从容中学生议论文相关范文 关于爱的经典语录 2022小学军训日记 绝招教学反思(精选15篇) 防溺水作文500字六年级 考试前作文400字 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有趣的汉字故事(集合8篇) 250字左右的军训新闻稿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 爱如茉莉说课稿(优选9篇) 小学二年级谚语大全 我和体育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有关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小学生日记春景 致未来的自己高一作文800字 有关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优选7篇) 孝敬父母实践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中英语选修六的知识点 《昆虫记》优秀范文 一生的故事(精品15篇) 初三英语作优秀文范文 高一亲情话题议论文 霸王别姬历史故事(集锦3篇) 表达心情失落的句子(汇总16篇) 有关成长故事的作文(热门10篇) 大学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孔乙己读书心得范文800字 辞旧迎新的诗句(优质3篇) 对未来的憧憬的句子(合集5篇) 绿拇指男孩读书笔记 围城初中读书笔记 军犬黑子读后感优秀范文 难忘的教师节 初中生《猎人笔记》感悟范文 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 李白诗歌的风格(精选4篇) 踏雪寻梅说课稿(精编5篇) 读懂宽容550字五年级作文 综合实践心得体会范本 优秀典型学生事迹材料 数学中最容易拉分的题型是什么? 青山不老的教学设计(必备20篇) 怀念家乡550字五年级作文 考试没考好检讨书(通用17篇) 高二物理详细必考知识点(实用4篇) 落叶之美550字五年级作文 平安家庭示范户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