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为例,分析李清照前后两期词的创作有何

首页

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为例,分析李清照前后两期词的创作有何

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为例,分析李清照前后两期词的创作有何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为例,分析李清照前后两期词的创作有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11 16:59:09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另一首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 《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篇写到: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

    傻***

    2019-04-11 16:59:09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