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宫颈癌

请问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否一定要做手术?

你好,请问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否一定要做手术?有自愈的可能吗?小儿大概几岁可以做手术?
女*** | 2018-03-14 03:58:29

全部答案(共7个回答)

    2018-03-14 14:13:31
  • 最好是做手术,以免嵌顿起,造成坏死,一般3岁左右
    逻*** | 2018-03-14 14:13:31 8 8 评论
    0/300
  • 2018-03-14 14:13:31
  • 要看疝气的严重程度,发作时能摁回去问题一般不大,小宝宝长大后能自愈,如果摁回去有难度,就得去医院检查,若是卡住了,就要立刻去医院。一般11个月以上就可以做手术了。
    Y*** | 2018-03-14 14:13:31 23 5 评论
    0/300
  • 2018-03-14 11:13:31
  • 1岁以内的儿童疝气有自愈的可能,大于一岁的儿童自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安全性很高,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任何的影响。
     如果您家孩子超过1岁了,应该考虑做手术。可考虑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一两天就可以了,费用大概得4500元左右。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您在微问里(http://weiwen.weibo.com)我的答案那里点一下“有用”。谢谢。
    谢*** | 2018-03-14 11:13:31 39 2 评论
    0/300
  • 2018-03-14 09:13:31
  • 可以保守治疗
    失*** | 2018-03-14 09:13:31 8 8 评论
    0/300
  • 2018-03-14 09:13:31
  • 1岁的婴儿可用疝带压迫6个月,随肌肉渐增强有可能治愈。难以耐受手术的年老体弱者可佩疝带,其他患者原则上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对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

    查看全部>>

    1岁的婴儿可用疝带压迫6个月,随肌肉渐增强有可能治愈。难以耐受手术的年老体弱者可佩疝带,其他患者原则上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对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臂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填住,阻止疝块突出。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
    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处理,否则术后易复发。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
    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疝囊高位结扎术:显露斜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然后切去疝囊。这样就能堵住腹内脏器进入疝囊的通道。结扎偏低只是把一个较大的疝囊转化为一个较小的疝囊,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娶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施行修补术。有些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避免施行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腹壁的缺损应在以后另作择期手术加强之。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成年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只有在薄弱或缺损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得到加强或修补之后,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治疗。Ferguson法是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借以消灭腹内斜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仅适用于腹横筋膜无显著缺损、腹股沟管后壁尚健全的病例。 
    修补或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①Bassini法,把精索提起,在其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置精索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②Halsted法与上法很相似,但把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从而把精索移至腹壁皮下层与履外斜肌腱膜之间。McVay,法是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③Shouldice法。上述三种修补术有一共同缺点,即将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强行缝合在一起,引起较大张力,也不利于愈合。此外,现代观念认为,所有成年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而Shouldice法就是把疝修补手术的重点放在腹横筋膜这一层次上的。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的两叶予以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的深面,再将内上叶的边缘缝于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的内环,发挥其括约肌作用。然后按bassini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踺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面。 浅环通常在修补术中显露疝囊前切开,缝合切口时可再塑,使其缩小。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现代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其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应用方便,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如利用自体组织作疝修补),节省了手术时间,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临床上应用的合成纤维网有涤纶网、聚四氟乙烯网、尼龙网、Memilene网和Marlex网等。然而,一种有用的生物合成材料应该具有: 
    ①组织液不能改变其物理性能; 
    ②化学上是惰性的; 
    ③不引起炎症及异物反应; 
    ④无致癌性; 
    ⑤能够对抗机械性应力; 
    ⑥能够消毒使用; 
    ⑦不引起变态或过敏反应; 
    ⑧可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目前尚无一种合成材料能够完全满足上述的所有要求。 手术方法:分离出疝囊后,将疝囊内翻送入腹腔。无需按传统方法高位结扎疝囊。然后用合成纤维同片制成一个圆柱形花瓣形的充填物,将其填充在疝的内环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个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而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有四种: 
    ①经腹膜前法; 
    ②完全经腹膜外法; 
    ③经腹腔内法; 
    ④单纯疝环缝合法。前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内部用合成纤维网片加强腹壁的缺损;最后一种方法,用钉或缝线使内环缩小,只用于较小的较轻的斜疝。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临床上较少开展。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 
    ①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 
    ②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复位方法是让病人取头低足高卧位,注射吗啡或哌替啶,以止痛和镇静,并松弛腹肌。然后托起阴囊,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同时用左手轻轻按摩浅环和深环以协助疝内容物回纳。 此法虽有可能使早期嵌顿性斜疝复位,暂时避免了手术,但有挤破肠管,把已坏死的肠管送回腹腔,或疝块虽消失面实际仍有一部分肠管未回纳等可能。因此,手法必须轻柔,切忌粗暴;复位后还需严密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如有这些表现,应尽早手术探查。由于嵌顿性疝复位后,疝并未得到根治,大部分病人迟早仍需手术修补,而手法复位本身又带有一定危险性,所以要严格掌握其指征。 除上述情况外.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术前应作好必要的准备,如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迅速补液或输血。这些准备工作极为重要,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手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然后根据病情确定处理方法。在扩张或切开疝环、解除疝环压迫的前提下,凡肠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泽和弹性,刺激后无蠕动和相应肠系膜内无动脉搏动者,即可判定为肠坏死。如肠管尚未坏死,则可将其送回腹腔,按一般易复性疝处理。不能肯定是否坏死时,可在其系膜根部注射0.25%~O.5%普鲁卡因60~80ml,再用温热等渗盐水纱布覆盖该段肠管,或将其暂时送回腹腔,10~20分钟后,再行观察。如果肠壁转为红色,肠蠕动和肠系膜内动脉搏动恢复,则证明肠管尚具有活力,可回纳腹腔。如肠管确已坏死,或经上述处理后病理改变未见好转.或一时不能肯定肠管是否已失去活力时,则应在病人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切除该段肠管并进行一期吻合。病人情况不允许肠切除吻合时,可将坏死或活力可疑的肠管外置于腹外,并在其近侧段切一小口,插入一肛管,以期解除梗阻:7~14日后,全身情况好转,再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绞窄的内容物如系大网膜,可予切除。
    编辑本段手术处理中应注意①如嵌顿的肠袢较多。应特别警惕逆行性嵌顿的可能。不仅要检查疝囊内肠袢的活力,还应检查位于腹腔内的中间肠袢是否坏死。 
    ②切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以图侥幸。 
    ③少数嵌顿性或绞窄性疝,临手术时因麻醉的作用疝内容物自行回纳腹内,以致在术中切开疝囊时无肠袢可见。遇此情况,必须仔细探查肠管,以免遗漏坏死肠袢于腹腔内。必要时另作腹部切口探查之。 
    ④凡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编辑本段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的疝称复发性腹股沟疝(简称复发疝)。实际上,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1)真性复发疝: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或病人本身的原因,在疝手术的部位再次发生疝。再发生的疝在解剖部位及疝类型上,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 
    (2)遗留疝:初次疝手术时.除了手术处理的疝外,还有另外的疝,也称伴发疝,如右侧腹股沟斜疝伴发右侧腹股沟直疝等。由于伴发疝较小,临床上未发现,术中又末进行彻底的探查,成为遗留的疝。 
    (3)新发疝:初次疝手术时,经彻底探查并排除了伴发疝,疝修补手术也是成功的。 手术若干时间后再发生疝,疝的类型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或不相同,但解剖部位不同,为新发疝。后两种情况,又称假性复发疝。从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时间等方面来看,上述三种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分析处理也应有所区别。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再次手术前有时很难确定复发疝的类型。再次手术中,由于前次手术的分离、瘢痕形成,局部解剖层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要区分复发疝的类型有时也不容易。 
    疝再次修补手术的基本要求是: 
    ①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能够作不同类型疝手术的医师施行; 
    ②所采用的手术步骤及修补方式只能根据每个病例术中所见。
    王*** | 2018-03-14 09:13:31 39 2 评论
    0/300
  • 2018-03-14 07:13:31
  • 腹股沟疝气,俗称小肠气,指腹腔内的肠段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在未进入阴囊前,可在腹股沟中摸到小肿块,当直立、哭泣、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出现,平卧是消失,这种可以缩回去的疝无多大危险,一般可在6个月以后进行手术。若有腹股沟疝的孩子出现哭闹不安,将两手放在腹股沟处,同时出现呕吐,建议立即就医,遵医嘱治疗。
    空*** | 2018-03-14 07:13:31 38 2 评论
    0/300
  • 2018-03-14 05:13:31
  • 有自愈的可能
    骑*** | 2018-03-14 05:13:31 8 8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全部答案(2)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宫颈癌相关知识
医院名称: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别名: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电话:4568223854
地址:黑河市兴安街49号
医院简介: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先进设备有核磁共振、数码X光机、C型臂X光机、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心电分析系统、麻醉机、电子胃镜、经颅多普勒、心电工作站、体外碎石机。了解更多 >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