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精选6篇)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精选6篇)

C*** 23-05-24 考试资料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1)

拔下钥匙

(1)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2)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3)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已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4)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5)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6)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7)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8)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9)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10)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11)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12)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13)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14)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 —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15)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4分)

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3.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6分)

4.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6分)

参考答案: (22分)

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评分说明: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4分)

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评分说明:描写方法2分,作用4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3.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评分说明:答出两点给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分)

4.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评分说明: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6分)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2)

拔下钥匙(22分)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 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已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 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 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4分)

1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13.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6分)

14.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6分)

参考答案:

(22分)1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评分说明: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4分)

1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评分说明:描写方法2分,作用4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13.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评分说明:答出两点给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分)

14.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 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评分说明: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6分)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3)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⑧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⑨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⑪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⑫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⑬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⑭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⑮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文中多次提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2分)

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3分)

参考答案:

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

评分说明:(2分)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

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评分说明:(2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1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普通”表现了陈乐平身份和职业的平凡,反复强调“普通”一词,突出了他精神的高尚和人格的伟大。

评分说明:(2分)解释普通的含义1分,答出作用1分。

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

评分说明:(3分)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4)

一、教纲考纲: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要求:“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积累与应用”一项中明确指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常见题型:

1、客观题: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2、主观题:

⑴仿句型:

①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梧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②、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测试题,既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又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分析题干中给出的一组句子就会发现。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的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么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些条件,另外,所造的一组比喻句都须合理贴切。

⑵情境型: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近几年有关修辞手法的试题中,考辨识修辞手法的试题越来越少,考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的试题越来越多。尤其像这道题,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体现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的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参考答案: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三、试题特点: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考试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

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五、【锦囊妙计】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六、难点歼灭

1、比喻

(1)学会辨析比喻句

比喻: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 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练习:写出下列古诗句中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④天似(),笼盖四野。

比喻特点:

①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同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处

③找得到或想得到本体,有喻体。

注意:“仿佛、似乎、像……一样”的词语,未构成比喻关系,就不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推测、想象。

如:1、街上仿佛没有人。(没有喻体,或者说找不到本体)

2、他长得像他哥哥。(他和哥哥属于同类)

3、她像是有心事。(她不能说是“有心事”的本体,“有心事也不能说是”她“的喻体,”像是“表猜测。)

(2)比喻的分类:

明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暗喻:月亮和星星是不用电源的灯。

借喻: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2、夸张:对事物作扩大、缩小的描述。

注意:夸张有时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连用时要注意辨别不要遗漏。

例:有些树叶掉下来也怕砸碎了脑袋。

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3、拟人:把事物写成有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例: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系,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注意:排比常的其他修辞手法结合联用,开头的词语往往相同。

例: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表述两个相关或相近词。

例: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练习: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

业精于勤荒于嬉雪却输梅一段香

落霞与孤鹜齐飞深巷明朝卖杏花

万里悲秋常作客行成于思毁于随

小楼一夜听春雨望帝春心托杜鹃

位卑未敢忘忧国百年多病独登台

庄生晓梦迷蝴蝶似曾相识燕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事定犹须待阖棺

无可奈何花落去秋水共长天一色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间隔反复)

“岸英!岸英!……(连续反复)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而反复是根据需要,使用的词语和或句子重复出现。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A、自问自答 :那是什么呢?是名贵一紫竹。

B、只问不答:我们试想一想,林琴南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为时并不久,现在哪里去了?

8、反问:用疑问的句子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明知故问,答在其中)

那新规划出来的牧场,不就是流动的财富吗?

9、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需表达的事物。

A、专用名代替通用名: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代聪明才智的人)

B、用事物特征代事物:黄发垂髫(代老人和小孩)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①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说明。

②借代侧重于“相关性”(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可以改为明喻 。

③二者可以用能否加“像”字来辨认。可以加“像”是借喻,不能加“像”是借代。

10、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11、 引用:借用名言、谚语、典故。原文用引号,大意不用引号。

他实在“聪明”得很!

六、实战演练

例1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分析】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作用,甚至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如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 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

【答案】 D

【说明】这类题既应注重修辞的运用,又应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深入分析,才能做准做好。应予以重视。

例2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分析】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答案】 A

【说明】这类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修辞方法运用能力的测试,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来介绍、描述这一事物。关键就是看这一修辞运用是否合理。故修辞的运用须紧紧结合语境来判断。

例3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案】

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小花,就装着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片云朵,就化作滴滴甘霖。

(答案可多种多样,但应注意运用修辞和句式正确。)

【说明】要做好这类题型,除了要掌握好仿写题和修辞的知识,还应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必须注意“观察”语言现象,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感训练,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语言。

例4 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别。①句中把“银波”的形状比作“鱼鳞”,是比喻。②句中把“根”富于人情味,“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是拟人。③句中把“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作对偶,且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同样是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近。④句中把太阳的温度夸大到“火”的程度。这是把事物夸大的一种,这是运用了夸张。

【答案】A

【说明】做这类修辞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像上面“分析”的方法,即逐句逐项地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一种方法是直接筛选法,这种方法是若你一眼看出哪句是何种修辞,就给该句定位,用排除法即可确定,其他选项暂且不再过问。总之,做这类题的前提是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类型及判别。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5)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⑧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⑨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⑪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⑫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⑬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⑭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⑮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文中多次提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2分)

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3分)

参考答案:

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

评分说明:(2分)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

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评分说明:(2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1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普通”表现了陈乐平身份和职业的平凡,反复强调“普通”一词,突出了他精神的高尚和人格的伟大。

评分说明:(2分)解释普通的含义1分,答出作用1分。

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

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

评分说明:(3分)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拔下钥匙的阅读答案(6)

一、教纲考纲: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要求:“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积累与应用”一项中明确指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常见题型:

1、客观题: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2、主观题:

⑴仿句型:

①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梧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②、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测试题,既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又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分析题干中给出的一组句子就会发现。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的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么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些条件,另外,所造的一组比喻句都须合理贴切。

⑵情境型: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近几年有关修辞手法的试题中,考辨识修辞手法的试题越来越少,考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的试题越来越多。尤其像这道题,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体现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的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参考答案: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三、试题特点: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考试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

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五、【锦囊妙计】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六、难点歼灭

1、比喻

(1)学会辨析比喻句

比喻: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 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练习:写出下列古诗句中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④天似(),笼盖四野。

比喻特点:

①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同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处

③找得到或想得到本体,有喻体。

注意:“仿佛、似乎、像……一样”的词语,未构成比喻关系,就不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推测、想象。

如:1、街上仿佛没有人。(没有喻体,或者说找不到本体)

2、他长得像他哥哥。(他和哥哥属于同类)

3、她像是有心事。(她不能说是“有心事”的本体,“有心事也不能说是”她“的喻体,”像是“表猜测。)

(2)比喻的分类:

明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暗喻:月亮和星星是不用电源的灯。

借喻: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2、夸张:对事物作扩大、缩小的描述。

注意:夸张有时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连用时要注意辨别不要遗漏。

例:有些树叶掉下来也怕砸碎了脑袋。

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3、拟人:把事物写成有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例: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系,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注意:排比常的其他修辞手法结合联用,开头的词语往往相同。

例: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表述两个相关或相近词。

例: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练习: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

业精于勤荒于嬉雪却输梅一段香

落霞与孤鹜齐飞深巷明朝卖杏花

万里悲秋常作客行成于思毁于随

小楼一夜听春雨望帝春心托杜鹃

位卑未敢忘忧国百年多病独登台

庄生晓梦迷蝴蝶似曾相识燕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事定犹须待阖棺

无可奈何花落去秋水共长天一色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间隔反复)

“岸英!岸英!……(连续反复)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而反复是根据需要,使用的词语和或句子重复出现。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A、自问自答 :那是什么呢?是名贵一紫竹。

B、只问不答:我们试想一想,林琴南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为时并不久,现在哪里去了?

8、反问:用疑问的句子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明知故问,答在其中)

那新规划出来的牧场,不就是流动的财富吗?

9、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需表达的事物。

A、专用名代替通用名: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代聪明才智的人)

B、用事物特征代事物:黄发垂髫(代老人和小孩)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①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说明。

②借代侧重于“相关性”(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可以改为明喻 。

③二者可以用能否加“像”字来辨认。可以加“像”是借喻,不能加“像”是借代。

10、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11、 引用:借用名言、谚语、典故。原文用引号,大意不用引号。

他实在“聪明”得很!

六、实战演练

例1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分析】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作用,甚至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如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 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

【答案】 D

【说明】这类题既应注重修辞的运用,又应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深入分析,才能做准做好。应予以重视。

例2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分析】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答案】 A

【说明】这类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修辞方法运用能力的测试,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来介绍、描述这一事物。关键就是看这一修辞运用是否合理。故修辞的运用须紧紧结合语境来判断。

例3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案】

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小花,就装着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片云朵,就化作滴滴甘霖。

(答案可多种多样,但应注意运用修辞和句式正确。)

【说明】要做好这类题型,除了要掌握好仿写题和修辞的知识,还应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必须注意“观察”语言现象,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感训练,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语言。

例4 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别。①句中把“银波”的形状比作“鱼鳞”,是比喻。②句中把“根”富于人情味,“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是拟人。③句中把“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作对偶,且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同样是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近。④句中把太阳的温度夸大到“火”的程度。这是把事物夸大的一种,这是运用了夸张。

【答案】A

【说明】做这类修辞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像上面“分析”的方法,即逐句逐项地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一种方法是直接筛选法,这种方法是若你一眼看出哪句是何种修辞,就给该句定位,用排除法即可确定,其他选项暂且不再过问。总之,做这类题的前提是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类型及判别。

相关推荐

教师学习计划(汇集20篇)

学习计划
教师学习计划(1)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将以新课程为引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为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身
展开详情

考试的启示_关于考试作文450字

考试作文
在学习生涯中,一次的坎坷,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绩挥之而去了,它留给我的启示却抹不去,永远刻在心中。一次,老师在讲台是报考试成绩。我走上台去,一眼看到了成绩。心都凉了,脸涨得通红,周围的空气像凝固了一
展开详情

记叙文现代文阅读六个常见题型的万能答题模板

九年级语文
表达方法考题形式:本文采用了哪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记叙:作用: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插叙是补充说明了xx。描写: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
展开详情

高二地理快速提分技巧

高二地理
1、高二学生想要提高地理成绩,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方面,整理好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要学会打框架或是学会画知识网络图,及时整理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复习,也有利于高二学生整合地理知识点。2、在高中地理的学习
展开详情

母亲节学校活动策划

九年级语文
5月10号是母亲节,为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充分发挥我校的优良传统感恩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为此,我校校开展感恩母亲节“四个一”为主
展开详情

新时代好少年尊师孝亲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王旭东同学,是大连市西岗区建设小学六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多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详情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一个半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现在我就对本次实习做一个小结。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
展开详情

张晓风敬畏生命阅读及答案

阅读答案
敬畏生命张晓风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
展开详情

小学生日记心中的太阳

二年级语文
2100年,科学家们在太阳城里发现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城市,他们给这座城市取名“太阳城”。因为地球人太多了,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主意,号召一些自愿者们到“太阳城”居住。我们一家三口都是自愿者,在一个阳光明媚
展开详情

传说故事(汇编18篇)

故事
传说故事(1)最初的毛笔是用来涂描甲骨文的笔画的,而真正用毛笔写字,可能开始于简牍和锦帛上文字的书写。据历史文物查证,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一些彩陶上发现有用毛笔描绘的花纹。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有残留的朱书或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几米的经典语录 防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甄选3篇) 名人传读书笔记 浪费粮食700字话题作文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00字 小学生暑假英语学习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易错点分析与应用题大全. 教师节 高中化学离子晶体教案大全 我爱这土地仿写作文参考(精选5篇) 感恩老师的古诗(推荐3篇) 大自然的美作文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刘墉经典语录 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春景的诗句(必备9篇) 辞旧迎新的成语(汇集3篇) 语文考试作文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优选8篇) 中学生读书笔记700字 达尔文的故事(甄选8篇) 安全知识作文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学习复习方法 大学英语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500字(优选8篇) 学好初一英语的四个疑问 小熊不刷牙教案(实用8篇) 一年级语文期中知识点梳理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六年级关于描写小鸟的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 高中生三好学生事迹材料 与青春同行600字精彩作文 教育心理学教案(汇集7篇) 音乐考试作文 三年级作文写人篇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2022电气专业实习报告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焦耳定律说课稿(推荐4篇) 句子类型(必备13篇) 小学生爆笑笑话小明笑话大全 感动议论文800字高一 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 恐怖的故事(推荐17篇) 给地球爷爷的一封信的阅读答案 密度 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句子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计划 考试的作文 政治高考必备的知识总结 写人作文550字(精编8篇) 巩乃斯森林公园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精编4篇) 经典古风句子(精品8篇) 考研应该关注的时间点 刷子李读后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作文如何练 2022年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感悟 2022怎样学好数学建议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计算方法 会飞的教室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 有关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主题是梦想高一作文 考研调剂怎样选择调剂高校 细节决定成败500字优秀作文 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 心中的梦想650字优秀范文 《苦儿流浪记》读书笔记 有关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 适合给女朋友讲的故事(实用16篇) 雨的古诗(精选6篇) 2022中考阅读理解的答题与方法归类 大学英语作文 火把节教案(实用16篇) 一次考试作文350字 高中升学宴演讲稿(精品15篇) 关于变化的成语(优选6篇) 有关我的笔记本作文 数字的故事(汇集4篇) 有关美容的实践心得体会 毕淑敏的经典语录 表情变变变教案(热门6篇) 小学四年级英语名词常用口诀与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诗歌备考的学习方法 渭川田家赏析(集合3篇)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合集7篇)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 读书的笔记 多边形面积教学反思(优选18篇) 初一军训感受600字 高中生物正确的复习方法 《草房子》读书笔记 名人传600字读书笔记 高一新生军训方案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激励人的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00字 部门经理对员工评语(精编15篇) 重庆小升初经验,如何才能就读重庆二外的实验班:雪松班? 美术青花瓷教学反思(汇集7篇) 人生选择的高三作文范文 优秀团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恐怖灵异故事(集锦7篇) 班主任军训小结范文 工程造价专业认识实习小结 《昆虫记》读书笔记 排序教案(精选15篇) 实用的读书笔记作文 张玉清《一百元》阅读答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 期中考试的作文范文 数学考试的作文 全面重点高一政治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作文 节俭的名言(实用15篇) 除法教学反思(精品15篇) 我的母亲课件(集合16篇) 企业军训感悟心得 语文学习方法初二归纳 八字励志名言 小学生最有用的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家庭教育讲座主持词 简短故事大道理(精编15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实习自我鉴定会计 有关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漫话对联》阅读答案 关于物理的学习方法有哪些(汇总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做家务教学反思(甄选17篇) 社区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2年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省份及改革内容表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遇见为话题作文(通用5篇) 励志的名言 关于自我介绍的作文150 高考复习方法之文综 欢度六一儿童节300字作文 期末考试的反思五年级作文 《唐吉坷德》读书笔记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六年级作文《我心中的英雄》 初二考试作文 开学典礼-安全教育 难忘的小学生活写事作文 三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优质19篇) 难忘的考试作文 合唱教学反思(精品17篇) 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 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必备 未选择的路 动物猜谜语(汇集3篇) 高三政治原因类试题解题技巧 高智商鬼故事(热门17篇) 小学生日记50字大全 小学一年级有多重要 竟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2022中考初三生活应该如何规划? 笑猫日记读书心得感悟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 公主故事(必备16篇) 意林的优秀学生读书笔记 慈善邀请函2022参考(甄选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健康歌音乐教案(集合3篇) 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案(精品17篇) 暑期法院实习心得 小小手教案(合集20篇) 三只熊教案(合集20篇)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小小图书馆教学反思(推荐8篇)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家国情怀作文初中优秀范文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笔记 英语第一课(汇编18篇) 中秋节诗歌朗诵大全(集合6篇) 尝试中考满分作文 雅思英语作文(热门17篇) 长乐市中考优秀作文600字 我爱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励志故事及感悟(实用16篇) 创新高二作文范文800字 2022年夏天的作文九年级范文 读匆匆有感范文300字 关于《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 高三700字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