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首页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7 10:24:55
          古时科举专用名词。科举从隋代至清代,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亦称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试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参加翰林院的考试,学习三年后再授官职。

    曾***

    2018-04-07 10:24:55

其他答案

    2018-04-07 05:24:55
  • 清朝科举分为三甲。
    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秀才一点心理安慰.

    李***

    2018-04-07 05:24:55

  • 2018-04-07 05:24:55
  • 进士及第  是说考中了进士
    进士出身  是说某人不论现在干什么,他考中过进士,就象现在不论某人做什么工作,只要他曾经上过大学,就会说他是本科毕业一样.
    同进士出身  一般是对朝廷或国家做过特殊贡献的人,没有考上过进士,皇帝为了表彰他,赐给他一个名头,抬高他的身价,把他视同进士出身,换句话说,就是把他当做进士看待.

    一***

    2018-04-07 05:24: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