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泌尿外科

肾脏先天性畸形有哪些类型?

肾脏先天性畸形有哪些类型?
李*** | 2018-04-06 03:30:4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4-06 07:14:08
  • 肾脏先天性畸形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双肾不发育双肾不发育罕见,约3000〜4500出生儿中 有1例。一般是没有肾脏,偶有一小块含初级肾小球成分的间
    
    
    
    质,构成未分化完善的器官◦由于孕母羊水量少,胎儿发育不良 并有Potter面容,表现为双侧低位耳郭,小下颌、鼻扁平,睑裂 宽。约40%死产。B超可协助诊断。即使生后存活,预后极差, 生后几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个别存活数日者死于肾功能衰竭。
    
    2...

    查看全部>>

    肾脏先天性畸形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双肾不发育双肾不发育罕见,约3000〜4500出生儿中 有1例。一般是没有肾脏,偶有一小块含初级肾小球成分的间
    
    
    
    质,构成未分化完善的器官◦由于孕母羊水量少,胎儿发育不良 并有Potter面容,表现为双侧低位耳郭,小下颌、鼻扁平,睑裂 宽。约40%死产。B超可协助诊断。即使生后存活,预后极差, 生后几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个别存活数日者死于肾功能衰竭。
    
    2. 单肾发育不全单肾发育不全因无明显临床症状,故发 病率不确切。约每1000〜1500出生儿中有1例。肾缺如多在左 侦IJ,50%以上病例无输尿管,同侧三角区也不发育。10%病侧肾 上腺缺如,有些男孩同侧精索及睾丸缺如,有些女孩则同侧输卵 管及卵巢缺如。对侧易有异位肾、肾旋转不良及肾盂输尿管连接 部梗阻。80%的对侧肾脏见代偿性肥大,因此肾功能是正常的, 可终身不被发现。偶尔因感染、外伤、肾结石等泌尿系疾病深入 检查时才被发现,并经IVP、肾核素扫描、B超、CT检查被诊 断。膀胱镜检查患侧三角区不发育,输尿管开口缺如。
    
    3. 肾囊性病变近年经超声及CT检查肾囊性病变能被较 早检出。有些属遗传性,在肾脏发育中形成;有些属获得性,因 毒素对肾脏的影响,可在任何时候及肾的任何部位形成。他们在 临床、影像学、形态学及形态发生方面都不相同。临床上比较常 见的囊性病变有下列几种。
    
    (1) 多囊肾
    
    1)婴儿型多囊肾不仅发生于小儿,也可发生于成人。约 1万出生儿中有1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发病年龄分为 四型即围产型、新生儿型、婴儿型和青少年型。发病越早,肾脏 病变越重。发病年龄越晚,则肾病变越轻而肝病变越重。肝脏病 变包括不同程度的增生及胆管扩张、门脉周围纤维化及囊肿形 成,导致门脉高压。其他器官如胰腺可有小导管轻度扩张,在肾 脏病变严重的新生儿,还常有肺发育不全。
    
    放射线及B超检查见肾增大有小囊肿,可做出诊断。在儿 童,囊肿直径有时可达l~2cm。实验室检查可证实有肾功能不 全、酸血症及中度贫血。可触及肾增大的疾病有肾母细胞瘤、中 胚叶肾瘤、肾静脉栓塞、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及多房性肾囊性
    
    变,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该病无法治愈。需注意呼吸道管理,治疗高血压、充 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对晚期肾功能衰竭,可考虑透析 疗法。
    
    2)成人型多囊肾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肾多囊性疾 病,是以肾囊肿的发生、发展和数目增加为特征,已知致病基因 在16对染色体上。发病缓慢,大多数在40岁后出现症状,患者 多以高血压(60%)、血尿、肾区包块和肾功能不全来院就诊。
    
    该病以超声、静脉尿路造影和CT为主要诊断方法。B超和 CT发现双肾实质有为数众多的大小不等的暗区,多数充满液体 的薄壁囊肿,亦可同时发现肝囊肿β0%〜40%),胰腺囊肿 (10%),脾囊肿(5%)。加上有家族史,伴高血压、肾功能减 退、血尿等症状可诊断本病。
    
    治疗:目前尚无任何方法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为此早期发 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及时正确的治疗已出现的并发症 至关重要。必要时应及时给予肾替代疗法,能提高生活质量,延 长生存时间,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对肾明显肿大者,应注意防止腹部损伤。肌酐清 除率正常时,不限制饮食、水分及电解质等的摄入。当患者处于 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时,应按相应的治疗原则处理。
    
    囊肿减压术:囊肿去顶减压术,减轻了囊肿对肾实质的压 迫,保护了剩余的肾单位免遭挤压和进一步损害,使肾缺血状况 有所改善,部分肾功能单位得到恢复,延缓了疾病的发展,对 早、中期患者有降压、减轻疼痛、改善肾功能、延长生存期等优 点。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早施行手术,双侧均应手术,囊肿 减压必须彻底。不放弃小囊肿和深层囊肿的减压。晚期病例减压 治疗已无意义。
    
    自Rcwing报道应用囊肿穿刺减压以来,对这种手术能否减 轻患者痛苦和延长生命,一直有争论。我们自1987年以来对28 例多囊肾(55侧肾)进行囊肿穿刺治疗取得好的效果,其中19
    
    例β7侧肾)进行穿刺硬化治疗随诊1〜10年,肾功能正常效 果好。其适应证是:囊肿大囊(4cm以上)在4个以内,其余 都是小囊,肾功能尚好,或有轻度改变,采用分次穿刺硬化治 疗。其余9例(18侧肾脏)因囊肿大小相差不等,或大囊肿多, 肾功能改变明显,是中晚期患者,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我们对囊 肿进行穿刺抽液减压治疗,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有5例已坚持 穿刺抽液减压4〜5年,肾功能仍维持在原来状态2例,3例肾 功能改善。
    
    中药治疗:有报道采用温阳益肾、健脾利水的治疗原则取得 一定疗效,延缓了进程。主要药物有茯苓、白术、陈皮、泽泻、 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制附片,白芍、干姜、生苡仁和豆
    
    卷等。
    
    透析与移植: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应立即予以透析治 疗。宜首先血液透析。多囊肾患者红细胞比容和血粘度相对较 高,易形成血栓而堵塞透析造瘘管,如有条件可做肾移植术。
    
    (2) 单纯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是肾囊肿性疾病中最多 见的、症状最轻的一种。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也可发生于50岁 以上的成年人。自B型超声和CT广泛应用后,单纯性肾囊肿的 发现率明显增加。
    
    诊断:无症状者可终生不被发现,当直径达l0cm时才引起 症状。主要为病侧腹或腰背部疼痛,若囊内大量出血,可发生腰 部剧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伴有体温升髙及全身不 适。有时会引起高血压。单纯性肾囊肿往往是因其他疾病做检查 时被发现。B超是首选的诊断检查方法。CT对B超检查不能确 定者有价值。静脉尿路造影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程度,并能鉴 别肾盂囊肿,对选择治疗方法有帮助。当B超和CT等不能做出 诊断,或疑有恶变时,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观察囊液的物理 性状,并送检行细胞学、胆固醇、脂质、蛋白、淀粉酶和LDH 测定,鉴别是囊内继发肿瘤、出血,还是继发感染,囊液培养可 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抽出囊液后可注人造影剂,显示囊壁情 
    
    况,若囊壁光滑表示无肿瘤存在。
    
    治疗:①无肾实质或肾盂肾盏受压,无感染、恶变、高血 压,或上述症状不明显时,即使囊肿较大可不治疗,采用B超 检查,定期随诊;②当继发感染时,鉴于抗生素能穿透囊壁,进 入囊腔,可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我院对 4例感染性囊肿用细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1例脓液粘稠, 先用甲硝唑(灭滴灵)液冲洗,第二次仍经皮穿刺硬化,另3 例脓液稀薄行穿刺硬化疗法,4例均治愈;③囊肿大于4cm时可 行穿刺和硬化剂治疗,此法已广为应用。硬化剂可用50%葡萄 糖、碘苯酯、95%乙醇、鱗酸铋或四环素等。我院用长细针在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疗法治疗肾囊肿近400例,仅1例发生气 胸(少量),血尿6例。最大囊肿抽吸出囊内液约750ml,经上 法三次治疗后仅残留3cm囊腔Q
    
    (3) 肾髓质海绵肾该病临床上不常见,常于40岁以后被 发现。常误诊为肾结石和尿路感染。多为双侧发病,病受限于肾 锥体部。乳头部集合管扩张形成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囊腔,直径为 1〜10mm。切面外观似海绵,囊壁为单层上皮细胞,内含不透明 胶冻样凝块、钙质物质和小结石,多数小囊与肾小管或肾盂相 通,大多数无症状。最初症状多在30〜50岁,主要表现为反复 血尿、尿路感染。髓质小结石可引起肾绞痛,多数病人肾功能正 常,如两肾病变广泛,可有高尿钙尿症。合并髓质或锥体内小结 石,多数为磷酸盐结石,少数为草酸钙结石。腹部平片可见不同 数目的小结石位于小盏外侧肾实质内,扩张的肾小管有钙化。造 影显示髓质明显增大,造影剂充盈小囊肿呈花束样或葡萄样表 现,本病应与肾结核、肾乳头坏死和肾钙化鉴别。
    
    无症状和无并发症者不需治疗,鼓励多饮水,增加尿量,减 少结石形成。有泌尿系感染和结石时对症处理。
    
    肾多房性囊肿该病为肾内多房囊性肿块,外形有完 整被膜,肿块膨胀性生长,正常肾组织受压、推移或萎缩。切面 可见肿块由许多囊构成,其直径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内含草黄
    
    色或血性液体,囊肿组织结构可见内覆规则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 胞,间隔内为小圆初级细胞及长而成熟的成纤维细胞,也可见胚 胎性肾组织如肾小球和肾小管,偶见平滑肌细胞。本病可见于任 何年龄,以腹部肿块为主诉,囊肿疝人肾盂可有血尿。
    
    治疗:单侧多发者可行肾切除,双侧者则要做肿块切除或肾 部分切除术。
    
    (4) 肾发育异常该病有肾小球及肾小管的初级阶段,并 有软骨,常并尿路梗阻。肾或大或小,囊性或实质性,保存肾形 态或失去肾形态,有功能或无功能。仅侵及肾皮质或(和)髓 质,呈节段性或弥散性。单侧肾发育异常并有同侧输尿管梗阻; 双侧肾发育异常并发下尿路梗阻;节段性肾发育异常并发节段性 输尿管梗阻如重肾双输尿管并有异位输尿管膨出。
    
    4. 肾发育不全肾发育不全指肾单位及导管发育分化正常, 仅肾单位数目减少,肾体积小于正常肾50%以上。故也称为小 肾畸形。肾可在正常肾窝或盆腔内,本病可无症状,但伴血管畸 形可产生肾性高血压,因输尿管异位开口可致尿失禁及尿路感 染,也可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单侧肾发育不全,对侧往往代偿 肥大;双肾发育不全,常有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有时伴有侏 儒症。
    
    肾发育不全:B超、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可以确 诊,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可查出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
    
    治疗:主要是针对对侧肾脏,对侧肾脏功能好单侧肾发育不 全且有症状者,可将患肾切除。合并输尿管口异位的,静脉尿路 造影显示功能良好的可做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5. 肾旋转异常、异位肾及融合肾
    
    (1)肾旋转异常正常人的肾上升到最终位置肾窝内时, 其肾盏应向外侧,肾盂指向中线,当这种排列紊乱时,叫肾旋转 异常,该病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肾上升时正常肾的旋转是肾盂 从腹侧向中线旋转90°。Weymuch按肾盂的位置将旋转异常分为 四型:
    
    腹侧位:由于肾上升时未发生旋转,故肾盏指向背侧,肾盂 指向腹侧。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非常罕见的是360°的过度旋转。
    
    腹中线位:系旋转不全引起,即肾盂指向内前方,肾盏指向 后外方。
    
    背侧位:肾旋转180°,肾盂指向背侧,这种类型最少见。
    
    侦IJ位:肾旋转大于180°,但少于360°,或逆转180°,肾盂 指向外侧,肾盏指向中线。
    
    肾旋转异常本身无症状。当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上段 输尿管被过多的纤维组织包绕,以及被附加的血管压迫时,可引 起梗阻,出现肾积水的症状,也可出现血尿及并发感染和结石。
    
    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可确诊。造影可显示肾盂肾盏 定位异常,肾盂拉长变平,上盏伸展,中下盏短直,上1/3输尿 管向外移位。双侧旋转异常需与蹄铁形肾相鉴别。
    
    (2)异位肾正常肾位于腹膜后在第二腰椎水平,肾门朝 向内侧。如不在正常位置称为异位肾。它有别于肾下垂,后者最 初是位于正常位置,有正常的血管和输尿管。异位肾通常小,形 态与正常肾不一样,因旋转不良,肾盂常位于前方。肾异位的产 生是由于输尿管芽生长障碍,供应血管异常或午非管生长过速等 因素造成。
    
    1) 盆腔异位肾异位肾可位于腰骶部、紙髂部或盆腔部, 其功能往往是正常的,本身没有症状。但因肾位置低,可合并膀 胱输尿管反流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易于并发肾积水、感染 和结石形成。其临床表现一般是由其并发症引起,主要为疼痛、 血尿、腹部包块和胃肠道症状。下腹部可被误诊为阑尾炎,腹部 肿块常与结肠肿瘤、肠系膜囊肿和卵巢肿瘤混淆。静脉尿道造 影、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逆行肾盂造影有助于诊断。无症状 的异位肾不需任何治疗。如有并发症则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胸腔异位肾胸腔异位肾罕见,是指部分肾或全部肾穿 过横膈进入后纵隔。它不同于部分腹腔器官和肾同时进入胸腔的 横膈疝,胸腔异位肾已完成正常的旋转过程,肾的形态和收集系
    
    统均正常。肾血管和输尿管通过Bochdalek孔离开胸腔。输尿管 被拉长,对侧肾正常。胸腔异位肾占所有异位肾的5%。可发生 在任何年龄组,大多数无症状,可不需治疗。常在体检或胸部X 线检查时发现横膈上肿块。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是主要 的诊断方法。
    
    2) 交叉异位肾本病指一侧肾由原侧越过中线到对侧,其 输尿管仍位于原侧。McConald和McClellan (1957)把交叉异位 肾分成四种类型:①交叉异位伴融合;②交叉异位不伴融合;③ 孤立性异位肾;④双侧交叉异位肾。90%交叉异位肾是融合的。 当他们不融合时,非异位肾保持在正常位置,而异位肾脏位于下 方。孤立性交叉异位肾,常位于对侧肾窝内。双侧交叉异位肾, 有完全正常位置的肾和肾盂。两侧输尿管在下腰椎水平交叉。
    
    患者多无症状,如果有症状常在中年发病,包括t吴糊的下 腹痛、血尿和泌尿系感染症状。异常的肾位置和异位的血管可 引起梗阻而致肾积水和结石形成。有的病人可有下腹部活动性 肿块。
    
    静脉尿路造影可作出诊断,该病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高, 故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很有必要。肾核素扫描可了解肾功能和 梗阻情况。绝大多数交叉异位肾病人预后良好,有并发症者则应 对症治疗。
    
    (3)融合肾最常见的融合肾是蹄铁形肾。由MoDonald和 McClellan (1957)将交叉异位肾融合畸形分型为:单侧融合伴 下肾异位、乙状肾、块状肾、L形肾、盘状肾,以及单侧融合伴 上肾异位。
    
    1) 蹄铁形肾两侧肾的下极在脊柱大血管之前融合在一 起,形成似马蹄铁形的异常。融合部分在峡部,为实质性或纤维 性所构成。1/3以上病例合并其他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 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重复畸形、隐睾18三体综合征 (18 - trisomy syndrome)、Turner综合征、脊柱裂、胃肠道畸 形等。
    
    1/3蹄铁形肾无症状。如有症状则与肾积水、泌尿系结石和 感染有关。1/3病人发生肾积水,原因有:①肾旋转不良,肾盂 位于前面,输尿管在越过融合部时向前移位,导致尿流不畅;② 输尿管在肾盂高位开口;③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易发生感染和 结石,继发肾盂积水。
    
    静脉尿路造影可确定诊断,典型的尿路造影表现肾位置偏 低,靠近脊柱、肾长轴旋转不良,肾盂肾盏重叠,肾下极向中线 内收,使两肾长轴呈倒八字形。腹部B超、肾盂逆行造影、CT 及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诊断也有帮助。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并发症者,针对肾的具体病变对症处 理。如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则做肾盂成形术。有输尿管反 流,可做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目前已不做单纯切开峡部的手 术,因为对改善引流、矫正肾脏及输尿管的位置和缓解症状的作 用不大。
    
    2) 乙状肾(S型肾)是第二位常见的融合肾畸形,交叉 异位的肾位于下面,在肾极部融合,每个肾已在各自的垂直轴线 上旋转,但肾盂方向相反,两肾的凸缘相接,因此有S状外形。
    
    3) 块状肾相对少见,两肾广泛融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分叶 状块,通常上升仅达骶骨岬水平,许多仍停留在盆腔内,两肾盂 在前面分别引流分开的肾实质区域,输尿管不交叉。
    
    4) “L”形肾L形肾是交叉异位肾横卧于正常肾下极而形 成。异位肾在中线或对侧中线旁下腰椎的前面。
    
    5) 盘状肾盘状肾是肾的两极内缘的连接,形成一个边缘 厚,中央薄的肿块。肾盂位于前面,相互不通,输尿管不交叉。
    
    6. 肾血管异常85%的肾具有一根肾动脉。“多发动脉” 是指任何一个肾由多根肾动脉供血;“迷走血管”是指非来源于 主肾动脉或主动脉的血管;“附加血管”是指两根以上的血管供 应同一个肾节段。附加血管(或称副肾动脉)有较高的发生率, 更常见于左侧。血管异常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们压迫肾盂输尿管连 接部或上漏斗部,引起肾积水并继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形成,从
    
    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静脉尿路造影或肾盂逆行造影,可在X线片上见到:肾盂 充盈缺损;肾积水伴锐利终止的上肾大盏压迹;肾盂输尿管交界 部梗阻。这时应怀疑有肾血管异常。
    
    对肾血管异常病人合并尿路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以保护患 肾功能。否则肾积水加重造成肾无功能保留患肾已无意义。
    
    7. 肾集合系统异常
    
    (1) 肾盏异常
    
    1) 肾盏憩室肾盏憩室是指一先天性囊腔内衬覆移行上 皮,以一窄颈与小盏相通,好发于肾上盏,可以是多发的,肾盂 造影可显示与肾盏相通,可与肾单纯性囊肿相鉴别。
    
    本症可全无症状,由于引流不畅可并发结石,在Mayoclinic 一组病例中,39%有结石。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疼痛、血尿、持续感染和结石者可考 虑外科手术、行憩室切除或肾部分切除。
    
    2) 肾盏积水本症指单一肾盏或全部肾盏均扩张,扩张部 分经狭窄的漏斗部与肾盂连接。应与输尿管梗阻引起的多发性肾 盏扩张以及复发性肾盂肾炎、髓质坏死、肾结核、大的肾盏憩室 和巨肾盏症所引起的肾盏杵状变形相区别。
    
    治疗是为了解除梗阻或去除局部因素如结石。
    
    3) 巨肾盏症该症是非梗阻性肾盏扩张,由肾乳头畸形引
    
    起。肾盏扩大,首先由Puigvert在1963年描述,肾盏及肾盂输 尿管交界部正常。围绕巨肾盏的皮质厚度正常但髓质较薄,用核 素扫描,肾功能与正常肾相等。长期随诊从肾解剖上和肾功能上 未见任何进展。  
    
    除非并发结石需治疗外,一般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2) 肾盂异常
    
    1)肾外型肾盂肾外型肾盂在引流障碍时,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该畸形有时与肾畸形合并存在,包括位置异常,旋转异 常、可继发感染和结石形成。
    
    2)分支肾盂10%正常肾盂是分支形的,肾盂压迫肾门处
    
    分成两大肾盏,分支肾盂被认为是正常变异。
    
    
    
    
    B*** | 2018-04-06 07:14:08 51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泌尿外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