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杜甫的诗

首页

杜甫的诗

哪个晓得杜甫滴诗哇!小妹妹偶要用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12 01:34:39
  •   望岳  
    【题解】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兵车行
    【题解】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
      是年,唐征伐作战,大肆征兵,致使民无宁日。杜甫有感于此,作《兵车行》以抒其愤忿之意。
    【原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春望
    【题解】
    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
      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春望》就是作于此时的一篇代表作。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题解】
    见《杜工部集》。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变衰,国不成国,民无宁日。是年,作者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徒,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三吏》,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题解】
    杜甫“三列”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原文】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白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蜀相
    【题解】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婉惜之情。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夜喜雨
    【题解】
    见《杜工部集》,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在成都所作。诗人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题解】
    见《杜工部集》,作于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题解】
    见《杜工部集》。
      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于林中,其将田承嗣,李怀仙皆举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乃作此诗。河南河北,指今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四首(其一)
    【题解】
    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
      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可说是以俗为雅,雅俗共赏。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旅夜书怀
    【题解】
    《旅夜书怀》,是杜甫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四川重庆)、忠州(四川忠县)时(765年)写的。
    他早岁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置身于这样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飞往哪里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高
    【题解】
    见《杜工部集》,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时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节)。
      古九月九有登高习俗,此诗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之感。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南逢李龟年
    【题解】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名乐师。杜甫年青时在洛阳曾听过他的演唱。晚年飘泊江南后,杜甫竟与乐师异地重逢。
      这时候距“安史之乱”以前的“盛唐时期”已经十多年了,诗人和李龟年都是晚年了,在这样的境地相逢,有回忆,有伤感。于是,诗人用非常含蓄的语言,说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永***

    2018-11-12 01:34: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