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服用抗肠结核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处理?

服用抗肠结核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处理?
刘*** | 2017-01-06 20:15:2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1-06 20:53:29
  • 发生肝损害后,在加强保肝治疗的情况下可暂不停药,若持续 升高或重度升高,引起黄疸者应停药,并给予保肝等综合治疗。应 根据肝损害程度、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医师的经验决定。无肝损害症状,可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有 肝损害症状或有肝损害促发因素应停药;肝功能异常伴有黄疸或发 热、皮疹、关节炎等变态反应者应停药;肝功能虽正常,但有明显黄疸也应停药。停药期间,若结核病变轻,痰菌阴性,可待肝功能 ...

    查看全部>>

    发生肝损害后,在加强保肝治疗的情况下可暂不停药,若持续 升高或重度升高,引起黄疸者应停药,并给予保肝等综合治疗。应 根据肝损害程度、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医师的经验决定。无肝损害症状,可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有 肝损害症状或有肝损害促发因素应停药;肝功能异常伴有黄疸或发 热、皮疹、关节炎等变态反应者应停药;肝功能虽正常,但有明显黄疸也应停药。停药期间,若结核病变轻,痰菌阴性,可待肝功能 恢复后再给予抗结核治疗;若结核病变广泛、中毒症状明显、痰菌阳性,可选用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药 物性肝损害者,均应给予保肝药物(如联苯双脂、凯西莱、甘利欣等)治疗,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严重肝损害的病死率高,应积极进行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 氧酸钾镁等改善肝功能的药物等。由于药物性肝损害缺乏特效性治疗措施,预防尤其重要。老年 人、长期嗜酒、营养不良、原有糖尿病、肝病或其他因素造成肝功 能异常者,IMRFP较易发生肝损害,应特别警惕,密切观察。任 何服用RFP的病人在用药前、治疗中均应监测肝功能,至少在治疗的头2 ~3个月必须检测,每月一次,必要时数天一次。此外,应将肝损害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一旦出现肝炎症状,以便及时检查 肝功能。RFP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不宜再用,以 免再次发生肝损害。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再用,应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如再次发生,应停药。使用SM时要定期检查听觉和前庭功能,及早发现前庭功能及 听觉障碍,及时停药,并作相应处理(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对恶 心、呕吐、眩晕等不适症状可对症处理,常用吗丁啉、苯海拉明等药物,严重者可应用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等减轻神经的 炎症与水肿,必要时可加用高压氧舱和扩血管药物以改善耳的血液循环。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注射后1~ 10分钟,注射前应做皮试,注 射后观察30分钟,一旦发生休克应紧急抢救,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综合措施抢救。乙胺丁醇发生球后视神经炎和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用大剂 量维生素B,和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处理,也可用烟酰胺球后注射,但需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医生实施。
    姐*** | 2017-01-06 20:53:29 50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