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患者焦虑的护理措施

对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对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张*** | 2018-04-03 03:53:3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4-03 06:10:48
  • 临床上对大咯血患者釆取有效的护理和心理对策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和心理干预为赢得有效的救治可争取宝贵的时间。(1) 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大咯血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一般午夜和天亮前后发生率较高,所以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加强夜班巡视。特别是对年老体弱、有咯血史又咳 嗽无力的患者更要重点观察,及早发现咯血的先兆表现。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监护,旨在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便于及早...

    查看全部>>

    临床上对大咯血患者釆取有效的护理和心理对策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和心理干预为赢得有效的救治可争取宝贵的时间。(1) 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大咯血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一般午夜和天亮前后发生率较高,所以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加强夜班巡视。特别是对年老体弱、有咯血史又咳 嗽无力的患者更要重点观察,及早发现咯血的先兆表现。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监护,旨在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便于及早治疗,为其生命安全奠定保障。监护内容包括患者体温变化、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确定患者皮肤黏膜的出 血点及观察出血量。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咯血量及持续时间长短判断其咯血的轻重程度,如若患者咯血量急剧减少或瞬间停止,且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胸闷加剧、咽部 发痒、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及周身汗淋,则警惕患者出现大咯血室息。一旦出现以上前兆应准备好急救措施与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急救。2) 动脉血气是大咯血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咯血患者可出现气道受阻、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及出现肺间质病变等临床并发症,导致血氧下降。护理人员通过监测患者心律、心 率是否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早干预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措施。(2) 药物治疗护理1) 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急救护理过程中,除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救药物中药物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出现。如垂体后叶素输入过快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 痛、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腹部不适、血压升高等情况,在发现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候应该马上减缓输液速度,并汇报相关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同时,扩血管类药物有可能 引起血压下降。因此,给药前应测量血压,如血压过低,需先补充血容量。静滴30分钟及结 束时,均应测血压,观察其变化。2) 及时准确用药,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患者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遵医嘱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并汇报主治医师。垂体后 叶素是大咯血时的首选药,但有高血压、冠心病、妊娠妇女禁用,用药中滴速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告知患者如有便意、轻微腹痛、皮肤发黄为正常反应。(3) —般护理:1) 休息: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宜搬动,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咽部鼻腔中的血块,鼓励咳嗽并轻拍患侧背部。2) 体位:若为大咯血急性期,建议患者患侧卧位,做体位引流,便于止血的同时可避免血液流入或堵塞健侧气管,有利于健侧肺的通气,防止肺不张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也可取半 卧位,减少下肢与腹腔血液回流,降低肺循环压力,有利于肺血管收缩。对窒息者,经支气管镜或经鼻气管插管用电动吸引器,边插边吸连续吸引使呼吸道通畅。3) 要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应根据咯血情况估计出血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失血性休克,如发现四肢末梢湿冷,尿量减少等休克先兆,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抢救休克的准备,如输血。4) 高热护理:咯血伴髙热者,可给予物理方法降温,以反射性引起患者胸部血管收缩。冬季可用沙袋压迫胸部制动,以利止血。5) 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及精神支持,消除患者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大咯血起病突然,有的患者出现心情十分紧张、烦躁,特别是咯血未得到有效控制, 更是增加紧张情绪,需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恐惧和紧张心理,鼓励患者把血咯出,避免气道阻塞;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但禁用吗啡等,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引 起窒息。有些患者疾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也会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轻生念头,抗拒治疗。应保持病区安静,尽量减少探视,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6)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有无失血性休克,窒息先兆和吸入性肺炎。对老年体弱、肺部病变广泛及连续咯血不止者,尤其应细心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是抢救大咯血患者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咯血色泽、量及持续时间等,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应备足 抢救设施随时应对患者大咯血窒息。为预防咯血量大且持续时间长造成患者休克,护理人员需视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经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提供血液支持。7) 缓解期注意防止再次发生咯血。医护人员需严格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好患者的休息时间,叮嘱患者不吸烟饮酒,切勿让身体接触热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量多餐饮食规 律,食物以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的温凉半流食为主。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防用力而再次引发咯血,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及时漱口防止口腔及呼吸道的感染。8) 对咯血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其床上大小便,并保持室内安静。向患者叙述治疗过程与治疗措施,并详尽介绍病症好转情况,给予患者充足信心与尊重。患者康 复期应合理安排其休息与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注意营养搭配,增强抗病能力。同时应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总之,大咯血的患者在症状减轻或缓解后, 同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出院时,应指导继续用药,定期复查随诊,防止复发。指导患者咯血:患者出现咯血征兆时,应轻拍患者背部,帮助患者将血轻轻咯出。避免患者咯血时 屏气,诱发喉头痉挛导致窒息。协助患者在体位上保持头低患侧卧位,以利于止血及健侧肺的通气。有咯血窒息迹象时,患者应立即取健侧卧位,以利于引流。如突然出现咯血中断、胸 闷、烦躁不安、面色发绀、两眼上翻或直视、出冷汗等均为窒息征兆,应及时通知医生,组织有效抢救。
    m*** | 2018-04-03 06:10:48 121 5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