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心血管内科
阴茎背深静脉漏症状

如何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

如何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
李*** | 2016-10-21 20:24:2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0-21 21:04:29
  • 肺栓塞患者起源明确的栓子70%〜90%来自下腔静脉区域,且以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其次为腓静脉血栓形成。腓静脉血栓形成虽危害较小,但如不治疗,约20%的患者血栓向近心端蔓延,从而增加肺栓塞危险。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50%〜70%并发肺栓塞,其中25%〜30%的患者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因此,对DVT的早期 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是减少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关于DVT的诊...

    查看全部>>

    肺栓塞患者起源明确的栓子70%〜90%来自下腔静脉区域,且以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其次为腓静脉血栓形成。腓静脉血栓形成虽危害较小,但如不治疗,约20%的患者血栓向近心端蔓延,从而增加肺栓塞危险。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50%〜70%并发肺栓塞,其中25%〜30%的患者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因此,对DVT的早期 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是减少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关于DVT的诊断问题,由于50%的DVT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及体征,单凭临床表现诊断 DVT常较困难,因此必须结合客观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1) 下肢阻抗容积描记法:通过测定阻塞静脉血液流出量的电阻信号变化间接检测 DVT。由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在北美应用广泛。与静脉造影相比,其对有症状的近端DVT 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非完全性阻塞的DVT敏感性可能较低。(2) 静脉超声:根据文献报道静脉加压超声诊断下肢近端DVT是可靠的,其敏感性及 特异性分别为95%和98%,较下肢阻抗容积描记法更准确。但对腓静脉及无症状DVT的诊 断,超声敏感性低,诊断结果不可靠。此外,急性DVT发生后,应用超声跟踪血栓大小, 有利于正确观察DVT的转归及再发。(3) D-二聚体测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协助诊断DVT的快捷、简便,又相对准确、有效的客观检测工具。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传统的ESISA法被视为D-二聚体测定的金标准,但其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不适合临床用于DVT的诊断。因此,近年相继出现了一些依据ELISA原理的快速检测方法,如NycocardInstantIA及Vidas 等。应用这些方法在数10分钟内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其灵敏度与传统方法相当。与其他一些无创检查或临床评估系统联合应用时,阴性值达99. 9%〜100%,因此,阴性的D-二聚 体检测结果有助于排除DVT诊断,减少对影像学检查的需求。由于临床上许多情况均可存 在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如手术、外伤、心肌梗死、脓毒血症、肿瘤等),因此,D-聚体检 测诊断DVT的特异性较差。(4) 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应用99m锝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清蛋白的方法探测深静 脉,判断有无下肢静脉梗阻、血液回流情况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延迟显像可以了解局部静脉有无放射性滞留。与静脉造影对比,此项检查的正确性可达85%〜90%。(5)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为无创检查,与静脉造影及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且较少依赖于操作人员。存在肾功能不全、静脉通路较差以及对含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亦可 接受此项检查,获得良好的下腔静脉和髂股静脉图像。同时对诊断腓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形成亦有相当大的价值。(6) 静脉造影:静脉造影仍是目前诊断DVT的金标准,系有创性检查。由于造影剂本身的黏滞性及对血管壁的刺激,可导致局部疼痛,且易形成新的血栓,而随着超声多普勒、核素显像以及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的应用,目前静脉造影已日趋减少。
    我*** | 2016-10-21 21:04:29 52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