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今天?

首页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今天?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今天,在责任方面,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14 15:23:35
  •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大气,从绝对的意义上说,大气层没有上边届。从相对的意义上看,人类的主要活动发生在对流层中,它的上边界约8至12公里。相对于6400公里半径的地球而言,这层大气就像在一个篮球上贴的一层薄纸,天气气候现象就主要发生在这个范围内。
         要了解气候变化,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候。简单地说,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冷、暖、干、湿等的基本状态,一般用平均值和距平值来表示。气候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是一种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影响。当前国家关注稳定、发展和民生问题。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气候的影响。有学者研究,凡是发生大旱的年代,整个社会的基本心理,表现为分崩离析的心理状态。据《明史》记载,明末(1628-1644)短短十几年间,中原地区持续10年发生较大干旱,赤地千里,流民无数,所以李自成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埋葬了大明王朝。
      与之相反,凡是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代,社会的基本心理是团结凝聚的心理状态。一九九八年长江流域大洪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开赴抗洪前线,凝练出了伟大的“九八抗洪精神”。回顾历史,有许多的历史事件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候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系。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兰州的城市规划布局中,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工业区规划在城市的盛行风方上,导致污染物经常向城市中心区扩散。时至今日,兰州仍是省会城市中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南方某省,为了发展轻纺工业,从新疆引进细毛羊,但是一个冬天过去,数千只细毛羊所剩无几。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引进之初,决策者简单地比较了两地的气候。新疆的冬季温度一般在零下十多度到二十度,而引进地的冬季温度一般在零度左右,细毛羊在新疆能越冬,在引进地就一定能越冬。然而,决策者忽视了一个问题——降水。冬季新疆的降水主要是固态降水,也就是降雪;而在南方,冬季通常阴雨绵绵。
      尽管只在零度左右,但是本来具有很好保暖作用的羊毛,在被雨水浸湿后,丧失保暖功能而导致大批细毛羊冻死。小叶桉是一种速生树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家苗木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积极鼓动南方某地的政府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小叶桉。小叶按生长非常快,但是在整个生长期里不能有低于负5度以下的低温,一旦出现,就会产生不可逆的生理性的危害。
      而该地区低于负5度的天气大约十年一遇,即每十年有可能发生一次左右。在种植的前三年,冬天都没有出现严寒天气,整个山坡都被银灰色所覆盖,郁郁葱葱,一片喜人景象。可是到第四年,一场寒潮之后,漫山遍野一片焦黄。这样的结果,受害的是谁?肯定是农民;受气的是谁?当然是政府;受益的是谁?自然是苗木公司。
      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粮为纲,四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大力推进一年三熟制。但是从气候条件来讲,实行三熟制,四川多数地区热量不够。因此农民付出了很多劳力,花费了很多成本,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收获。70年末期,新的四川省委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调整四川农业种植结构的口号——“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 将三熟制调整为两熟制。
      因为顺应了气候规律,四川的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对稳定我们国家粮食供应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上述的实例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违背气候规律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顺应气候规律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日常的生活中,住房、穿衣和吃饭是最主要的民生问题。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气候对民生的影响。建筑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他们非常骄傲地认为建筑的风格来源于他们的主观审美。其实,决定建筑风格的第一因素不是建筑师主观的想象,决定建筑基本风格的第一要素是气候!我们看一看,多雪的北欧,为了减少屋面的雪压,形成了尖顶式的建筑风格;我国南方多雨、炎热潮湿,为了通风防潮而形成了吊角楼式的建筑风格;寒冷干旱的西北窑洞、炎热干旱的非洲茅草屋……,无一不是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至于服饰方面,我们看看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就是早晚温差很大,常常可以达到20度以上,早上可以冷到0度以下,中午可以热到20度以上。藏民族是智慧的,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形成了藏民族典型的服饰——羊皮袄。早晚时把整个羊皮袄裹在身上;9、10点钟,天气热起来了,人们将羊皮袄半挎在身上,露出半边胳膊;中午前后,太阳当空,人们把整个羊皮袄系在腰间,跳着锅庄,喝着青稞酒,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状态啊!海南风雨无常、炎热多雨。
      生活在海南的黎族人,为适应气候环境,形成了斗笠、蓑衣的服饰风格。而从饮食习惯来看,四川天气潮湿,特别是冬天阴冷潮湿,所以形成了四川人喜欢麻辣的饮食风格。如果一个在成都长大的人,到北京生活几年后,因为北京干燥,喜欢麻辣的饮食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气候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广泛的,而且有些是根本性的。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已经逐渐适应了所生活的环境和当地的气候,正如藏族人习惯了高原的温差,黎族人习惯了炎热多雨一样。然而,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有可能使得我们在生活多年的地方出现“水土不服”。我们说的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气温是呈正态分布的。一般来讲,发生最多的天气是平均值附近的天气。很冷和很热的天气都较少发生。由于气候变暖,一个地方气温的平均值增高了,这样就会出现更多的热天气,而且会出现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极端高温天气。如果离差值也发生变化,不仅热的天气会频繁发生,冷的天气也会不时发生,这就是气候变化在天气冷暖上的反应。
         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一个是自然原因;一个是人为原因。如太阳本身的自然变率,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抖动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去适应。然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在这里我们应当认识一下什么是温室效应。
      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根据物理学原理,地球要达到辐射平衡,它的平均温度就应当是—18℃。如果是这样,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然而地球是被大气包裹着的,这层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水汽等温室气体,他们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导致了地球辐射不平衡。
      地球要达到新的辐射平衡,地球表面的温度就要增高,这就是温室效应。正是因为温室效应的存在,地球表面才有了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温度,平均约15℃。简单地说,地球的增温,就如一个人摄入大量的营养而又没有消耗的话,他就是会长胖,而地球获得过多的能量,就会增温。
      

    幸***

    2018-02-14 15:23: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