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精编6篇)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精编6篇)

梦*** 23-06-14 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1)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2)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3)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简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4)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相关试题: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阅读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简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5)

《登金陵凤凰台》唐诗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 .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

2.比喻。(2分)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分)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6)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阅读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简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相关推荐

学生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
展开详情

端午粽教学反思(精选17篇)

教学反思
端午粽教学反思(1)《端午粽》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词,
展开详情

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

名人名言
1、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2、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3、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4、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展开详情

有关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高三历史
1、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1)背景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王朝,也是在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在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它的反封建斗争只能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即反
展开详情

北京中考英语作文

考试作文
DearMr.Smith,IamLihua,chairmanofthestudentunion,fromchenguanghighschoo.Iamverypleasedtolearnthatyoua
展开详情

高考冲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高三语文
化学制剂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
展开详情

《昆虫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昆虫记是一篇科普读物,作者法布尔。这篇文章是他通过观察和细心的构思写出的科普巨著。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
展开详情

超市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这个寒假是我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假期,为了不荒废我长达50天的假期,经人介绍,我以一名销售员的身份在我们当地的超市里做了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月三日,是我进入超市的第一天,当然也是我作为销售员的试用期。七点
展开详情

2022国考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考公务员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
展开详情

冼色丽

全科知识
冼色丽,1982年10月1日生于广东肇庆,中国大陆女演员,目前在香港发展。曾参加第一届纳爱斯-雕牌杯“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获得广东赛区冠军、全国总决赛亚军及“网络最具人气”奖的好成绩,并因此而入行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初二下册政治重点 外国神话故事(实用8篇)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书信英语作文(实用17篇) 摘抄关于读书的名言 2022年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2022元宵节猜灯谜题目及答案大全(优质7篇) 选择500字七年级满分作文 家庭教育培训心得 六年级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 不一样的端午节800字作文 初中军训感受范文 支教实践心得 考试总结作文 春节禁放烟花爆竹倡议书模板参考(集锦6篇)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 爱的奉献为题的七年级满分范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考试知识点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论微笑600字优秀话题作文 初三历史单元知识点 关于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 读书有感笔记 简爱读书笔记 2022高三作文痕迹800字 关于时光的比喻句 最美护士事迹材料 大学生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珍惜母爱初中作文优秀范文 《傲慢与偏见》优秀读书笔记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精选5篇) 高一关于爱的议论文 银行大堂经理实习心得体会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期中考反思作文 小学一年级英语语法学习方法 小孩子一年级语文很差怎么改正?字词积累训练 古诗词名句鉴赏(合集4篇) 初三上册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顶岗实习工作评语 半期考试作文 寒假读《昆虫记》有感500字范文 三只蝴蝶教案反思(甄选3篇) 家庭教育格言 大一300字的军训心得 军训纪实500字范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集合8篇) 大学军训感言结束 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读后感 高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节。 大学英语作文 关于团结的名言名句(集合7篇)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生命的意义作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生意对联(汇编18篇) 关于四年级写景作文高分模板 时间的脚步600字精彩作文 将心比心的教学反思(热门16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甄选16篇)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我的小伙伴300字小学作文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关于考试作文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400字二年级 开学第一课音乐教案(热门19篇) 散文匆匆(集锦19篇)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反思(精品8篇) 绘本故事教案(精选17篇) 高一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2年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以变成一只小鸟为题的六年级作文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拓展课教案(精品5篇) 随笔记叙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800字 怎么辅导孩子学好初一英语? 精卫填海的故事(汇编15篇) 高二作文挫折话题议论文 6和7的认识免费课件(精品3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以早餐为话题的小学二年级日记 有关期中考反思作文 寒假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作文:考试 《血战湘江》观后感范文500字 学习法,欢迎参观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读《山中访友》有感范文 高三经典英语作文大全 任职期满考核评语(通用3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高一语文的提分技巧(通用4篇) 引路人800字满分作文 章鱼教案(必备17篇)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高三时评作文素材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复习提纲 字的成语有哪些(推荐16篇) 高二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实用4篇) 中考作文 关于友谊的谚语英文(汇集3篇) 知足常乐600字精彩作文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与复习指导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甄选7篇) 活出精彩500字优秀作文 高考时评作文必备素材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反思(集锦6篇) 销售早会小故事(合集6篇) 努力读懂550字五年级作文 部编版草原教案(合集3篇)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通用19篇) 作文阳光高一800字范文 学生建筑实习周记 家庭教育经验材料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经典绕口令练习 东庵森林公园 教师的挑战读书笔记范文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讲话稿(精品1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关于读书的语录(精选120句) 挫折议论文800字高一 2022年高考数学考点 校庆征文范文(合集3篇) 一分钟英语的自我介绍 有关长征精神的中考满分作文 《阅读是一种孤独》阅读答案 商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感恩妻子的句子(精编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关于创新的高二作文800字 卖油翁教学反思(精编10篇) 一场特殊的考试作文 初三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做题方法 创新的优美句子(必备3篇) 药店实习工作周记 做好自己500字初中作文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 文言文自学的方法技巧(精品6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书笔记 小鸟小鸟课件(甄选6篇) 中考作文600字 英语教师实习报告如何写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小班防火安全知识顺口溜集锦 小妇人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汇集4篇)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300字 军训心得体会100字1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开篇技巧与满分作文试题范例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甄选19篇)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16字大学的军训口号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就近学内容联系与十分避免技巧 2022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 大学应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自我评价 小草教学设计(合集20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2022中考数学备考之压轴题十个方法 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方案 高考英语使用句型大集合,英语从不及格到137分怎样做到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优选20篇) 关于清明节的小学作文400字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攻略: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 高二物理解决物理实验难题的思维方法 寒假读《爱的教育》有感范文 防溺水作文500字六年级 高三地理快速提分方法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梳理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阅读答案(精选8篇) 幽默搞笑故事(集合8篇) 形容浪漫的句子(推荐3篇) 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集合16篇) 默默陪伴的句子(集合3篇) 励志个性座右铭 紧张的考试作文(推荐19篇) 昆虫记读后感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傲慢与偏见经典语录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考试总结的作文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精品14篇) 先进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高中语文作文如何运用素材 让孩子渴望学习的建议 学生读书笔记 七年级写我的家乡的作文 如何应对面试题 军训的收获和感受 2022年春天话题作文5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