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请问黄芪的功效?

请问黄芪的功效?
啭*** | 2018-03-31 03:47:58

好评回答

2018-03-31 06:04:08
E*** |2018-03-31 06:04:08 61 0 评论
黄 芪 
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卵状披针形世椭圆形,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蝶形花冠,淡黄色或白色。荚果具黑色短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干旱,适应性强。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厘米,以条粗...

查看全部>>

黄 芪 
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卵状披针形世椭圆形,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蝶形花冠,淡黄色或白色。荚果具黑色短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干旱,适应性强。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厘米,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主治】 1、小便不通。
   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
   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
   每服少许。
   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
   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
   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
   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
   二药共研细。
   每服二钱,一天两次。
   也可以煎服。
   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
   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
   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
   两服可通便。
   可以常服。
    6、血淋。
   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
    7、少淋。
   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
   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
   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
   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
   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
   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
   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
   去渣,取脂涂疮上。
   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
   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
   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